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膜瘤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3-1153015次播放

视频内容:

脑膜瘤是颅内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来源于蛛网膜的粒细胞。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以硬脑膜或者硬脊膜为宽基底的,与正常脑组织和脊髓组织分界比较清晰的肿瘤。
在临床上这类肿瘤常会压迫正常的脑组织或者脊髓组织,凸显一些症状,对于引起症状的脑膜瘤应该及时接受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
脑膜瘤属于临床上治疗效果最为理想的颅内肿瘤,肿瘤很少会复发,患者的神经功能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恢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脑膜瘤会不会遗传
脑膜瘤有遗传因素,但不一定会遗传。脑膜瘤可因辐射、脑部外伤、有毒物质、感染、基因突变等引起,应做好预防。
得了脑膜瘤会转移吗
脑膜瘤绝大多数为良性不会转移。少数恶性脑膜瘤可发生转移,肺部是脑膜瘤常见转移部位。脑膜瘤发生转移,可选择生物治疗,延长生存期。
脑膜瘤能治好吗
脑膜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来源于脑膜和脑膜间隙的衍生物,能治好。主要可表现为头痛、头胀、恶心、呕吐、肢体无力等。
01:24
脑膜瘤跟脑瘤有什么区别
脑瘤是包括脑膜瘤、胶质瘤等等颅内所有肿瘤的统称。它分很多种,有良性的,有恶性的,有先天性的,有后天发生。脑膜瘤就是指从蛛网膜颗粒细胞长出来的肿瘤,叫脑膜瘤。脑膜瘤是脑瘤的一种。总之这是两个概念。脑瘤它包括所有的脑肿瘤,脑膜瘤也是脑瘤的一种。
03:44
岩斜脑膜瘤术后复发怎么办
岩斜脑膜瘤有一部分会出现术后复发,跟脑膜瘤的位置有关,因为有些部位的岩斜脑膜瘤不易切除干净;侵袭性较强的有可能复发;分裂指数比较高,比较活跃的也是容易复发的。对于绝大多数来讲,复发还是可以手术治疗,还可以采取伽马刀进行放射治疗控制肿瘤生长。
脑膜瘤术后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脑膜瘤患者在手术之后一般只需要一两周,就可以基本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所以在恢复期患者要注意日常的起居,要注意日常的这种比较规律的起居生活。当然还有一些脑膜瘤在手术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因为对于有肢体偏瘫肌力下降的患者,我们要注重偏瘫肢体的主动和被动的按摩,和屈伸活动,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这种术后有癫痫发生的患者,或者癫痫发生风险比较高的患者,我们需要注意定期定时地口服抗癫痫药物,以免发生癫痫的时候而造成患者摔伤,或者其他严重的后果。一般的脑膜瘤患者还应该注意遵医嘱进行复查。一般我们建议在手术之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和一年,各到门诊复查一次,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以及时发现肿瘤的残留或复发,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语音时长 01:24

2020-03-11

61934次收听

脑膜瘤术后的症状
脑膜瘤术后症状与其发生部位有关。临近大脑皮层脑膜瘤,术后症状以癫痫为主;颅底脑膜瘤,术后易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如失嗅、视力下降、海绵窦内走行、面部感觉减退、面瘫、听力下降、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走路共济失调等表现。脑膜瘤是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一类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后,患者症状通常能得到有效缓解。一般在手术后,患者不会有明显症状存在,当然也有部分脑膜瘤,术后会有相关症状出现。一、临近大脑皮层脑膜瘤,特别是和大脑皮层分界不清的恶性脑膜瘤,手术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癫痫;二、颅底脑膜瘤,由于肿瘤累及颅底颅神经,手术后会出现相关神经功能障碍,如嗅沟脑膜瘤术后出现失嗅;临近视神经孔脑膜瘤术后出现视力下降;位于海绵窦区脑膜瘤术后出现海绵窦内走行;颅神经功能障碍位于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手术之后出现面部感觉减退、面瘫、听力下降、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走路共济失调等表现。脑膜瘤虽然比较常见,但不同部位脑膜瘤引起症状也各不相同,手术风险也各不一致。患者在诊断明确后,应及时找富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6

2020-03-11

61505次收听

怎么诊断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类肿瘤。可以位于椎管内,也可以位于颅内位于椎管内的神经鞘瘤呢,主要表现为这种颈肩痛、腰腿痛以及胸背部的疼痛,肢体的疼痛等感觉障碍有这类症状的患者。首先应该到医院就诊。在影像学诊断方面应该首选磁共振检查特别是增强的磁共振检查。通过增强的磁共振检查常常能够明确肿瘤的具体位置,同时还能够排除其他类的病变与其它的椎管内疾病相鉴别,包括与颈椎病、腰椎病这类退行性疾病相鉴别。位于颅内的这种神经鞘瘤常常会有听力的下降、耳鸣以及这种面部的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对于有这些症状的患者,应该通过头颅的CT或者磁共振检查,来明确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是否会有颅内的神经鞘瘤。在诊断明确之后再在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5

