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主任医师
登革热的爆发期通常持续1到2周,不过这段时间因人而异。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临床表现包括高热、皮疹和出血倾向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1、潜伏期和症状: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到15天,平均约7到10天。在发病前1到5天,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烧,体温可能超过39摄氏度。头痛、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也是常见的早期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皮疹,这些皮疹通常表现为斑丘疹或类似麻疹的皮疹,并且可能逐渐增多。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出血倾向,比如牙龈出血或鼻腔出血。
2、治疗和管理:一旦确诊为登革热,及时的隔离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来退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醋酸泼尼松片或地塞米松片可能被用于抗炎治疗。重要的是,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来管理症状,以避免病情加重。
3、预防措施:预防登革热的关键在于控制蚊虫滋生和传播。建议在家中和周围环境中消除积水,使用蚊帐或驱蚊剂,并在蚊虫活动高峰期穿长袖衣物以减少被叮咬的风险。
登革热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健康。公众需要提高对登革热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感染风险。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