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免疫机制的异常密切相关,涉及自身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肠道免疫多个方面。这些免疫机制的紊乱可能加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难以控制。如果确诊为2型糖尿病,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开展治疗,同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避免病情恶化。
1、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异常是指机体对自身胰岛β细胞产生了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能与胰岛素结合,阻碍其正常分泌,进而引起血糖升高,促使2型糖尿病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注射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通过定期监测胰岛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问题。由于2型糖尿病可能导致某些免疫细胞功能受损,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感染的风险随之增加。为了增强免疫功能,可以根据医嘱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人免疫球蛋白或卡介菌多糖注射液。注重提高身体抵抗力,如补充适量维生素、保证睡眠和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这一问题。
3、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的异常会引发血糖的持续升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过高时,体液免疫系统会受到刺激,试图通过调节血糖实现防御,但反而可能加重代谢紊乱。常用的控制方法包括服用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配合健康的饮食结构,避免高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并保持血糖监测。
4、肠道免疫
肠道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肠胃功能失调,并进一步加重2型糖尿病的症状。调节肠道免疫需要从饮食和药物两方面入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益生菌,改善肠道微生态,同时根据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帮助恢复正常的肠胃功能。
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与医疗干预同等重要。建议患者少吃油腻和高糖食物,多选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控制体重,定期检测血糖指标。通过合理的治疗与管理,可以有效延缓2型糖尿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