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1-05-3188692次播放

视频内容: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与过敏、寄生虫感染等有关,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急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激素后。
人体中正常成熟的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释放颗粒性的内容物,引起细胞损伤、促进炎症进展。单一的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增多或者减少,不一定有很明确的临床意义,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或减少,来进行综合的判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感染诺如病毒怎么治疗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感染之后会引起腹泻,诺如病毒感染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也可以说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爆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感染方式是以肠道传播为主,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进行传播,常常会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以及军队等处引起机体的爆发,诺如病毒感染之后潜伏期非常短,大多都是在24-48个小时会发病,最短的是在12小时内发病,最长可以到72个小时。感染之后发病突然,主要症状就是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还有腹泻,儿童患者呕吐、不便,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之内腹泻会达到4-8次,粪便大多数都是稀水样便或者是水样便,没有黏液和脓血,化验大便的时候,很少能见到白细胞和红细胞。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就是明显要多于去发的感染者,有一些感染者仅仅表现是呕吐的症状。此外,如果要是有发热的情况下,还可以见到头疼、寒战和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也有的患者会出现脱水。不过感染了诺如病毒之后不要害怕,因为诺如病毒感染大多数还是属于自限性的疾病。在临床当中见到还是轻症为主的,虽然目前还没有疫苗和特效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但诺如病毒感染之后,一般情况下预后都是良好的,轻症患者可以自愈。治疗是以对症或者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的死因,对于严重的脱水比较明显的患者,一定要给与口服补液盐口服,或者给与补液治疗,一定要保证不要出现电解质的紊乱,由于诺如病毒的感染性强,所以个人还要注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的食物等,来避免交叉感染,养成这样好的习惯之后也避免被诺如病毒感染。
语音时长 03:01

2021-07-09

123532次收听

03:10
耳朵里长痘痘一碰就疼是怎么回事
感染一般就是细菌感染,皮肤上有很多正常滋生的微生物,比如表皮葡萄球菌,还有就是痤疮棒状杆菌、糠秕马拉色菌等,说明是以毛囊炎表现为主要的痤疮,这个疼是因为滋生了微生物的感染,像痤疮棒状杆菌还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一般就是耳朵里头有人皮脂腺分泌也比较旺盛,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基础之上,皮脂一旦排泌到皮肤表面,被微生物分解,可能产生的脂肪酸刺激皮肤会疼痛。注意饮食刺激、注意精神、神经因素、注意皮肤的卫生,不要老上手去摸自己的皮肤老抠自己皮肤一旦把皮肤抠破了毛囊炎很快就出来了。
03:01
为什么淋巴细胞绝对值偏高
在临床上淋巴细胞绝对值偏高可见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生理性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第二、病理性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二、成熟淋巴细胞肿瘤,包括成熟淋巴细胞的白血病和部分淋巴瘤。三、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四、移植排斥反应,见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也就是GVHR或移植物抗宿主病也就是GVHD。五、淋巴细胞比值相对增高的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时,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并不增高。
03:15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区别
血常规的检查,细菌感染大部分都会出现血象升高,也就是都知道的白细胞升高,同时会伴随有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就表明患者是有炎症,这是细菌感染最重要的特点,CRP、PCT细菌感染的时候这些炎症指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感染的越重指标升的就越高。病毒感染的时候白细胞很少升高,一般情况下都是正常的或者白细胞减少。而其他的炎症指标像CRP或者是PCT的升高不明显,但也有一些特殊性个别的细菌或者是病毒感染之后会出现例外。
03:06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哪个严重
不能一概而论,两种感染都有可能会很轻,也有可能会很重,这要看具体是哪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具体的同一种疾病,轻重也会有所不同,有些病原体感染之后,在免疫力正常的人身上,可以仅仅表现为隐匿性的感染;而在免疫力低下的人身上,全身的炎症反应会非常的明显,甚至能够危及生命。所以具体的疾病要具体分析,结合全身的状况以及感染的部位来判断,不好一概而论。
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关系
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属于包含的关系,白细胞种类繁多,白细胞一般可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5种。淋巴细胞属于白细胞的其中一种,淋巴细胞增多或者减少,都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病毒侵入人体引起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白血病等淋巴细胞减少时,常见于细胞免疫缺陷性疾病,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还可见于生理性的因素,无器质性病变,此时暂时异常,去除诱因可恢复正常。淋巴细胞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28

