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婴儿打麻腮风发热出疹时间长好还是时间短好

发布时间:2024-11-304次播放

视频内容:

麻腮风通常指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通常婴儿打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发热出疹时间短比较好。
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通常可以帮助婴儿预防麻疹、风疹等疾病。此疫苗后接种后可能会有发热、出疹的不适症状,一般可能会持续2-3天。发热出疹时间短通常是比较好的,能够有效恢复身体的免疫力,且能够预防被其他病毒感染。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受到其他病毒感染或过敏性疾病的感染,从而导致病情加重,且影响身体健康。同时婴儿出现不良反应时,通常避免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通过热毛巾擦拭婴儿身体,从而物理降温,以及需要多补充水分,以免身体水分流失过快,引起脱水的症状。
若婴儿身体出现长期不适,应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接受检查与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06
胳膊像针扎一样的刺痛怎么回事
胳膊像针扎一样的疼痛,临床上多见的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或亲皮肤的特性,临床表现由某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损害和局部的神经痛。带状疱疹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神经痛。如针扎样,虫爬样或灼热样或感觉异常。这种疼痛,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越来越明显。继之出现堰周围神经,走行一致的,红斑基础上群积的水泡,二周左右皮肤损害可以消退。有的患者还遗留后遗神经痛,但是带状疱疹的后遗神经痛,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神经炎的修复,会逐渐好转。患者可以口服营养神经的药。
02:09
孩子身上起小红点是怎么回事
孩子身上起红点的时候,首先判断红点出现的原因。例如各种传染病的皮肤损害,可以表现孩子身上的,红色斑丘疹。不同传染病的皮肤损害,表现不同的红色斑丘疹或红色丘疹。同时患儿还伴有各自传染病的特点,各种过敏性皮肤病,像湿疹,其早期皮损也表现为红色的斑丘疹。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生常与蚊虫叮咬有关,皮肤损害表现为痒疹样的红色丘疹。由此可见患儿身上起小红点,应该到医院由皮肤科医生或儿科医生的详细检查,明确红点的性质和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02:09
咯吱窝里面有个小疙瘩怎么回事
咯吱窝里面有个小疙瘩。如果疙瘩的位置比较深临床上常常考虑淋巴结肿大。如果疙瘩比较浅,临床还应该考虑局部的表皮囊肿或皮赘儿,咯吱窝的学名为腋窝。腋窝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如果伴有疼痛,淋巴结表面光滑,边界比较清楚有压痛多考虑炎症所致。如果腋窝淋巴结肿大,边缘不清楚,移动度比较差,患者应该到医院。腋窝部位也是毛囊皮脂腺丰富的区域,局部也是皱褶部位,局部的汗水、皮脂等物质容易堵塞毛囊口容易形成表皮囊肿或汗腺囊肿。因此,患者的腋窝里面有疙瘩,应该到医院就诊。在皮肤科医生或外科医生的详细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之下,明确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怎么确诊麻疹
麻疹的确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临床诊断,一种是实验室检查确诊。一、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典型的麻疹特点来进行诊断。主要包括:1.前驱症状:有高热、流涕、闭塞等症状;2.皮疹:发热4天后开始出疹,出疹顺序具有特点,从颜面部起,最开始在耳后、发际,迅速蔓延至全身;3.自我感觉:一般没有瘙痒、疼痛的感觉;4.特征性表现:发热2-3天后,口腔颊粘膜上有蓝白色或紫色小点,称为麻疹粘膜斑,具有特征性;5.眼睑充血:常伴有明显的眼睑充血。二、实验室确诊:对于实验室检查确诊,是通过检查患者发病期间的血清,有无特异性的麻疹抗体来确诊。如有特异性抗体,则可确诊麻疹,反之亦然。
语音时长 01:00

2020-12-23

79259次收听

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
麻疹疫苗注射之后可以产生免疫反应,预防麻疹的发生。但麻疹疫苗并不适合所有人,如果对麻疹疫苗中的成分过敏,或曾经患有严重的过敏性疾病,或正患有急性疾病或严重的慢性疾病以及患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都不能接种麻疹疫苗。
麻腮风疫苗是什么
麻腮风疫苗是一种能够预防流行性腮腺炎,麻疹,还有风疹的疫苗,虽然在注射之后可能会有不良反应,但是这些不良反应都不会特别的严重,所以为了能够有效保证健康,建议最好是选择注射,这就不容易会造成群体的流行,也不会产生影响。
麻腮风疫苗咳嗽能打吗
如果正处于咳嗽,建议不要选择注射麻腮风疫苗,因为很有可能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另外也有一些情况不可以选择注射,比如发热的情况下不能够注射荨麻疹,湿疹也不可以选择注射,如果患有急慢性肾病也同样不可以选择注射,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
麻风疫苗和麻腮风疫苗一样吗
很多人在进行疫苗注射的时候分不清楚疫苗的种类,其中麻腮风疫苗和麻风疫苗十分相似。但其实这两类疫苗是不同的,麻腮风疫苗是麻腮风三联疫苗,而麻风疫苗则是麻风麻疹疫苗,在预防的疾病上也是不同的。
麻疹的症状
典型麻疹前驱期症状有上呼吸道感染,如发热、咳嗽、流涕及流眼泪、畏光等症状,同时会伴有不同程度全身不适。发热高达39℃、40℃以上。常有头痛、头晕或乏力、嗜睡等症状,咳嗽多半是干咳,同时伴有声音嘶哑等表现,幼儿可出现呼吸困难或者呼吸急促表现。婴幼儿有可能会发生高热惊厥等症状。同时还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反应,比如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主要以发烧、咳嗽、咳痰、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以及皮肤斑丘疹、颊黏膜上麻疹粘膜斑为主要特征。特征性体征发热2到3天后,口腔颊黏膜处会出现克氏斑。起病发热3到5天后,全身会出现皮疹,皮疹顺序从耳后、发际逐渐波及颈部、头面部,自上而下到胸部、躯干部以及四肢,最后到达手脚心,过程约2到3天,最后逐渐进入到麻疹恢复期。
语音时长 02:18

