崔界峰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病毒在25-37℃的温度范围内存活,其中26-28℃是它最适宜的生存温度。尽管病毒对酸碱度、干燥和紫外线很敏感,但它在低温下的抵抗力相对较强,能够在-70℃的环境中长期保存。对于确诊感染登革热的患者,尽量避免前往高温环境是必要的,因为高温可能会加重病情。
1、传播途径: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比如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这些蚊子是登革热传播的主要媒介。虽然较不常见,但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也可能成为传播途径之一。
2、临床表现:当登革热病毒进入人体后,它会攻击免疫系统,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发热和皮疹。有些患者可能还会经历头痛、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等不适。如果病情加重,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休克或出血性脑膜炎。
3、治疗方式:目前并没有针对登革热病毒的特效药物,因此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对于高热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来退热。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加速新陈代谢,促进康复。
4、预防措施: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防止蚊虫叮咬。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穿长袖衣物、长裤,以及使用驱蚊水或蚊帐等工具来进行有效的防护。减少蚊虫滋生环境,如清除积水,也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登革热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传染病,了解病毒的存活条件和传播途径对于预防和治疗都至关重要。通过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