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怎么治疗效果好
发布时间:2018-09-2859370次播放
视频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28
女性喝苏打水的副作用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女性喝苏打水可能有缺乏胃酸、食欲下降、营养吸收障碍、骨质疏松、碱中毒等副作用。1.缺乏胃酸:苏打水属于碱性,具有中和胃酸和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女性喝苏打水会与胃酸发生反应,减弱胃酸的作用,长期饮用可能会导致缺乏胃酸的情况发生。2.食欲下降:苏打水通常口感清新、微甜,但长期喝可能会对胃部产生一定刺激性,可能会破坏胃部的酸碱平衡,造成食欲下降。3.营养吸收障碍:若女性长期喝苏打水,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逐渐减少,从而影响正常的胃部消化功能,造成营养吸收障碍的问题。4.骨质疏松:若女性频繁喝苏打水,可能会影响身体对钙元素的吸收,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体内严重缺乏钙元素,引发骨质疏松。5.碱中毒:女性长期喝苏打水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碱性物质过多,若女性的体质较差,可能会引起碱中毒,身体会出现兴奋、躁动、尿少等症状。苏打水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喝,不建议长期饮用,女性可以多喝白开水或矿泉水。
改善骨质疏松的方法是什么
想要改善骨质疏松,患者需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一般措施、康复治疗等。1.药物治疗;通常患者需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利赛磷酸铵等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治疗,还可搭配使用依降钙素、鲑降钙素等抑制骨吸收的药物。2.一般措施;患者平时需积极改善饮食,保证充足的钙质摄入,必要时还可适当给予钙剂。同时,患者还可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并适当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钙质吸收,从而可促进恢复。3.康复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游泳、慢跑、太极等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韧带,但需注意尽量少做躯干屈曲、旋转等动作。而患者也遵医嘱进行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等,可以增加骨量,促进愈合,还有利于神经修复。建议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下,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治疗。
02:36
喝可乐会骨质疏松吗
可乐会不会造成骨质疏松,可乐虽然会对钙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只要是把喝可乐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一般对骨质疏松不会直接造成骨质疏松,而且要区别对待的,年轻人和老年人,老年人一般对可乐需求也好,心理的需求也好都不那么强,所以可乐对他们来说,对骨质疏松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对年轻人,应该现在从统计学上,还没有观察到可乐必定会造成骨质疏松的证据。可乐虽然会抑制钙的吸收,但是会不会直接造成骨质疏松,现在并没有完全有定论。
02:11
骨质疏松的症状有哪些
骨质疏松的症状包括:腰背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出现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甚至脊柱变形导致身高缩短和驼背等。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如多运动、多晒太阳,促进骨量的积累。中医认为骨质疏松最主要病因是肾虚累及肝脾导致气血不足而血瘀,加上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筋脉失养,骨枯髓减而导致骨质疏松。可以选用人参固本口服液、强骨胶囊等中成药治疗,其中人参固本口服液具有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的功效。
骨质疏松该怎么锻炼
提到骨质疏松,许多人会想到这是老年人才会出现的问题,但实际上骨质疏松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数据显示,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已接近7000万,预计到2020年将会增加到2亿多
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分为固有因素以及非固有因素。固有因素包括年龄、人种、性别、遗传等因素。非固有因素包括较瘦、较少摄入奶制品、较少晒太阳的人群易发生骨质疏松症,以及其他疾病的患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在治疗中应用了特殊药物,也可以导致骨质疏松。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分泌量大大减少,而体内雌激素有助于骨量的增加与储存,从而导致了绝经后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概率远高于男性。此外,还包括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尤其是髋部骨折家族史的人群;饮食中钙或者维生素D缺乏或者光照较少或者摄入较少的人群;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正在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的人群;以及有吸烟、酗酒,及饮用过量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不良嗜好的人群。
骨质疏松的治疗时间大概多长
骨质疏松骨痛的原因
骨质疏松症不一定会在早期出现疼痛,并且大多数患者会在疾病的中晚期经历疼痛。骨质疏松症导致疼痛主要的原因是:骨质流失严重会引起疼痛,椎骨受压及其他骨质疏松,脊椎滑脱,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会产生疼痛。
骨质疏松能按摩吗
骨质疏松能否按摩是和患者的身体情况有关系的,一般来说只是轻微的骨质疏松,是可以适当的按摩,让人感觉非常的舒服。如果曾经有骨折或者是骨质疏松比较严重的情况,尽量不要按摩,因为按摩的强度太大,可能会有骨折或者是骨裂的情况发生,这样是不利于健康的,所以骨质疏松能否按摩最好到医院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理。
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
骨质疏松常没有特异性表现,可称为无声的杀手,多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逐渐流失而发病。整个病程呈缓慢渐进式的发展,甚至有些患者到了很严重的阶段,仍未能自知。所以如果发现身高较之前缩短2-3cm以上,或者有驼背体征时,应怀疑为骨质疏松。部分人群还可能以骨折为首发表现,轻度跌倒后就可发生腕部、髋部骨折,实则意味着骨质疏松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故有骨质疏松风险的人群,应及时到医院筛查,评估骨骼健康,给予预防及干预,防止危害的发生。可以定期至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根据疏松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对于轻度骨质疏松,可以口服钙剂(例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或者碳酸钙等)和维生素D软胶囊。骨质疏松的病因是由于废用导致的,就是由于骨折之后不能够负重活动,患肢需要制动从而长时间的骨质废用,引发骨质疏松。
01:40
激素会引起骨质疏松吗
骨质疏松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类。原发性骨质疏松,指没有什么特殊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它的病因包括了激素异常引起的骨质疏松。人体内参与钙磷调节的激素有很多种,任何参与钙磷调节激素水平的异常,都会导致骨质疏松。比如临床常见的甲状旁腺激素功能亢进、甲状旁腺瘤等,由于过量分泌甲状旁腺激素,会导致骨骼大量脱钙,产生骨质疏松。另外一种激素是糖皮质激素。许多肾内科或风湿免疫科的病人,在治疗风湿免疫疾病或肾病的时候,需要长期、大量口服糖皮质激素。这类病人因为过量摄取糖皮质激素,会产生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的危害
01:57
骨质疏松的原因
因为一些原因如年龄或激素水平改变,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运用了一些药物或钙磷的代谢,维生素D水平不足等,这些原因都会使骨流失加快,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它是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主要见于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正常成熟骨的建立是一个骨重建的过程,30岁之前,骨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30岁左右要达到一个峰值骨量。30岁到50岁,骨形成和骨破坏在一个动态平衡的范围,50岁以后骨破坏增加。
正确认识骨密度
临床上,常有些病人拿着几张不同病人的骨密度检查单,问医生病人间骨密度值的比较,或是治疗两三个月后就要求复查骨密度,看是不是有疗效,其实这些都是误区,骨质疏松的诊断是基于患者与正常人的骨密度平均值的对比。因此,骨密度检查只能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并不可靠。
预防骨质疏松的秘籍
近30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人均寿命进一步提高,表现在于老年人越来越多,因此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生率不断攀升。骨质疏松症就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的疾病,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患病人数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