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登革热爆发指的是在某个地区,登革热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并导致大范围的流行。这种急性传染病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了解登革热的传播机制和预防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1、传染源:登革热的唯一传染源是感染登革病毒的患者。当人感染病毒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情况下,潜伏期为3到15天,平均大约7天。
2、传播途径:登革热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尤其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这些蚊子叮咬感染者时,病毒会进入蚊子体内,并在蚊子体内复制。当蚊子再次叮咬其他人时,病毒会传入新的宿主体内,导致感染。
3、易感人群: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感染登革热,但儿童和青少年更为常见。孕妇、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也较容易感染。
4、临床表现:登革热的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剧烈头痛、关节和肌肉酸痛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和出血倾向。严重病例可能导致休克、神经系统损伤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5、预防措施: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外出时,穿长袖衣物和长裤,并使用驱蚊剂可以有效减少被蚊虫叮咬的风险。同时,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也很重要。
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登革热,及时就医非常重要。医生会根据症状制定治疗方案,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疾病的传播。通过提高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其传播风险,保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