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吃哪种药
发布时间:2019-12-1762130次收听
语音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怎样预防胆囊息肉在生活中
胆囊息肉困扰着很多患者,对于该病只有及时的治疗才是最有效的。那么胆囊息肉的预防措施有哪些?下面是相关专家做出的详细解答。1、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这些都属于胆囊息肉的预防。2
胆囊息肉的类型主要的两种
胆囊息肉属于内科疾病之一,而且人们把胆囊息肉的类型主要分成两种,然而对于这两种胆囊息肉的类型,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那么,胆囊息肉的类型具体有哪些表现呢?胆囊息肉样病变一般无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慢性右上腹痛、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PLG患者合并胆囊炎、胆石症,可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胆绞痛、发热等
胆囊息肉能否不手术彻底治愈
胆囊息肉这种疾病在现在来说也比较常见,手术是彻底治愈的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也并非所有情况下的胆囊息肉都需要手术治疗,也可以采取其他治疗方案,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变类型不同,大小而决定,但其实,手术还是目前彻底治愈胆囊息肉最常见的方式.
怎么预防谈谈如何做好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在胆囊腔内壁上长出的赘生物,胆囊息肉的危害有很多,其恶变多处于早期,如果不及时治疗甚至有癌变可能。现在就由我们的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做好胆囊息肉的预防。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
右胸肋骨下方隐痛是什么原因
胆囊息肉样病变很严重吗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51/ooYBAF5rJ9iAVZDEAAGi26FR7xE42.jpeg)
胆囊息肉样病变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患者来言,它都是一个良性疾病,因为绝大多数患者都是检查身体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对于胆囊息肉样这种病变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对于息肉直径小于一公分的,我们需要做的定期的随访观察,多长时间,一般我们建议病人在半年左右要做一次B超。而对于那种一公分以上的胆囊息肉,我们需要做一个外科手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直径大于一公分的息肉,它是有可能会癌变的,对于手术前已经怀疑有可能有癌变的这种胆囊息肉,我们在做手术的过程当中,一般要进行一个快速的冰冻病理的一个检查,来明确它的病理性质。如果这个息肉已经癌变了,那么手术方式也要进行一个相应的调整,只进行一个胆囊切除,并不能满足一个根治性手术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进行一个胆囊床肝组织以及肝十二肠韧带淋巴结的一个清扫,这样才能减少胆囊息肉恶变成胆囊癌的情况下,这个患者出现术后复发转移的概率。
胆囊息肉是因为什么引起的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09/o4YBAF5rJ9mAW87hAAGmGb34qEE89.jpeg)
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主要可能跟胆汁里的成分有关,比如胆汁酸、胆固醇的含量有关系。而腺瘤样息肉基本上是组织里异常增生的组织,是可能癌变的。目前对于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并不是特别的明确,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去控制胆囊息肉的生长。胆囊息肉主要有两种病理类型:一种是胆固醇息肉,另外一种是腺瘤样的息肉。一般对于做体检发现胆囊息肉的患者,给出的意见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观察息肉的大小以及观察息肉的生长速度。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一公分,息肉就有进一步会癌变的可能性,因此会建议患者进行胆囊切除的一个手术,并且根据术后息肉的病理类型,决定患者下一步进行什么样的治疗。如果胆囊息肉直径不到一公分,只需要做一个密切的随访,半年左右进行一个B超的检查就足够了。
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06/ooYBAF3DrKOADiaUAAMjqbpOvqo72.jpeg)
