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做血浆置换能维持几年

发布时间:2021-09-1363049次播放

视频内容:

血浆置换只是一种紧急的处置方法,都是在急救阶段使用,不存在维持几年的问题。
血浆置换是通过特殊设备,采集患者体内有问题的血浆,再把健康供者所捐献的健康血浆回输到患者体内。血浆置换有以下几方面作用:
一、对于血浆中存在一些可溶性毒物的患者,通过血浆置换可以把毒物直接置换出来,减轻中毒症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二、严重肝病的患者,胆红素非常高,通过血浆置换可以有效去除毒物,缓解症状。
三、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如溶血性贫血患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通过血浆置换可以去除血浆中的抗体,缓解疾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32
溶血性贫血禁吃什么
溶血性贫血多数和免疫相关,某些食物与药物会激发免疫导致溶血加重。一、忌食海鲜如虾、蟹等,这类食物会导致发生过敏反应。特别对于发作期的溶血性贫血病人,这些海鲜类的食物,一般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二、一些药物中的成分可作为半抗原和红细胞膜结合,介导免疫机制破坏红细胞造成溶血性贫血。在溶血发作期,禁忌应用一些既往过敏的药物;一些青霉素类的药物是引起过敏反应的常见药物,使用也要慎重。
01:40
输血发生的溶血反应是什么意思
输血发生的溶血反应是指输注血型配伍不合适的血液,导致红细胞在体内大量破坏,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通过检测ABO血型和Rh血型,一般能够比较稳定可靠的知道输血血型的配伍。但是对于一些稀有的熊猫血型,特殊的血液科病人,长期反复输血的病人或者进行过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后,血型不稳定的病人,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亚型上面鉴定出配伍失当的情况。这些错配的红细胞输入体内以后,被体内的抗A抗原或者抗B抗原攻击,病人就会出现血红蛋白尿、高热、腰痛、肾功能急进性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01:36
溶血症严重吗
溶血症是否严重,要根据引起溶血的病因、血红蛋白下降速度、病人的个体情况综合确定。溶血症即溶血性贫血,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红细胞在血管内被大量破坏,常见原因是血型错配输血。红细胞在血管内被破坏后,血红蛋白释放入血形成游离血红蛋白,可以穿透肾小球基底膜,导致肾小管栓塞,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部分病人由于急性血管内溶血死亡。血管外溶血的发生场所一般是肝、脾等单核内皮吞噬系统,往往发生过程较慢,多数是慢性溶血。常见的血管外溶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先天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01:43
溶血怎么治疗
溶血的治疗要根据病因、病人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首选的治疗措施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部分病人也可以采取血浆置换或者脾切除的方式;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以通过脾切除治疗;重症的地中海贫血病人,特别是新生儿或幼儿,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血型错配引起的输血后溶血性贫血,只能通过严格的血型筛查和严格的医疗制度杜绝。对于一些危急重症病人,可以通过输血治疗纠正贫血。
01:46
溶血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溶血症临床称为溶血性贫血,主要原因包括:一、红细胞缺陷,如一些地中海贫血等相关的先天性溶血性贫血。也有一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后天获得的红细胞缺陷。二、红细胞膜上覆盖自身抗原成分,引起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三、见于血型错配输血造成,只能通过严格的血型鉴定和严格的临床输血流程加以避免。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比如地中海贫血,轻症病人多数无需治疗。重症病人,血红蛋白小于80g/L的病人,可以做脾切除。
溶血性贫血吃什么好
溶血性贫血的患者,首先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性疾病,控制病情发展。治疗的同时,饮食方面需要多吃些含铁元素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瘦肉、动物血液、紫菜、菠菜、红枣、桂圆、香菇、黑木耳、黑芝麻和海带与豆制品等,补充充足的铁元素。同时还需要多吃些含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比较丰富的食物,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但是需要注意尽量避免吃含维生素C比较多的食物和水果等,避免引起病情加重。其次,因为身体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发生溶血性贫血的患者,还需要注意禁止使用蚕豆。
语音时长 01:14