13603次收听

白细胞寿命为多少天
白细胞寿命平均为七到十四天。白细胞一般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五大类。白细胞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细胞具有防御功能,当病毒、细菌入侵人体时,白细胞会积极消灭病原体。白细胞还具有免疫功能,当白细胞出现异常时,身体往往会出现各种不适,当患者出现细菌感染时,白细胞会出现增多情况。有时白细胞增多需要警惕是否有白血病的可能,其常伴随出血、贫血、感染等临床表现。白细胞降低时可能会出现病毒感染的可能。因此白细胞是人体细胞重要组成部分。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8

13555次收听

病原体感染检测如何检查
病原体的感染检测分传统的检测方式和新的这种检测方式两大类。传统的检验方式就是这种细菌培养和筛查,还包括生化的一些检测。现在新型的这种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发展得非常快。新型技术包括像基因芯片,还有荧光定量PCR,还有现在已经用到临床的高通量基因测序的方法。这种方法筛查的效果非常好,它一次能筛查一万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核酸。这一万多种病原微生物包括什么呢?包括有细菌、病毒、真菌,还有这种支原体、衣原体,涵盖的临床上常见的这种致病微生物以及条件致病菌。这样通过一次筛查的结果,就能够在迅速、短期的而且特异性、敏感度都非常好的情况下,能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指标,能够给临床的医生用药提供有效的指导。
语音时长 01:13

2020-03-18

58441次收听

病原体感染检测准确率高吗
病原体感染的这方面检测的种类有很多,它检测的方式也不同。从临床上临检中心,包括还有临检的SOP的指南这些建议,就是不同的方法学都有自己的一些缺点和优点。特异性和敏感性是所有的检查都需要注意的方面。所以说在临床上最好的建议是多个方法学能够对这种疾病或者病原体进行一起同行的筛查。比如说做结核病的筛查时候,可以用传统的T斑点,可以用这种皮敏试验,也可以用xpert的这种新型的分子检测技术。不同的方法学对于诊断的结果不同,它就可以达到效果非常好。所以在临床上也需要多开发一些新的分子检测的试剂。对于这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查就可以达到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筛查。诊断效果非常好。
语音时长 01:18

2020-03-18

50054次收听

什么叫HIV病毒感染
病毒其实就是艾滋病病毒,当这种病毒侵入身体之后,并不会立即出现症状,病毒会在身体内潜伏很长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个阶段就叫做HIV病毒感染。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已经是HIV病毒的携带者,具有传染性,因此要助于预防传染给别人。
02:23
病原体感染检测主要检测什么
病原体感染检测主要是利用检验学的技术对造成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进行系统检测,目前病原体感染检测方法分为传统检验和新型的分子检测技术。传统的检验方法主要是进行细菌培养,这种方法有一个较大的缺点,就是对未知病原体不能准确选择培养基,导致结果可能出现问题。而现在用新型的分子检测的技术可以对病原体的核酸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且效率更高。新型检测方法中最常用的是高通量基因测序,该方法具有灵敏、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对未知因素检查效果好等优点,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消炎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消炎药应该在饭前一个小时,或是饭后两个小时服用,因为肠胃中很多食物,会影响消炎药的药效,空腹的时候容易刺激肠胃,引起肠胃不舒服。所以消炎药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两小时吃是最好的,在服用消炎药以后,要注意喝水,将残留的药物及时排出体外。
被蛇咬了怎么办
当被蛇咬了之后,一定要马上拨打120,在周边找根带子,在伤口的近心端来绑紧,后面用小刀将伤口割成十字形,挤压血管,将毒液排出。其次,如果有解毒蛇的药片,可以先行服用。记住蛇的形状及大小,必要时要把蛇带走,有助于医生判断、处理。蛇咬伤后,医生多采取注射血清来解毒。
伤口感染溃烂怎么办
伤口感染溃烂,这是令人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患者遇到伤口感染溃烂,最好还是尽快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首先,需要先把溃烂周边的坏死组织清除,这时候要先做外科清创工作,清除创伤面的坏死组织以及渗出液。其次,注意日常换药工作,尽量减少伤口的再次溃烂。感染期间要注意少碰水,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薄荷油+肉桂促伤口愈合
据《印度时报》近日报道,国际著名期刊《美国化学会·纳米》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利用从薄荷和肉桂中提取的抗菌化合物制成的微型胶囊既有助于杀死慢性伤口细菌,又可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