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型肝炎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20-03-1064115次收听

语音内容:

乙型肝炎如何治疗这个问题还是要分开来讲,因为乙肝有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其实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疾病,这时候治疗跟急性甲肝、跟急性戊肝是相似的,主要是通过输液保肝降酶,然后主要观察病人的病毒指标,95%的病人经过差不多三到四周的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逐渐的病毒量减少,传染性消失,最后在半年以内就痊愈了,也就是95%的成人急乙肝能够通过普通的保肝治疗达到痊愈。
急性乙肝的治疗:
主要通过输入保肝降酶的药物进行治疗,95%病人经三到四周可痊愈。但如果说是一个慢性乙型肝炎那治疗就比较复杂了。乙型肝炎是由于病毒持续复制引起肝细胞的炎症损伤甚至纤维化,那我们治疗的时候首先就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要把病毒复制给他转阴了,让肝脏的炎症不再持续发展,让纤维化不再进展,从而降低肝硬化和肝脏肿瘤的发生率。那么抗病毒治疗就是最关键的治疗了。抗病毒治疗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叫做干扰素类,是需要注射的;
另外一大类是口服核苷或者核苷酸类似物,是口服的,应该说各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慢性乙肝的药物治疗: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最关键,抗病毒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干扰素类,需要注射;
另一类是核苷或者核苷酸类似物,需要口服。干扰素类疗程相对比较短,能够提升免疫力抗病毒,但是它多多少少副作用比口服药要大一些;口服抗病毒药副作用非常小,每天吃一片,方便安全,但是不能增强免疫力,所以停药以后比较容易反弹,一旦吃上以后就需要长期用药。但是抗病毒治疗这两大类的药物仍然是非常关键的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大三阳的检查报告怎么看
乙肝五项中不同的检查结果代表不同的含义,如果检查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三项都呈阳性,就是俗称的大三阳。大三阳是乙肝的一种形式,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长期的大三阳患者,e抗原阳性,虽然肝功能正常,也没有明显的肝炎症状,不需要治疗定期检查就可以。如果怀疑出现肝硬化或肝纤维化,临床检查结果不能给与确诊,应该做穿刺活检以及时了解肝脏情况;并指导抗病毒治疗方案。大三阳不能代表病情严重与否,需要肝功,病毒DNA,肝脏超声等综合检查进行分析。如果为病毒携带状态,需要定期检查,注意饮食及休息,保持好的心态。如果发现肝功异常,进入免疫清除期,给与合理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20

