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主要涉及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β细胞功能衰竭等复杂机制。这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症状。这些机制不仅影响血糖控制,还与多种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1.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它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胰岛素无法有效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储存。长期胰岛素抵抗会引发血糖升高,增加胰岛β细胞的负担。肥胖、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是主要诱因,特别是腹部脂肪的过度堆积会分泌促炎因子,加重胰岛素抵抗。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例如控制饮食总热量、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及坚持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
2. 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病理改变。胰腺β细胞数量的减少或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无法满足机体需求,从而使血糖水平持续升高。长期的高血糖状态(葡萄糖毒性)以及慢性炎症反应,会进一步损伤β细胞。这一过程与遗传易感性和外界因素如高脂高糖饮食密切相关。药物治疗(如胰岛素增敏剂或促胰岛素分泌剂)结合血糖监测,可以帮助改善这一问题。
3. β细胞功能衰竭
随着疾病进展,β细胞逐渐丧失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这种衰竭与氧化应激和慢性炎症密切相关,长期负担过重会导致细胞凋亡,进一步削弱胰岛素分泌能力。研究表明,高脂饮食和慢性应激状态会加重这一过程。为延缓β细胞功能退化,应避免暴饮暴食,减轻体重负担,同时定期复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便于早期干预。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胰岛素抵抗、分泌不足和β细胞功能衰竭的多重相互作用。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科学用药和定期监测,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降低并发症风险。这不仅需要患者的坚持,也需要专业医疗团队的长期管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