2020-02-14

53454次收听

麻疹的治疗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的疾病,容易造成流行。得了这个病,怎么治疗比较好呢?这个病没有特效药,目前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对症治疗和预防、处理并发症为主。患者要进行隔离,保持环境的安静,注意环境的通风。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吃些易消化、富含能量的食物,补充足量的水分。对症治疗。可以根据情况,酌情予以能量支持,补充液体。如果患者高烧,要使用一些退烧的药物。如果咳嗽,可用一些止咳的药。如果并发细菌感染,要使用一些抗生素。患者如果出现高热惊厥,也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同时要特别注意处理一些并发症,如患者有没有肺炎、心肌炎、脑炎,要及时发现并处理。中医药治疗。中药对治疗麻疹积累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要加以积极的利用。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4

62179次收听

麻疹的饮食注意事项
得了麻疹,因为麻疹往往会伴有高烧、咳嗽、全身皮疹等症状。所以,应给以营养丰富、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并注意补充水分。如可给予果汁、鲜芦根水等,幼儿可少量、多次喂食,摄入过少者给予静脉输液,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应逐渐增加食量。要注意避免进食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酒类、葱、蒜、韭菜刺激较明显的食物,尤其急性发病初急期更应禁止食用。其他如咸腥性质食物如牛羊肉、海鲜产品,尽量少吃或不吃。要避免进食一些比较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进食大量的肉类、比较硬的馒头,等等。进食以富含营养和维生素,容易消化为原则。
语音时长 01:51

2020-02-14

60944次收听

02:36
麻疹的症状有什么
通常情况下,麻疹患者的发病,可以经过三个时期,分别为前驱期、出诊期以及恢复期。患者在麻疹的前驱期,症状和普通感冒的症状,会比较类似,患者可以出现发热、咽痛、流鼻涕以及咳嗽等症状,甚至可以出现眼睛充血、畏光的表现。一般来说,在这个时期,很难确诊麻疹,因为患者的症状和普通感冒、流感会比较像。如果麻疹患者在前驱期,没有被发现,经过3到4天的前驱期,患者就会进入到出疹期。在出疹期的麻疹患者,典型表现是发热和皮疹。患者的皮疹,首先可以出现在耳后,以及耳前的部位,然后皮疹会逐渐出全。出疹期的时间,平均也是三天。在出疹期之后,麻疹患者就会进入到恢复期。经过三天的恢复期之后,患者的体温会恢复正常,皮疹也可以逐渐消退。
01:59
麻疹是什么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治疗麻疹,首先就要对麻疹患者进行隔离,避免将麻疹再传染给其他人。小学生如果感染麻疹,一定要居家进行隔离,可以不去医院。如果患者的麻疹症状比较轻,通常在7天到10天的时间,就可以痊愈。如果麻疹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有可能就需要住院进行观察,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出现。麻疹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疾病,主要需要警惕麻疹并发症的出现,比如说喉炎以及肺炎。如果患者出现喉炎,或者是咳嗽严重的时候,可以通过做雾化,以及服用祛痰镇咳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果患者出现肺炎,就需要判断是麻疹肺炎,还是继发性的细菌肺炎。如果患者是麻疹肺炎,通常随着麻疹病程的逐渐好转,麻疹肺炎也会在7天到10天内的时间痊愈。
麻疹传染吗
麻疹传染。麻疹是一种传染病,治疗时首先强调,对麻疹患者进行隔离,避免再传染其他人。如果是上幼儿园或者上学小朋友感染,一定不要再去上学或上幼儿园,可以居家隔离,不一定需要去医院,如果症状比较轻,通常在7到10天可以痊愈;如果症状比较重,有可能需要住院观察。麻疹是一个可自愈疾病,主要警惕并发症,比如喉炎和肺炎,出现喉炎、咳嗽较多时,可以做雾化,给祛痰镇咳药物,如果出现肺炎,要判断是麻疹肺炎还是继发的细菌肺炎,麻疹肺炎通常随着麻疹病程的好转,也会在7到10天内痊愈。出麻疹期间,患儿抵抗力较低,容易继发呼吸道感染,甚至继发肺炎,如果判断继发细菌肺炎,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疗,绝大多数麻疹孩子,不需要抗生素治疗,可以在一周内痊愈。
语音时长 01:27

2018-09-14

59099次收听

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管用吗
在某种传染病开始流行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一定的易感人群实施突击性预防接种,称为“应急接种”。应急接种疫苗可以使人群中的免疫水平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达到预防、控制或终止疾病传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