2021-06-09

71236次收听

02:57
谷丙转氨酶高多少是肝炎
谷丙转氨酶ALT是反应肝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之一。如果ALT血清值提示超过正常上限的2~3倍,且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并排除了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心肌炎、化学药物中毒、寄生虫病等其他可以导致转氨酶升高的疾病后,可以诊断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甲肝、戊肝为急性肝炎,转氨酶常显著升高,经保肝抗炎治疗多能较快恢复正常。乙肝、丙肝可以转为慢性肝炎,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影响寿命。
02:20
重症肝炎就是肝硬化吗
重症肝炎不是肝硬化。重症肝炎通常指肝脏的炎症比较重或者有大量的干细胞坏死。重症肝炎临床通常表现的是肝脏炎症比较重,特别是临床会看到转氨酶升高。同时重症肝炎会伴有肝功能衰竭的表现。也会有一些黄疸,胆红素也升高比较多。临床一般认为,如果胆红素高于正常值,而且同时胆红素大于170以上,就认为有肝功能衰竭的迹象。所以,对于重症肝炎,一定要警惕肝衰竭的风险,而同时重症肝炎如果经过积极的治疗,有的预后还是比较好。如果不经过积极治疗,重症肝炎其实通过肝衰竭的致死性还是比较高。
02:27
护肝降转氨酶的药物有哪些
护肝降转氨酶的药临床种类很多,包括西药,中药,详情如下:西药常用的有细胞膜保护剂,如多烯磷脂酰胆碱,主要保护干细胞膜。还有抗氧化制剂,比如水飞蓟素、还原型谷胱甘肽,主要通过抗氧化的作来起作用。另外,还有一些强力的抗炎药物,比如甘草提取物,包括强力宁、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还有针对胆汁淤积的药物,比如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是通过改善淤胆的情况保肝。中药的保肝药其实需要辨证,包括有护肝片、护肝宁。大多数中药性质偏凉,肝肾亏虚人群不适宜。保肝肾的药药使用,限制三种以下,能使用两种就不能用三种,种类越少越好,另外建议在保肝药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不能同种药物机制同时使用,比较不合理。转氨酶升高是身体报警的反应,对于掌握疾病非常重要,所以有时盲目使用降压药,也不合适,特别对于乙肝人群,如果转氨酶升高伴有病毒复制活跃,可能需要抗病毒,如果单独使用保肝降酶药,若不抗病毒只能起到表面的作用,掩盖了疾病表象,对于疾病预后是不良的。
慢性肝炎的一些常识
慢性肝炎-疾病介绍慢性肝炎是一类疾病的统称,病因不同,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结局可能有所不同,但也有共同的特征:⑴肝功能反复波动,迁延不愈;⑵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呈现慢性纤维化。⑶病情发展的最终阶段均为肝硬化。⑷均需要保肝和抗纤维化治疗。慢性肝炎-发
黄疸型肝炎是否遗传
黄疸型肝炎会遗传吗,专家指出:本身黄疸型肝炎就属于肝病,而肝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专家指出,黄疸型肝炎是有传染性的,但是传染性并不代表是遗传。其中黄疸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自以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等等。黄疸性肝炎就是由于肝炎病毒使肝细胞破坏、肝组织破坏重构、胆小管阻塞,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
怎么治疗肝炎效果好
现代人患上肝炎的有很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上此疾病后通常都会一味的担心自己的病能不能好,而忽略了及时就医和治疗,那么,怎么治疗肝炎效果好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下面的内容来了解一下肝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偏高怎么办
肝功能正常,暂时不用处理;肝功能不正常,需要系统保肝、降酶以及抗病毒治疗;生活上需要避免劳累、熬夜、吸烟喝酒、乱用药物,定期复查就好。乙肝表面抗原本质上是一种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并不具有传染性,但出现升高,常常伴随着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乙肝表面抗原是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因此医学上可以通过检查乙肝表面抗原来确定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偏高,说明体内乙肝病毒的外壳数量在增加,是病毒复制加剧的表现。乙肝表面抗原升高的具体情况还有具体分析。如果乙肝表面抗原偏高,乙肝病毒DNA1000,说明了体内存在大量完整的乙肝病毒,有复制性和传染性,乙肝传染性的强弱要根据乙肝病毒DNA的数量来决定。要结合肝功能,肝脏的影像学检查,血常规等系列的指标综合行分析。如果肝脏功能正常,肝脏的形态结构正常,一般暂时不需要处理。如果肝功能反复异常或者是肝脏出现了肝纤维化或者肝硬化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系统规范的保肝、降酶以及抗病毒治疗。乙肝表面抗原偏高的携带者或者乙肝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避免熬夜劳累,不要抽烟喝酒,不乱用药物,定期复查随诊。
语音时长 01:54

