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怎么得的强迫症
发布时间:2019-06-2760761次收听
语音内容:
儿童强迫症,可能跟父母要求过于严格有关系。
儿童和成年人都可能会患强迫症,但儿童得强迫症可能更复杂。儿童出现强迫行为,或者强迫思维时,就要诊断为强迫症。儿童如果出现强迫症,可能会表现为成天就拿着同一个东西不让别人动,或者他把摆放的东西不让别人动,同时很执着的去做一件事情;有的孩子会不断的照镜子,有的孩子就会反复做一个没有意义的动作;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跟性有关的行为,可能都是强迫性的问题。如果从病因上理解,儿童患强迫症就应该从环境方面考虑,比如父母可能对孩子要求过严,对他们控制过多,而不是让他自由成长。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一岁到两岁孩子处于肛欲期时,即孩子在训练上厕所阶段,这时如果父母过于要求严格,孩子可能就会出现强迫性行为,也可能导致将来孩子出现强迫性人格。中国传统文化里,孩子被父母要求都过严,而不是像西方处于更宽松的环境,所以可能会出现强迫性行为;这时候可能需要家长多加注意,放松对他们的控制,给予适当的引导,可能会让他们的这些行为慢慢减轻,甚至消失。
儿童和成年人都可能会患强迫症,但儿童得强迫症可能更复杂。儿童出现强迫行为,或者强迫思维时,就要诊断为强迫症。儿童如果出现强迫症,可能会表现为成天就拿着同一个东西不让别人动,或者他把摆放的东西不让别人动,同时很执着的去做一件事情;有的孩子会不断的照镜子,有的孩子就会反复做一个没有意义的动作;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跟性有关的行为,可能都是强迫性的问题。如果从病因上理解,儿童患强迫症就应该从环境方面考虑,比如父母可能对孩子要求过严,对他们控制过多,而不是让他自由成长。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一岁到两岁孩子处于肛欲期时,即孩子在训练上厕所阶段,这时如果父母过于要求严格,孩子可能就会出现强迫性行为,也可能导致将来孩子出现强迫性人格。中国传统文化里,孩子被父母要求都过严,而不是像西方处于更宽松的环境,所以可能会出现强迫性行为;这时候可能需要家长多加注意,放松对他们的控制,给予适当的引导,可能会让他们的这些行为慢慢减轻,甚至消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强迫症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强迫症有一定遗传性,强迫症家族史的人,出现强迫症几率会高;不良个性特征、精神过度紧张、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患有脑部疾病等,也容易出现强迫症。
强迫症可以怀孕吗
强迫症是一种形成原因非常复杂的慢性精神病,强迫症的患者在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上都会出现很大异常,强迫症患者多数情况下需要采用药物治疗,而且强迫症还有一定的遗传几率,强迫症一定要慎重考虑怀孕问题。
强迫症怎么治疗比较好
强迫症患者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还是看患者的具体情况,严重的就要就医处理,还可以找心理医生帮助控制疾病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患者在日常应该做到顺其自然,不要强迫自己,这样就会对疾病的治疗有好处。
如何戒掉强迫症
戒掉强迫症有很多方法,只要耐心去做,还是可以控制的,可以在日常做一些转移注意力的工作,对于比较严重的在出现强迫想法的时候,就运用拖延方法,还可以进行药物治疗,还要配合心理治疗。
青少年强迫症能治好吗
有一些患者是青少年强迫症患者,有人会问患者的治愈率怎么样呢。青少年患强迫症,它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因为青少年患强迫症的时候,他的病程比较短,而且患者的个性还处在成长期,这个时候我们给予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尤其是心理治疗。对于青少年的强迫症的预后非常的重要,因为大家都知道强迫症患者的性格往往是胆小自卑,不自信,过度在意他人的评价,安全感缺失,自我非常的弱小。而青少年时期我们就给予积极的心理治疗,帮助我们的青少年患者的性格得到成长和提高。同时我们适当地配合着抗强迫症药物,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治愈率,总体来看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前提是我们要接受正规的、系统的、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才可以。不能一听得了强迫症,觉得很丢人,忌讳求医,忌讳看病,或者不能够定期的去看医生、去复诊,这样对于患者的康复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一定要遵从医嘱,提高我们的服药依从性和就医依从性,我相信青少年患者强迫症的治愈率还是比较高的。
02:09
强迫症如何控制
控制强迫症状,首先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和规范的心理治疗。其次是自我调整和自我成长。药物治疗首选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包括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氟西汀和舍曲林。抗强迫药物治疗一定要保证足量足疗程。心理治疗,需要患者和心理治疗师积极地配合,积极地完成心理作业,然后定期接受心理辅导、疏导以及治疗,帮助患者进行人格的自我成长。自我调整也非常重要。第一步,患者要正确对待强迫症状,不理不怕不在乎。第二步,接纳不对抗,与强迫症状和平相处。第三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第四步,学会转移注意力。
强迫症怎么改
强迫症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强迫症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患有的疾病要有正确的客观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现实状况要有正确的客观的评价和判断。丢掉精神包袱,减轻不安全感,学会怎样合理的应对,增加自信心,减轻其不确定感。脱敏疗法,比如强迫症强迫洗手,遇到强迫洗手的,给他脱敏疗法。规定在洗手的时候,规定洗手的次数和时间。如在治疗一名强迫症强迫洗手的患者,规定第一周洗手,每次洗手时间不要超过二十分钟,每天不要超过五次。第二周就可以再继续减少,每周每次洗手不能超过十五分钟,每天不超过三次,这样一次递减。如果有焦虑症状,做全身放松,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地西泮的药物,减轻焦虑,也是一种心理治疗,称为脱敏疗法。但任何治疗都需要坚持下去,不可能三次、五次或者一周、两周就起效,需要继续坚持,长期下去会有效果的。
