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肋骨下边疼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03-1958742次收听

语音内容:

如果病人出现了肋骨下边疼痛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主要看是肋骨右下方还是左下方疼痛。如果是右下方疼痛,多是由于肝脏、胆囊部位的疾病所引发的,因为右侧肋骨下方主要是肝脏和胆囊,比如说有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或者是有肝囊肿,肝部的的肿瘤以及肝炎等疾病所导致的。
如果是左下方疼痛,多是由于胃部的疾病,比如说胃炎,胃溃疡,胃部肿瘤,以及有胰腺或者是脾脏部位的疾病所导致的。还有就是出现了肋骨下方外伤或者有劳损以后引发第十一、十二肋软骨炎情况,也会有肋骨下方疼痛。所以在出现疼痛以后一定要及时的就诊,主要看是什么原因引发的疼痛,并且针对病因治疗来缓解疼痛的症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该怎样护理
内科疾病中,胆囊息肉也是属于很高发的一种。多数人对于胆囊息肉的了解不是很全面,所以在生活中也无法做好胆囊息肉的护理工作。下面,我们就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来了解下吧。1、胆囊息肉的护理体现在胆囊息肉患者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
胆囊息肉究竟能治愈吗
胆囊息肉究竟能不能治愈?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由于其发病率较高,治疗方式成为患者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无药物可以使胆囊息肉完全消退,因此打针或者吃药是不能彻底治愈胆囊息肉的,对于胆囊息肉患者来说,现在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切除息肉,严重者甚至需要摘除整个胆囊。
详细介绍胆囊息肉是怎么得的
现在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一旦患上,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很严重的危害。而人们一般不重视引起胆囊息肉的病因,这就可能会使此病危害到更多人。因此大家要了解胆囊息肉的病因,才能防御好此
胆囊息肉会引发哪些危害
胆囊息肉是比较严重但是少见的疾病,常常表现为一些消化系统性疾病,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伤害,经数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很多人都不重视胆囊息肉的危害性,延误了疾病的治疗最佳时机
胆囊息肉遗传有哪些因素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得了此病,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如果息肉较小,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或体积较大的息肉,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
02:49
不健康的饮食会导致胆囊息肉吗
不健康饮食肯定会导致胆囊息肉。胆囊息肉的成因有很多,包括基因的因素、遗传的因素等,但是从胆囊息肉的成分来看,可以很明确地说,胆囊息肉跟高脂饮食有一定关系。胆囊息肉的成分85%是来自于胆固醇,胆固醇息肉是最多见的一种。如果我们摄入大量的高脂饮食,肝脏的胆固醇就会形成得比较多。胆汁里面含有大量的胆固醇的成分,在胆囊中进行胆汁储存的时候,这些胆固醇就会形成过饱和,形成析出、沉积,或者说在胆囊壁上就会形成结晶,有可能就会形成胆固醇的这种息肉。在不规律的饮食的情况下,比如不吃早点,会造成胆汁没有定期地进行排空,就会造成大量的胆固醇的沉积,也会造成胆囊息肉或者胆固醇样的结石的产生。
胆囊息肉的并发症是什么
胆囊息肉主要是指胆囊腔里面生长的息肉样的病变组织。它的病理类型主要是两种:一种我们叫胆固醇性息肉,另外一种叫腺瘤样息肉。但无论哪种息肉,它在B超上都很难进行一个完全的一个鉴别。胆囊息肉它对我们有什么危害,也就是说他有什么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一点,担心息肉长大以后会发生一个癌变,超过一公分的胆囊息肉它就有可能会有癌变,而一公分以下的胆囊息肉,他基本上是不会癌变的。所以说在临床上,我们如果一个胆囊息肉的患者来就诊,如果他B超提示胆囊息肉直径小于一公分,我们一般都会建议患者进行一个定期的随访观察,半年左右做一次B超就可以了。而对于直径大于一公分的胆囊息肉,我们建议患者要进行一个及早的一个手术切除,因为息肉恶变成胆囊癌的过程是没有任何的症状,而恶变以后等出现症状的时候,绝大多数患者已经处于疾病的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手术治疗的一个时机,即使做了手术术后很容易出现复发和转移。所以对于这种直径大于一公分的胆囊息肉,我们建议要尽早的进行一个外科手术的一个切除,所以胆囊息肉它最主要的并发症还是有可能会恶变为胆囊癌。
语音时长 02:01