2021-05-20

75994次收听

溶血的概率
一般发生溶血的概率非常小,发生溶血反应的新生儿,90%以上是因为母亲是O型血或者RH阴性血的情况。其次,如果新生儿体内缺乏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长大后如果吃蚕豆,也会引起溶血反应。还有就是输血的时候,如果输入血型不合的血液,就很容易发生溶血反应。但是,这种概率非常的小。因为输血的时候,首先献血者的血液都是会做血型检查。受血者在输血之前,也会做血型检查,而且还会做血型交叉配型检查,用错的概率非常小,所以输血发生溶血的概率也非常小。新生儿如果发生溶血反应,只要能够及时救治,基本都可以治愈。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0

77231次收听

什么血型容易得溶血症
一般母亲是RH血型阳性血型,生第二胎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发生溶血症。其次,ABO血型中,如果母亲是O型血,怀孕分娩的时候,发生溶血症的概率也非常大。如果母亲的O型血,父亲不是O型血,胎儿的血型和母亲不同,而是和父亲相同。因为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胎儿的血液有可能会通过脐带和胎盘,进入到母亲的血液中,导致母亲血液中产生抗体。分娩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发生溶血症。所以,是RH血型阳性和ABO血型中O型血的妇女,怀孕分娩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发生溶血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语音时长 01:08

2021-05-20

87064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会不会遗传
因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蚕豆症、地中海贫血等引起溶血性贫血可能遗传,因自身免疫性原因引起不会遗传。
溶血性贫血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好发于婴幼儿中,主要因红细胞缺陷、蛋白结构异常引起。老年人抵抗力较差,易受化学、物理因素影响,是溶血性贫血好发人群。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分类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红细胞过早破坏或破坏速度过快而导致的贫血疾病。根据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病因,可以分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感染性溶血性贫血这几种情况。
为什么会得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可能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溶血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的内外部缺陷,红细胞的环境异常也可能会导致溶血性贫血的发生。大部分的溶血性贫血患者是因为免疫因素而导致的,非免疫因素一般包括感染因素、物理机械因素、化学因素等。血管外溶血主要是脾功能亢进而对正常红细胞的过度破坏。
溶血性贫血如何治
溶血性贫血是抑制性疾病,要针对病因分情况治疗。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查到病因去除可以治愈。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停止药物病情能很快恢复。感染导致的溶血性贫血,控制感染溶血会随之停止。正确的病因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治疗第一步是去除病因。怀疑有溶血性输血反应,要立即停止输血再查明原因。感染会引起溶血或加重原有的溶血性缺陷,要注意防治。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对某些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效。糖皮质激素反应不良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需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溶血性贫血最开始表现是贫血,贫血较为严重要进行输血治疗或成分输血治疗,这可以迅速改善贫血症状。输血对某些溶血性贫血类型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要针对指征严格把关。脾切除可以应用于治疗溶血性贫血,适合红细胞破坏主要发生在脾脏的溶血性贫血,比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征。血红蛋白病脾切除虽然不能治愈疾病,但可以减轻红细胞的破坏,缓解病情。急性血管内溶血会引起急性肾衰竭,休克会导致休克电解质紊乱等致命并发症,要积极处理。某些叶酸消耗多的慢性溶血性贫血,要注意补充叶酸。慢性血管内溶血会增加铁的丢失,在证实缺铁后可以用铁剂来治疗。长期依赖输血可能会导致血色病,也要去铁治疗。
语音时长 03:25

2020-03-18

54945次收听

小孩溶血性贫血能治好吗
小孩溶血性贫血能治好。溶血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破坏加速,或是红细胞膜发生缺陷、血红蛋白异常、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可分为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两种类型。症状包括皮肤、口唇、眼结膜、手掌及指甲床苍白,肌肉无力,疲倦等。同时伴有黄疸、食欲不振、气喘、头昏、心律加快、怕冷等症。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小儿溶血性贫血治疗的越早治疗越好。一部分孩子是可以治愈的,在确定为小儿溶血性贫血时,如果是轻度的溶血性贫血,按照医生嘱咐合理用药、补液较为容易治疗,重度的溶血性贫血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等预防肾功能衰竭,部分孩子可能需要换血来缓解症状。同时要多吃猪肝、鸡蛋、红豆、红花生、樱桃等食物。
语音时长 01:44

2020-01-09

50931次收听

溶血症的症状
当新生儿出现溶血症后,很快就会出现严重的黄疸症状,还会有明显的肝脾肿大症状。如果出现溶血症后没有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出现贫血,全身浮肿,心衰,发烧,嗜睡,惊厥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