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医师
白内障是一种由于晶状体混浊引起的眼疾,通常会导致视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如果出现视力模糊、光线敏感等症状,可能就意味着白内障的迹象。如何判断白内障是否处于正常范围,通常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专业检查来确认。
1、视力检查
最直观的判断方法就是通过视力变化来判断。白内障患者会感到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看东西模糊。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会觉得眼前有一层“雾霾”,视野变得越来越不清晰。如果这种模糊感变得明显,尤其是在夜间或者强光下,白内障的可能性就很高。
2、眼前节和晶状体透明度检查
医生会通过检查眼前节的透明度来判断晶状体是否发生混浊。晶状体本应是透明的,一旦混浊,便影响视力。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放大镜,医生可以看出晶状体是否变浑浊、混浊的程度及分布情况,这对于白内障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3、眼后节OCT检查
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是一种先进的眼科检查方法,可以用来精确地检查眼睛内部的结构,尤其是晶状体的透明度变化。通过OCT,医生能够清楚地看到白内障的浑浊区域的大小、数量以及是否影响到其他眼部结构,比如视网膜。这是一种相对客观、准确的检查手段。
4、眼部B超检查
对于一些病例,B超检查也是常见的辅助诊断方法,尤其是在晶状体混浊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通过B超,医生能够清楚地了解白内障的具体发展情况,判断混浊程度,并排除是否存在其他眼部疾病,比如视网膜脱落等。B超能提供较为全面的眼内信息,有助于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
白内障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手术为主,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吸除术。若白内障出现在婴幼儿身上,则通常采用激光辅助下的手术治疗。除了手术治疗外,对于老年人群,还需要做一些辅助检查,如抽血化验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全身性疾病。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视力模糊、光线敏感等症状,务必及时就诊,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能有效缓解病情,避免白内障进一步影响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