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焦虑症吃什么药好

发布时间:2018-09-3069660次收听

语音内容:

焦虑症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绝对的说病人是吃西药还是吃中药好,需因人而异。中药有中药的优势,西药有西药的优势。有一些西药也有很多副作用。如果是对于较轻的焦虑症病人,选用中药,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病人比较严重的焦虑,还是中西结合的比较好,既用西药也用中药,中药也可以帮助减缓西药的副作用。
对于有些病人不愿意吃西药,抵触西药。这样的病人也可以采用中药治疗。还有一些病人吃西药以后,副作用很大,各种西药都敏感,各种副作用都很大,确实不能吃西药,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所以中药和西药各有各的优势,因人而异来决定是用中药治疗还是用西药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心情烦躁不安如何处理
如果心情烦躁不安,首先要查找一下有没有什么原因。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有些事情会导致精神情绪出现改变,会出现一些心情烦躁不安的状态,解决这些事情就行。这些问题、诱发原因解除了之后,精神情绪,烦躁不安的状态就能够消除。另外有的时候查找不到引发心情烦躁不安的原因,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又不知道有什么事要发生,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这种状态持续存在超过两个星期以上,就要考虑是焦虑状态。这种情况应该去看大夫,确诊后进行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2:33

2021-09-29

86851次收听

怎么陪高考焦虑症的人
如果考生有高考焦虑症,作为考生家长应该积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致,陪护不仅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考生不可过度打气,给予太大压力,如果考生失控,要注意保持镇定。
考试紧张吃什么药可缓解
考生在考试之前情绪过度紧张可以服用劳拉西泮、地西泮等缓解紧张情绪类药物。若由于焦虑症引起的过度紧张,则可以服用坦度螺酮、丁螺环酮等抗焦虑类药物。在服用药物之前,要咨询相关的医生了解服用具体剂量。
高考孩子焦虑症怎么办
高考孩子在备考期间,如果患上焦虑症,可以通过目标转移法、心理暗示法、情绪宣泄法等方法缓解焦虑症状,改善不良的情绪,积极的进行情绪调节,焦虑症的症状可以逐渐的消失,不会影响到正常高考。
如何治疗焦虑症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是增加自信、自我松弛、适量的运动、做最感兴趣的事情、情感宣泄、自我催眠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很好的缓解焦虑症,所以如果有焦虑症,就要注意及时进行治疗,情况严重者可选择药物治疗。
阿普唑仑片怎么吃
阿普唑仑片也被称为佳静安定,它优于地西泮,地西泮是一种稳定的片剂。阿普唑仑片具有安眠药的作用,但也有别于安眠药,阿普唑仑片能改善轻度精神障碍,抑郁和不稳定的睡眠障碍。服用剂量和服用方法可以按照说明书或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根据病情的需求酌情增加或减少,并且小孩儿和老人使用时也要格外注意。
如何判断焦虑症
随着我们社会迅速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的要求,工作生活节奏也比较快,莫名其妙的压力也时刻在身边。每个人都要去应对不同的压力,在这时候就出现了一种症状,有些人是莫名其妙的,他会出现一些担心、紧张、恐惧、害怕,以至于他会觉得自己心跳加快、感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好像仿佛自己得了什么重病急病,特别恐惧,这种越是这样想,他越紧张越担心越害怕,他就会又觉得头晕,他就觉得头痛眩晕,甚至出汗、坐卧不宁,甚至他就小便也来了,有些人还特别奇怪,大便也来了,再有影响一部分人会惶惶不可终日,感觉自己好像有重大的疾病,要降临到自己身上,甚至有一种濒死的感觉,特别恐惧特别害怕。有些人打电话自救打120,有些人就不敢走,不敢跑了,甚至就得躺下,甚至紧张出汗,旁边人看着也恐惧,害怕。这一类人呢,以后别人看到以后都会帮忙,人家就把他送到医院,有的喊120来急救,经常会发生到医院去。医生说这么紧张,医生也会测心率确实是在一百一、一百二,一看那是真的是特别恐慌特别紧张。我们也都经历过这种状态。但是医生去查完全正常,甚至有留观,留下住院检查心电、脑电、B超甚至磁共振CT查了个遍,正常。医生说没有查到问题,现在医学治疗的是有问题治疗,没有问题治疗就出院了。出院过了三五天以后,以上症状又类似发生了,不知道怎么回事,然后又把从以上的就是上次发生事又重新演一遍。别人打120后,自己打120到医院去抢救,又为这事这时候医生就明白了,告诉他你这是焦虑发作。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得的是焦虑,他不理解焦虑为什么会发生,其实当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它就是个焦虑的症状。实际上焦虑是我们一个俗语,我焦虑的很,我紧张,我有点担心,有点小小不然的事情就过去了,可是有些人经常隔一段时间三天五天就发生了,不定时不定点,似乎有原因似乎又没有原因,当这种事情经常出现的时候,到医院去查,又没有查出客观异常的指标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焦虑症状的发生,如果经常出现,那就是焦虑症的这个病症的成立或者诊断确立。所以我们怎么样去判断,自己在某个时间内突然出现的这一组症状,到医院去进行检查,也没有发现这种问题,三番五次出现,没有原因毫无征兆、似乎有的原因但是很牵强的时候,其实就是焦虑症状的发生,我们应该自己判断是不是焦虑症。
语音时长 03:48

