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被蚊虫叮咬后感染登革热,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了解这些症状并及时就医非常重要,以便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
1、发热:被感染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反复性的高热,体温通常超过39℃。这类高热往往伴随着头痛和肌肉酸痛,让人感到极度不适。高热是登革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在感染后的7到10天内开始显现。此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和休息非常关键,同时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2、皮疹:有些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皮疹,通常表现为斑丘疹和麻疹样皮疹,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这些皮疹可能逐渐发展成疱疹,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不适。皮疹通常在发热后几天出现,成为诊断登革热的一个重要线索。
3、淋巴结肿大:严重的登革热病例可能导致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肿大会引起局部疼痛和压痛,是身体对抗感染的反应之一。
4、其他症状:登革热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有时还会伴随关节疼痛和血尿。这些症状的出现需要引起重视,因为它们可能预示着病情的加重。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5到10天,症状一般在感染后的7到10天开始显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和利巴韦林颗粒,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对症治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防蚊措施,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通过了解这些信息,您可以更好地应对和预防登革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