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保海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白内障是一种由于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而引发视觉障碍的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这种疾病的特点与患者的白内障类型、发病部位、晶状体浑浊的位置、是否存在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年龄等密切相关。
1、视物模糊
白内障患者通常会经历视物模糊的症状,尤其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一只眼睛视力突然下降,这种变化有时引人注意,但随后可能短暂恢复。随着晶状体浑浊程度的增加,视物模糊的情况会变得更加明显,严重时可能对日常活动造成极大困扰。
2、视力下降严重
白内障的进展速度因人而异。早期患者的视力下降可能不显著,但随着晶状体混浊范围和程度的扩大,患者视力逐渐恶化,可能仅剩下模糊的光感。部分患者的视力下降至0.3甚至更低,影响正常生活,如阅读和驾驶。
3、视物变形
晶状体混浊不仅影响视力清晰度,还可能导致视物变形。光线通过混浊晶状体时,可能出现散射或聚焦困难,导致看东西时形状扭曲或物体缩小。这种现象可能使患者感到困惑,尤其是在需要精准视力的活动中。
4、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白内障还可能引发其他症状,例如晶状体混浊引起的屈光改变,导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可能因此出现眼胀、眼痛、畏光、流泪等不适。另外,房水循环受阻可能导致角膜基质水肿,进一步引发结膜充血和眼胀痛。
白内障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其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等。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但早期诊断和干预同样重要。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过度用眼,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