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的主食摄入量通常建议在300-400克之间,不过这个范围并非固定不变,需要根据个人的体重、活动水平和病情进行调整。在饮食中选择粗粮或杂粮,如荞麦、玉米、燕麦等,可以帮助延缓消化吸收速度,从而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波动。合理控制饮食和摄入比例,是帮助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的重要一环。
1、主食选择与量的控制:主食的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活动量调整。例如,体型偏瘦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主食摄入,而体型偏胖的患者则需要减少主食量,以控制能量摄入。粗粮和杂粮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食物吸收,同时降低胰岛素需求,推荐与细粮搭配食用,比例可以逐步调整为粗粮占主食的50%左右。
2、个体化调整与医生指导: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代谢情况和病情都不同,主食的摄入并非“一刀切”。患者需要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调整饮食计划,避免过量或过少摄入主食导致血糖波动过大。特别是运动量大的患者,主食摄入可以稍多一些,而缺乏运动的患者则要适当减少。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更科学地调整饮食方案。
3、配合药物与生活习惯调整:除了饮食管理,糖尿病患者还需要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例如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等,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适当的运动,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血糖控制有益。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管理并不只是简单的“吃多少主食”,更重要的是综合考虑个人的病情和生活方式,科学调整饮食结构并结合药物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更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定期与医生沟通病情变化,也是糖尿病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