2020-03-11

63692次收听

脑膜瘤怎么引起的
脑膜瘤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颅内肿瘤,目前对于引起的病因并不是十分明确,目前认为与环境因素以及患者自身的这种基因和遗传学的改变可能都有一些关系。大部分脑膜瘤属于散发的脑膜瘤病因并不明确,脑膜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男女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有学者认为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雌孕受体激素的表达有关。还有一部分脑膜瘤的患者好发于有子宫肌瘤、乳腺纤维瘤等病史的患者,从另一个角度更印证了脑膜瘤可能与雌性激素受体的表达有一些关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脑膜瘤发生于这种神经纤维瘤病等神经系统肿瘤综合征的患者,这类脑膜瘤的发生主要与患者发生了基因突变有关,患者不仅可以发生颅内的脑膜瘤还可以发生椎管内的脊膜瘤,颅内和椎管内的室管膜瘤,神经鞘瘤等多发性的肿瘤,这类脑膜瘤患者颅内的脑膜瘤有时也常常是多发的,它的病因是比较明确的,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语音时长 01:29

2020-03-11

54501次收听

02:44
脑膜瘤的症状有哪些
脑膜瘤的症状有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脑膜瘤所在部位决定了相对特异性的症状。一、脑膜瘤体积增大之后引起的压迫症状,主要可以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包括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表现;二、脑膜瘤所在部位决定的相对特异性的症状,例如位于嗅沟的脑膜瘤患者,可以出现失嗅以及精神症状;位于额叶颞的脑膜瘤,常会压迫皮层出现癫痫以及一些精神性格的改变、记忆力减退等表现;位于顶叶的脑膜瘤,可以压迫运动感觉中枢,造成患者的运动感觉障碍;位于枕叶的脑膜瘤,常常会压迫枕叶的视觉中枢而出现视野的偏盲。
02:27
脑膜瘤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脑膜瘤患者饮食中要食用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同时食用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癫痫发生风险高的脑膜瘤患者应该少食用对神经有兴奋作用的食物。脑膜瘤患者建议在饮食中尽量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果能够多食用一些维生素含量比较丰富的水果、蔬菜,同时食用一些膳食纤维素含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对于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对于脑膜瘤癫痫发生风险高的患者,建议在饮食中尽量少食用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的食物,比如咖啡和浓茶,这种兴奋神经的食物可能会增加患者癫痫发生的风险。
02:33
脑膜瘤可以介入治疗吗
脑膜瘤能否介入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脑膜瘤以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全切肿瘤作为根本的治疗方法,如果没有进行手术全切,手术之后容易出现复发,这时可以通过放疗的方法进行控制,手术切除和放疗是脑膜瘤治疗的最为重要的两个方法。介入栓塞治疗并不作为脑膜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一些部位的脑膜瘤手术比较困难,在术前通过介入的方法进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有助于减少术中脑膜瘤出血的风险,使手术更加安全。
脑膜瘤需要做什么检查
脑膜瘤要做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包括ct和核磁共振影像检查。定位诊断,要看到长在什么部位,在ct和核磁共振影像学发展之前,是相当困难的,最早的时候做气脑造影,脑血管病,脑血管的造影。通过间接的征象,知道似乎有个东西。但是随着ct核磁共振的普及,实际上检查、确诊、定位诊断是不成问题的,最关键的诊断就是ct和核磁,都需要进行检查。ct做了以后,需要再做核磁,两个是相辅相成的,互补的。还有可以做一些脑血管的成像,看看脑膜瘤血供如何,是颅内供血为主,还是颅外供血为主,更好的进行手术方案的设计。对于一些特殊的脑膜瘤,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一些诊断和检查,看医生具体的诊断。
语音时长 01:38

2018-12-13

62801次收听

体检发现脑膜瘤怎么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体检已成为大家关注自身健康的常规手段。脑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征,业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体检时加做头部CT,甚至头部核磁共振(MR)已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来是为了筛查脑血管疾病的,但是不少人在做完头部CT或MR时发现自己患有脑瘤,这犹如晴天霹雳,严重扰乱了被检查者的生活和工作。
这么大的脑膜瘤你见过吗
脑膜瘤为常见颅内原发肿瘤,仅次于脑胶质瘤,国内外统计脑膜瘤占原发颅内肿瘤19.2%。脑膜瘤可发生于神经系统各个部位,颅内脑膜瘤多数位于大脑凸面邻近矢状窦和大脑镰,约占50%,脑室内脑膜瘤较少见,约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