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比例过高、胆汁酸盐不足、胆囊炎反复发作都有可能会导致胆囊息肉的形成,以及原因不明的腺瘤性息肉。胆囊息肉通常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又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根据胆囊息肉的成分,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等,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属于胆固醇性的息肉又称为假性息肉,那么这种息肉的形成原因是由于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比例过高,或胆汁酸盐不足而导致胆固醇的结晶,胆固醇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而形成的胆固醇性息肉,这种息肉的形成往往和饮食结构、习惯有密切相关性;胆囊的炎性息肉是由于胆囊炎反复发作过程中形成的局部组织增生,大部分会合并有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有一少部分的胆囊息肉属于腺瘤性的息肉,或称为真性息肉,这种息肉的形成原因具体不明。而且在临床上是真正需重视的肿瘤性的息肉。虽然腺瘤性息肉属于良性病变,但增大到一定程度有发生癌变的风险。
胆囊息肉要怎么消除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2C/oYYBAF4dLaaAXb58AAKu85Oah0s40.jpeg)
胆囊息肉怎么自愈
胆固醇性息肉可以自愈,腺瘤性息肉不会自愈。需要对其进行鉴别诊断判定它是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还是腺瘤性息肉。胆固醇性息肉与体内的胆红素代谢水平的变化相关,尤其在妊娠的妇女中,早期会有胆汁淤积、淤胆的表现,等妊娠结束之后,这种症状就会消失,所以胆固醇性息肉是可以自愈的。腺瘤性息肉是不会自愈的,因为这种息肉是由细胞成分在胆囊黏膜层发生发展来,需要密切随访、警惕它癌变的风险,临床上对于这类息肉,如果超过一公分,癌变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所以在大部分临床中心是将这种息肉以一公分为界,如果超过一公分就会建议进行胆囊切除手术,但也不是绝对。需要根据息肉B超下的表现、性状以及有没有合并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有没有合并临床症状等一系列综合因素来考虑是否需要外科处理。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99/oYYBAF3l_E-AAFwDAAL4Z66eUMo62.jpeg)
胆管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和胆囊息肉相比胆管息肉比较少见,胆管包括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系统。胆管内流动的是胆汁,那么胆管息肉往往是由胆道内的异物。包括结石、寄生虫等刺激胆管壁形成的慢性炎症,慢性炎症使得胆管内壁反复增生破坏而形成的息肉样病变,那么某些意愿性的操作,包括做了胆道探查手术留置了t型管,那么这种异物在胆道内反复摩擦刺激也会形成胆管内的息肉。那么还有呢,就是某些肿瘤性的病变,只是在影像学检查发现胆道内有充盈缺损,那么无论是哪一种引起来的,我们都需要去除,胆道内诱发炎症异物,这样的病灶的存在才能够对胆管息肉得到控制。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E5/oYYBAF4DOAqACAopAAJz7W4lFm833.jpeg)
胆囊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手术做完切除以后,一般需要有几个注意点:一是手术后,早期患者恢复饮食要尽量缓慢,手术后第二天一般建议病人可以吃一些清淡的流食,在1到2周之内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二是胆囊切除手术以后,胆汁的储备能力就会出现短时间不足,有些患者可能就容易出现在进食油腻的食物以后,出现腹泻,这个时候在手术后早期的时候可以加用一些促进胆汁排泄的药物来辅助消化的功能,而到后期由于身体的适应和代偿功能会合并出现胆管增宽,从而替代一部分胆囊的胆汁储备的功能。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71/66/o4YBAFyu8B6ANAJ6AAJrYGg1HO432.jpeg)
胆囊小的原因
胆囊缩小是因为先天性胆囊、胆囊慢性炎症而引起。胆囊缩小由不同原因导致,先天性胆囊,发育小,胆囊先天性缺如。胆囊慢性炎症导致胆囊萎缩,合并胆囊结石,从影像上、超声、ct或核磁能看到胆囊的整体缩小。胆囊壁厚,胆囊腔小,充满型结石,胆囊萎缩,没有功能,建议进行手术切除。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71/80/oYYBAFy0XIyAAtnYAAsntfkMiW0730.png)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表现
患有胆囊息肉一般无表现,多为体检时由超声检查发现。少数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极个别病例可引起阻塞性黄疸、无结石性胆囊炎、胆道出血、胰腺炎等表现,体检时可表现为右上腹压痛。临床诊断需借助于如下某项检查:第一,常规超声;第二,内镜超声;第三,CT或MRI;第四,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等。积极治疗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可通过口服药物,使结石溶解。部分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不积极治疗,也可观察疾病动态变化。少数病例胆囊息肉可发生癌变,有些可能是早期胆囊癌。
为你推荐
语音答疑
短视频
语音答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胆囊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 2 胆囊息肉是怎么引起的
- 3 胆囊息肉是怎样造成的
- 4 胆囊息肉怎么引起的
- 5 胆囊息肉怎么突然没有了
- 6 有胆囊息肉有哪些反应
- 7 什么是胆囊息肉
- 8 胆囊息肉是由什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