2018-11-20

57368次收听

03:07
抑郁失眠焦虑症的症状
失眠在临床中很常见,抑郁焦虑最先表现的大多都是以失眠开始。医生在日常就诊当中,失眠病人大部分都是以焦虑抑郁就诊,但是患者不认为自己有抑郁、焦虑,就认为自己是失眠。实际上只要把导致失眠的源头找到,才能根本的解决失眠的问题。其实睡不好觉的原因,许许多多都来源于抑郁焦虑,失眠是抑郁焦虑最先出现的症状。所以不能光看到失眠,要看到失眠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当抑郁焦虑治好以后,失眠就会迎刃而解。有些时候抑郁焦虑的病人,他总有个误区就在这里。“我主要是失眠,我这睡好了就没有抑郁焦虑了”,恰恰相反,他的失眠很可能就是抑郁或者焦虑造成,所以应该积极的治疗抑郁焦虑,到那个时候,失眠也会迎刃而解。
02:40
焦虑症好了还会复发吗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焦虑症好了以后有复发的可能。所以大家更应该了解清楚会诱发焦虑症复发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方法摆脱焦虑症,彻底恢复。焦虑症的发病,第一与自己的性格有关系,第二与自己所遇到的人和事有关系。有些人的性格就是比别人考虑的多、想的多、想的远,总是把问题看得比较重、比较大,有些人就是无所谓,事情过去以后就完全不考虑了。焦虑就像感冒一样,感冒每次发生的流行病毒不一样,焦虑每次的发生事件也不一样。因此想要彻底摆脱焦虑症,不要过于的把它当回事儿。
02:30
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简称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显着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有些病人突然感到憋气、心口疼、有濒死感,但急诊心电图检查正常,服硝酸甘油也无明显缓解,这就需要考虑惊恐障碍的可能。若给病人口服罗拉再辅以深呼吸则有好转。惊恐障碍的病人表现为大汗淋漓、手脚哆嗦、胸口疼、濒死感。还有一种急性焦虑发作,症状较惊恐障碍稍轻,但是也十分焦虑、情绪崩溃,这都是急性焦虑的表现。
强迫性焦虑症表现
强迫性焦虑症现又称为强迫症或叫强迫障碍,主要分为两种:第一,强迫思维,就是反复的想,患者容易钻牛角尖;第二,强迫行为,如有些人去新的地方,会去想要采取一些动作让自己变得好运。这都是一种特殊的仪式化的动作或思维。
语音时长 01:42

2018-09-21

53226次收听

02:00
焦虑症如何自我调理
通过社交,运动调整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饮用一些花草茶,或者是按摩一些穴位。对于患有焦虑症的患者来说,服药治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自己可能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一、是怎么样调整自己的情绪。焦虑症患者,如果想要进行一些自我调理,当感觉到焦虑来的时候,可以给朋友打电话,可以多去进行一些社交活动,也可以通过运动,来缓解焦虑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地采取一些消极的方式,来面对焦虑,比如闭门不出、饮酒。二、是用一些中医的方法,来缓解焦虑的情绪。因为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焦虑,都会有气机不畅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饮用一些花草茶,或者是按摩一些穴位,来帮助自己减轻焦虑的情绪。比如患者可以通过按摩合谷穴,也可以喝一些玫瑰花或者是白梅花沏水,来调整身体的气机。通过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大家,减少焦虑的情绪。
焦虑症的睡眠障碍有什么症状
焦虑症和睡眠障碍有相互关系,75%的焦虑症患者都伴有睡眠障碍。同时睡眠障碍也是焦虑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时候焦虑症患者情绪比较高涨,睡眠一直处于浅睡眠状态,无法进入深睡眠,因此在睡眠过程易惊醒。焦虑症不解除,睡眠状态也会反复受到影响。
语音时长 01:32

2018-09-14

47606次收听

老年焦虑症是什么
老年焦虑症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产生焦虑的症状。产生焦虑症的原因既与先天素质因素有关,也与外界环境刺激有关。通常会出现容易焦虑不安,对焦虑不安耐受较差,交感神经容易兴奋等症状,因其症状特点与其他精神类疾病有类似之处,所以极易混淆。
语音时长 02:34

2018-09-13

64605次收听

02:32
焦虑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焦虑症的原因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一、生物学因素。如果身体分泌的激素过多,就会使人的情绪过于亢奋,可能就会像焦虑症的一个表现。二、社会因素。通常情况下,经历的一些事情,就可以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症的情况。三、心理因素。每个个体,在不同时间的感知度不一样。可能一个刺激性的事件,就可以引起焦虑症的发生。比如去医院就诊的一些病患,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焦虑情绪出现。一般来说,当医生在面临这样的患者的时候,可能除患者就医的症状之外,还需要去抚平患者所产生的焦虑情绪。这样,就很可能大幅度的减少一些医闹的现象。因为在很多时候,医闹现象都是因为病患的焦虑情绪,从而可以导致患者产生一些不理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