轻微强迫症
轻微强迫症其实也是强迫症,那么它的症状表现比较轻,治疗时,也得按照强迫症进行治疗。强迫症治疗就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等。对于一些轻微的强迫,也就是症状比较轻的。如果患者这时候对他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没有造成明显地影响,患者如果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进行心理治疗也是完全可以的。比如认知行为治疗,森田疗法等等。这个完全可以,如果愿意接受治疗的话,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舍曲林、文拉法辛、帕罗西汀,氟西汀等等,这就看患者意愿愿意不愿意接受。这时候可以自己在家选择心理治疗,比如森田疗法,森田疗法就是顺应自然,为所当为,做你该做的事儿。当然顺应自然也不是任你强迫症状随意存在,也就是你不要关过分关注你的强迫症状的存在,做你当下该做的事儿。你是一个学生,你就该学习就学习;你是一个工作人员,那就该正常工作,完成你的本职工作,完成你工作的任务,该做什么做什么。对强迫症状不要关注,你越关注越强化这个症状,你越不关注,把你的注意力从你的强迫症状转移出来了,时间长了,你的强迫症状慢慢也就淡化了。
女性强迫症的症状
女性强迫症症状包括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具体如下:一类症状是强迫行为,是指患者反复去检查,或者反复去做一些事情,比如强迫洗手、强迫检查等,这是一种行为上的异常。患者明知其没有必要,但是却无法控制。另一类症状是强迫观念,也称之为强迫思维。是指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或某个问题、想法。严重的时候,患者可以达到穷思竭虑的程度,称之为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会非常痛苦,因为他知道反复去想一件事情没有意义,但是却无法控制。这种情况对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苦恼和烦恼。所以得了强迫症,尤其是女性患者得了强迫症,一定要积极来门诊、心理门诊和精神科门诊就诊和治疗。相信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能够较好地消除患者的症状。让患者能够笑容重新绽放在脸上,早日摆脱强迫症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病痛。
强迫症孩子怎么疏导
孩子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一些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这时家长可能需要注意。因为孩子这些强迫想法和强迫行为,可能提示孩子遭受到一些不好的对待,或者父母可能在对待他们有一些缺失,这时父母可能就需要反思,孩子在家庭或者学校,或者幼儿园里是否遇到困难、遇到成长烦恼,这时可能家长就需要多关注孩子、多陪孩子。稍小的孩子就要跟他在玩的过程,可能就会把他内心的冲突表达出来,通过做游戏可能也会把冲突化解掉;稍大的孩子就要聆听他们的内心,比如孩子可能遭受不公正对待,或者可能爷爷、奶奶带的小孩,他们会有一些思想方面、情绪方面的困扰。这时候可能父母就需要去观察环境是否对孩子有影响,如果是就要去除环境对他的刺激,这样孩子就可能会在强迫思维、强迫性行为方面自然克服,不要认为这是一种疾病,一定要吃药,而是需要从养育环境方面考虑。
06:02
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强迫症分两大类,第一是思维层面;第二是行动层面。强迫症即重复想一些事情或者重复做某些动作,但往往是没有必要重复的事情。患者一方面忍不住这样做,一方面又觉得不应该这样做,自身形成一种对抗,从而产生痛苦。比如强迫症患者会忍不住数楼层;反复想自己的每个月的工资;出门之后多次返回反锁大门;用肥皂反复洗手等等,这些事情本身没有必要,但是患者又控制不住地去做、去重复。所谓强迫症还跟自己的性格有关系,而性格又跟小时候成长模式有关系。
03:23
强迫症的治疗
多数情况下强迫症需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自我调整。药物可以用抗焦虑抑郁药,而且剂量要比普通的焦虑抑郁症药量大。药只是改善一部分症状,但是强迫症的病人,其核心的原因更多为内因,在于思维模式、性格特点。有些治疗到一定程度,患者可能不愿意面对自己内心,效果不佳,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会慢慢引导患者自我觉察。所以强迫症第一是药物治疗;第二是心理治疗;第三是自我调整。
02:46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强迫症的治疗,应在心理医生指导下,采取综合性治疗。强迫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抗抑郁剂,抗抑郁剂同时也能治强迫,但剂量要求比抗抑郁时大。目前公认,氯丙咪嗪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抗强迫症的药物。对强迫症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其中,以系统脱敏疗法最为有效。对于登上高楼总是想向下跳的患者,可带患者走向二层楼。如无强迫意向,然后,再带患者走向三层楼、四层楼。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实践后,常可获得成功。心理治疗往往需要周期比较长,不像焦虑症那么简单。主要采取解释性心理治疗。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要使患者认识到强迫症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而不是器质性疾病,即使经过治疗,短时间内不见好转,也不会恶化,更不会转变为更严重的疾病,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