2020-03-16

53622次收听

胆囊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小及无症状不需要治疗,但需要定期做个腹部彩超检查。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以上需要采取手术切除,可以采取腹腔镜下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或者采取开放性手术切除胆囊。术后在饮食上不要吃过于油腻大的食物,清淡饮食为主。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无不适的症状,极少数患者可以出现类似慢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及饱胀不适,其次进食后可以出现不适感加重。如果伴有结石,可以出现胆绞痛的症状,但是胆囊息肉可以出现癌变,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大大提高。
语音时长 01:27

2019-12-27

60070次收听

02:52
胆囊息肉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是它的直径长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息肉有可能会癌变。胆固醇性的息肉是不会癌变的;而腺瘤样的息肉是有可能会癌变的。对于这种胆囊息肉来说,还是需要通过做手术去把胆囊切除以后,然后做病理切片,去分析它的病理类型。但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胆囊息肉,只要息肉的直径在一公分以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定期监测和随访,对于息肉大于一公分,我们要尽早的进行外科手术的干预,同时进行病理的检查,明确它的病理性质。
02:56
胆囊息肉的并发症
患者胆囊息肉的并发症是可能会恶变为胆囊癌。胆囊息肉主要是指胆囊腔里面生长的息肉样的病变组织。病理类型主要是两种:一是胆固醇性息肉,二是腺瘤样息肉。无论哪种息肉,在B超上都很难进行完全的鉴别,胆囊息肉对患者的危害,最主要一点,超过一公分的息肉,就有可能会有癌变,而一公分以下的息肉,基本上是不会癌变的。对于直径小于一公分的息肉,一般建议进行定期随访观察。而对于直径大于一公分的息肉,建议患者要及早的进行手术切除。所以胆囊息肉最主要的并发症,还是有可能会恶变为胆囊癌。
胆囊息肉如何治疗
胆囊息肉要注意饮食,定时随访,如情况严重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比较高发,而且呈现年轻化,这跟日常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发生胆囊息肉一定要定期的检查。如果息肉很小,也没有任何症状,可以先不管;只要定期的做超声检查,就可以动态来观察息肉的变化。如果合并消化道症状,餐后出现腹胀、隐痛,都可以先用相关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最主要的是要观察息肉的变化;如果息肉逐渐增大,长到一公分左右,要积极的进行手术治疗。如果病人息肉很小,大概五六毫米或者更小,也可以考虑尝试用熊去氧胆酸之类的药物;如果效果不明显,就没必要长期服用药物。
语音时长 01:45

2019-01-14

56182次收听

03:00
胆囊小的影响
胆囊偏小会加大发生癌变的可能性。首先要分析原因,本身发育小,没有任何病理改变,胆囊功能正常,不需要任何治疗。慢性炎症或长时间充满型结石,引起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缩小,胆囊没有功能,时间长了发生胆囊的癌变,发生癌变,不会表现为症状加重,晚期的胆囊癌影响到胆道或者黄疸,引起严重症状。所以如果胆囊偏小,首先要鉴别是否正常,如果病理性的慢性炎症导致缩小,还是建议积极的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胆囊息肉病人的注意事项
胆囊息肉病人平时需要注意低脂饮食,定期去监测。胆囊息肉病人平时需要注意的:一、低脂饮食,低脂饮食是平时少吃油腻的东西,烧烤类的尽量少吃,比如早晨一天三餐,早晨吃油腻的东西,那么到中午晚上尽量少吃。二、得了胆囊息肉应该时常要去监测,因为息肉的手术指征主要和大小有关系,所以要时常去医院里面去做彩超,观察息肉的变化,如果息肉大小超过一公分,或者在短期内,比如以三个月为界,它的生长速度超过0.1公分,那么认为生长速度比较快,这两个指征都是恶变的表现。所以需要早期的就医,让大夫去判别是否需要手术。
语音时长 01:14

2018-09-14

51516次收听

胆囊息肉能自己好吗
胆囊息肉能否自愈主要由它的性质决定,大部分难以自愈。真性息肉每年变化不大,可以不管。胆固醇性息肉,想让它自动地消退比较困难。从B超上看到有明显的增大趋势,这种息肉不太能自愈。除非在胆固醇性息肉早期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会逐渐消退。
语音时长 01:19

2018-09-07

58976次收听

00:59
得了胆囊息肉不能吃什么
胆囊息肉的患者没有饮食方面的限制,几乎可以正常饮食。但是有一点,如果胆囊息肉是假性息肉,是结石的早期的话。那就说明,脂代谢可能有问题或者摄入的脂量可能比较多,这时要改变以前的生活习惯,要采取低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