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1-09-0992863次播放

视频内容:

血小板偏低的原因非常多,可以分为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偏低,和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的血小板的减少。
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血小板偏低,常见的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可以抑制血小板的生成,加速血小板的破坏,导致血小板降低。非血液性疾病,常见一些长期慢性的感染、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一些肝肾功能的损害也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血小板降低。一些药物比如常用的一些抗生素、一些治疗甲亢的药物也能引起血小板减少。其他的肿瘤,包括肿瘤的放化疗,也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小板的降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献血献的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
献血是采静脉血,而不是采动脉血。献血是每一个公民光荣的责任和义务,血液是一个不可再生的资源,危重病人的抢救,很多时候要用到输血的方法。如果大家都不献血,危重病人的救治可能会受到耽搁。献血的时候会对献血者进行详细的病史筛查,一些有心肝肺肾严重的疾病不能够献血;年龄过小或者年龄过大也要排除在献血的侯检者人群之外。一般每次献血200~400毫升的血液,这部分血液捐献出去以后,滞留于肝脾的储备血会迅速的释放到血管中来,不会对献血者造成严重的不适情况。献血前要注意休息,吃的不要太油腻,饮食要清淡一些。献血以后也要注意不要太劳累,避免感冒等等情况的发生。一般经过三两天的休息,身体就会迅速恢复到献血前的状态。
语音时长 01:01

2021-12-30

62161次收听

免疫球蛋白A偏高原因是什么
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提示可能存在上呼吸道或者上消化道的感染,因为免疫球蛋白A主要存在于黏膜细胞中,所以在呼吸道、消化道、鼻腔、口腔的分泌物当中也有免疫球蛋白A,对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具有很好的免疫防卫作用。当出现支气管炎、急性疱疹性咽颊炎时,免疫球蛋白A会升高。另外一些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免疫球蛋白的偏高。第二,见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等。第三,各种原因造成肝脏功能损伤时,也会有免疫球蛋白A偏高的情况发生。如酒精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免疫球蛋白会有代偿性升高的情况。第四,一些皮肤病患者例如急性湿疹、急性荨麻疹、皮肤过敏反应时,也可能会出现免疫球蛋白A偏高。第五,部分恶性肿瘤性疾病造成免疫球蛋白A明显升高,如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G、A、M、D和E五种亚型,临床上主要测定前三种。在上述病理理情况下,人的正常组织发生了改变后具有了抗原性,机体就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与之结合。免疫球蛋白敏感性可以,但是特异性比较差,仅能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状态,而不能说明具体患什么疾病。存在免疫球蛋白A明显偏高的情况下,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寻找病因,明确诊断后积极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58

2021-12-30

64899次收听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偏高该怎么办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偏高的情况下,应该首先根据血常规检查的其他血液学指标值来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必要情况下需要通过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穿刺等来明确红细胞升高的原因,明确原因后再寻求治疗的办法。临床工作中导致红细胞偏高的情况以及处理办法:第一,血液相对浓缩后引起的红细胞轻度升高,多见于脱水状态的病人,如急性腹泻、大量呕吐、烧伤后或者大出血以后、较大手术创伤以后,都可能造成体液丧失过多,此时血常规检查红细胞数量会偏高,但是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基本都是正常范围。这种情况是因为血液浓缩引起了红细胞数量相对偏高,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积极治疗原发病,输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就好。第二,红细胞数量增高可能是代偿性的,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长期高原居民,可能会出现红细胞代偿性升高,要适应这种长期缺氧的状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红细胞过多的现象不予处理。第三,红细胞计数异常升高的情况下要警惕是否为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往往伴有面色紫红,合并高血压、胃溃疡、胆囊炎等并发症,需要放血治疗,此外可以长期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减少血栓事件发生,口服羟基脲,或者联合使用干扰素,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办法,近些年采取JAK2抑制剂靶向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2:32

2021-12-30

79432次收听

白细胞正常范围是什么
白细胞正常的范围是4~10×10^9个/L,这是成人的标准。那么新生儿和儿童是比例会略高一点,新生儿的正常范围是15~20×10^9个/L,儿童是在5~12×10^9个/L。一般情况下,会出现白细胞的一个偏高,或者是白细胞的减低。白细胞里边也包括了五类细胞,所以,泛泛的去讲,白细胞升高或减低其实是很不清楚的。因为白细胞里边,最主要的细胞是中性粒细胞,它的占比是50%~70%。淋巴细胞,它的占比是20%~40%,单核细胞占比是3%~8%,嗜酸细胞应该是小于0.5×10^9个/L,也就是说在5%左右的比例。嗜碱细胞的比例就占比更低了,一般是小于1%的比例。所以白细胞的异常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异常和淋巴细胞的异常,所以当讲白细胞增多的时候,应当去讲其中是粒细胞增多还是淋巴细胞增多。那么在白细胞减少的时候,也应该是去讲,中性粒细胞的减少还是淋巴细胞的减少,那么这两类细胞的变化,最主要的也是和感染性疾病相关。粒细胞的增多,最主要是和细菌感染相关的。淋巴细胞的增多,淋巴细胞的减少以及粒细胞的减少,也是主要是和病毒感染相关。当粒细胞减少,也可以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说,免疫系统疾病也会侵犯到骨髓,引起粒细胞的异常,以及红细胞、血小板异常。服用药物的时候,也会引起粒细胞的减少。再往后再看,单核细胞的异常,单核细胞的增多也是和病毒感染相关性会更大一些。嗜酸细胞的增多主要是会和过敏,和皮炎的关系会更大一点,还有寄生虫的关系会更大一点。
语音时长 02:26