2020-03-17

57272次收听

乙型肝炎的症状
急性乙肝表现为乏力,纳差,尿黄的症状,慢性乙型肝炎症状轻微,有食欲下降,饭后上腹胀堵、不消化,胃口差,有些出现右上腹偶尔胀痛症状。乙型肝炎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跟急性甲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是相类似的,表现为一个急性黄疸型的过程。可能会突然感觉到乏力,食欲下降,吃不下东西,频繁的恶心呕吐甚至闻到油烟味儿就会有呕吐的感觉,还有感觉到小便颜色发黄,脸色发黄、眼睛发黄。慢性乙型肝炎比较敏感的可能会出现全身的乏力,但是程度不是那么特别严重,有的会出现食欲下降,吃完饭以后觉得上腹胀堵、不消化,吃东西胃口不太好,也会出现肝区不舒服,也就是说要在右上腹偶尔出现一些胀痛,轻微的隐痛或者类似于岔气这样的一个表现。慢性乙型肝炎的症状正因为比较轻微,所以往往被人忽略,没有得到病人的足够重视。建议慢性乙肝的病人不要等到症状严重才去医院就医,应该主动的每年到医院检测至少两次,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
语音时长 01:51

2020-03-10

62725次收听

02:32
肝炎如何用药
肝炎用药治疗需根据病因不同而改变方法,并且,随着时代发展,药物也在不断变迁。肝炎的用药有病因治疗、保肝治疗、对症治疗三个方面。具体来说,肝炎的用药和肝炎类型密切相关,比如乙型肝炎的用药,主要采用抗乙肝病毒的这些药物,通常会采用口服核苷类似物或打针注射干扰素等。乙肝病因治疗用药与其他肝炎不一样,比如丙肝的抗病毒治疗需要采用其他类抗病毒药物。肝炎的保肝治疗有很多种类,这些药物大同小异,副作用有所不同,医生根据病人用药注意它的副作用。对症治疗是针对患者出现腹胀、腹泻等情况采取的药物治疗手段。
戊肝怎么传播
戊肝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具有传染性,戊肝的传播途径和甲肝较为相似,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播,即病毒是靠吃进去的。病毒是怎么吃进去的,最常见的甲戊肝病毒一般都藏在贝类、蟹类等食物中,所以吃这类食品时一定要吃煮熟的,如果不煮熟的吃进去了,病毒就会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内,然后在体内繁殖,进入血液引起肝炎,再经过大便排出。所以患者的大便要经过彻底消毒,像医院里面粪便都会进行严格的消毒,以上就是粪-口途径传播。甲肝、戊型肝炎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为通过食物、水源传播,所以如果污染了食物、水源,也会造成大面积的疫情,甚至是疫情爆发。以上就是戊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语音时长 01:22

2020-02-10

57010次收听

急性肝炎是怎么回事
急性肝炎指的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侵害肝脏,使肝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损,继而引起人体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损害病程不超过半年。超过半年则为慢性肝炎。常见致病因素有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和毒物、酒精等。最常见急性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急性乙型、甲型、戊型肝炎。根据患者有无出现黄疸的情况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两种: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起病,病情发展较快,出现不同程度皮肤和眼球黄染。病程约为2至3个月,以甲肝、戊肝为多见。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本型比黄疸型多见,以乙肝居多,一部分为丙肝。大多数是缓慢起病。最突出的表现是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和肝区疼痛等症状,大多数在3至6个月内恢复健康,但部分病例病情迁延,转为慢性。
语音时长 01:41

2020-02-10

65625次收听

肝炎传染途径有哪些
如果身边的亲人或者是同时出现了肝炎的病情,是需要做好预防传染工作的。尤其是一些怀孕的因为肝炎会通过母体传染给出生的宝宝。当然想要知道具体的传播途径,也是要看属于哪种类型的。不过这些传播的方式里面有一种就是血液传播是最多见的,所以要做好这面的预防工作。
早期黄疸型肝炎的症状
黄疸型肝炎是众多肝炎类型中的一种,是由于肝脏受到了病毒的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早期黄疸型肝炎的患者,也会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症状的。早期黄疸型肝炎的患者会有尿液发黄,肝区出现疼痛,持续发低热的症状。
03:52
慢性病毒性肝炎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乙肝,还有丙肝还有丁肝,如果不治疗,它会进展到肝硬化肝癌,肝硬化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另外一个就是腹水,反复的腹水,另外一个下肢肿,这也比较常见,还有一个肝性脑病,还会导致肝肾综合征,还有电解质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