2021-10-15

52377次收听

01:43
血液五项检查什么
血液五项检查的医学全称是血液检查五分类。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还要对白细胞的组成进行分类。白细胞主要分为五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常见于一些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比值的升高常见于一些病毒感染。嗜酸细胞的升高常见于人体患有一些免疫系统疾病、过敏、寄生虫等等时候。嗜碱细胞的升高比较少见,在一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或者骨髓增殖性疾病的病人可以看到。单核细胞比例的升高,在一些血液系统疾病可以看到。
02:02
血常规SAA是什么
血常规检测的各个项目中,没有英文缩写是SAA的情况。在血液系统疾病中,SAA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英文缩写。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衰竭性疾病,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会出现发热、贫血和出血的症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血红蛋白小于60g/L,网织红细胞小于0.5%,具备上述4个条件就属于重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通过环孢素、雄激素治疗,更常见的是使用抗人胸腺球蛋白或者抗淋巴球蛋白进行治疗。年轻患者,有同胞相匹配供者的患者,可以通过异基因的骨髓移植治疗。
01:39
白细胞高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白细胞升高是判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重要实验室标准。感染的时候,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能引起白细胞升高。所以还要再看白细胞升高是以哪类细胞升高为主,白细胞里面包括了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细菌感染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升高,所以看到血常规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的比值和绝对值升高,有相应的感染灶表现如发热等,从临床上可以预估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虽可造成白细胞升高,但升高的常是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需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来确定病人是什么感染。
03:03
白细胞高血小板低是什么原因
此问题分为几种可能性,从简单疾病而言,白细胞升高包括中性粒细胞升高和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主要和细菌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升高和病毒感染相关,若病人合并感染相关表现,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或是病毒感染合并血小板破坏引起的变化。此外是白细胞异常细胞增多,伴有血小板减少或贫血,可能是急性白血病,要做白细胞手工分类、骨髓穿刺判断。再者是血小板疾病,病人血小板减少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此时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升高。
03:00
血液淀粉酶高是怎么回事
血液淀粉酶主要是反映急性胰腺炎,除了血清的淀粉酶,还会做尿的淀粉酶,都是反映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暴饮暴食、大量饮酒造成。急性胰腺炎最开始是胰腺外的分泌细胞出现大量水肿,严重的会出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在怀疑急性胰腺炎出现急腹症时,应做血清的淀粉酶检测和尿液的淀粉酶检测。血清的淀粉酶的检测一般在发生后的8到12个小时内开始出现升高,血清淀粉酶超过500单位每升的时候,认为是阳性,主要是通过血清淀粉酶诊断病人的急腹症是否为急性胰腺炎。
嗜碱细胞百分比高怎么回事
引起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因素比较多,首先,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比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骨髓纤维化等,都会引起外周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升高。其次,某些过敏性疾病,也会引起血常规检查结果出现嗜碱性粒细胞升高,比如过敏性肠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以及一些类风湿性疾病等,都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偏高。如果患有某些恶性肿瘤性疾病,特别是在癌细胞发生转移的时候,也会引起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升高。所以,血常检查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偏高,还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综合分析诊断病因,确诊后配合医生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0

74360次收听

白细胞计数偏高是怎么回事
细胞技术偏高最为常见的原因还是由于感染和炎症引起的,比如当人体有大面积的外伤创口或者是患有病毒性疾病时,也有可能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的。除此之外,血液疾病也是会直接使这个白细胞数目出现异常的,比如当患上急性白血病之后,白细胞数会明显升高。
凝血五项正常值
凝血五项正常值是指判断人体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有无血液疾病的参考数值。
输血后发冷是怎么回事
通常情况下,输血后发冷可能与输血前后室温变化过大、过敏反应、局部感染有关。建议采用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进行改善。
血小板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是维持血管壁完整性的重要细胞,其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一般情况下,血小板偏高可能是正常现象、药物因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原因引起的,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进行改善。
献血后应该注意什么
献血后,需按压伤口五分钟左右,同时避免伤口接触到水引发感染。此外,建议献血者多注意休息,以及多吃含有维生素、蛋白质、叶酸的食物,帮助血细胞更好的生成,同时短期内不要喝浓茶,半年内也不建议再次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