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癫痫会出现哪些症状

发布时间:2021-01-2692385次收听

语音内容:

小儿癫痫典型表现有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眼球上翻、大小便失禁、牙关紧闭、意识丧失等症状,但是根据发病类型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如癫痫小发作的患儿,会出现失神发作,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或表现出突然失去应答,常常突发突止。
不论是哪种表现形式,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根据患儿的具体发作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同时要按时规律的服用抗癫痫药物,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发作,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受到强烈的刺激,避免受到惊吓,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这样才有利于预防癫痫发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小儿高热惊厥会不会导致癫痫
小儿高热惊厥,肯定有一部分会转换成癫痫的,是有一定转换成癫痫的几率的,尤其是对于复杂性的高热惊厥。复杂性高热惊厥主要是什么表现,发病年龄比较早,或者是发烧的热度不发烧,都出现抽风,或者是发烧37℃就抽风了,温度比较低或者是抽风的时候,以局部的表现为主要,或者是抽风的时间比较长,都超过了15分钟,这种孩子转换成癫痫的几率,就明显增高了,或者有癫痫的家族史的孩子,也会使转换成癫痫的几率,明显增高。复杂性的热性惊厥,转换成癫痫的几率研究不一样,有1%-5%左右可以转换成癫痫,所以当孩子的热性惊厥,年龄比较大了,或者出现了刚才说的不典型的,复杂性的热性惊厥的表现了,比如不烧也抽,或者抽搐的时间比较长,及时地要去医院进行评估,看是不是已经转换成了癫痫,需要长期的服药来预防发作。
语音时长 01:08

2021-06-25

82668次收听

小儿癫痫能不能治好
小儿癫痫当然能够治好,而且大多数70%-80%的癫痫都是可以治愈的,就是能达到停药的水平。只有极少一部分,可能总数占到20%左右癫痫是需要长期经常的服药,而且服用不止一种药物,甚至有严重的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癫痫外科的治疗才可以治愈。但是结合这些综合的治疗手段,癫痫的治愈几率还是非常高的,有的甚至良性癫痫仅服用单用的药物1-2年,一年左右就好。所以,大多数癫痫,70%-80%的癫痫都是可以治愈的,而且对孩子的智力、运动、发育都没有太多的影响。所以,这个病大家一定要树立信心,不要因为孩子反复的抽风就产生心理的障碍,对孩子也不好或者是影响到孩子的教育,正常的生活都是不对的,该活动活动,该上学的上学,只要是把抽风能够控制,尽量减少发作,对孩子的影响都是非常小的。
语音时长 01:07

2021-06-25

83383次收听

01:40
癫痫影响儿童的智力吗
癫痫一般不影响儿童的智力。癫痫只是大脑的异常放电,而且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改善,所以对智力的影响不大。很多人小时候有癫痫,甚至大了还有癫痫,仍然在读博士、硕士,清华、北大的学生里头也是有惊厥、抽风、癫痫。 但是,如果癫痫发作比较频繁且难以控制,难治性癫痫可能对智力有一定影响。因为长期异常放电,对脑子的神经细胞凋亡、丢失会造成一定影响。当然,这些病人加起来不会超过20%,一般癫痫对智力都没有影响。
01:47
小儿高热惊厥会导致癫痫吗
小儿高热惊厥,有一部分会转换成癫痫,尤其是复杂性的高热惊厥。复杂性高热惊厥的发病年龄较早,或发烧的热度不高或是不发烧患者就出现抽风,温度较低或者是抽风的时候,以局部为主要的表现,或者是抽风的时间比较长,超过15分钟,其转换成癫痫的几率会明显增高,或者有癫痫家族史的孩子,其转换成癫痫的几率也会明显增高。复杂性的热性惊厥,有1%-5%左右可以转换成癫痫,所以当孩子的热性惊厥,年龄较大,或出现不典型的、复杂性的热性惊厥表现,要及时地去医院进行评估治疗。
01:56
小儿癫痫吃药有副作用吗
小儿癫痫服药肯定有副作用,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因为抗癫痫药物,都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对于小孩的副作用肯定有,对于机体的损害肯定有。癫痫的孩子,如果一旦服用抗癫痫药物,必须定期复查,复查包括监测副作用,比如监测血常规、监测肝功能,因为很多抗癫痫药物对肝功能、对血象都会有影响。有的还要监测身高、体重,有的会导致食欲亢进、肥胖的出现,有的会出现多毛,毛非常多。总之,所有抗癫痫药物都有副作用,但该用时还需使用,不要因为副作用拒绝用药,可能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大。
儿童癫痫发作家长要做哪些记录
儿童癫痫发作的时候,家长需要记录患儿发病持续的时间长短、严重程度、发作的频率、时间段、近期生活习惯以及用药情况等等,有条件的家属还可以通过手机录像等手段记录患儿的发病过程,记录的越详细越好,哪怕是患儿近期是饮食习惯,也可以做好相应的记录,因为某些食物刺激,也极有可能诱发癫痫的发生。而在临床上,癫痫发作的形式和表现症状对癫痫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都具有一定的价值,越详细的记录可以更好的给予医生进行参考,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及用药情况,这样也可以尽量减少发作次数。
语音时长 01:03

2021-01-26

98391次收听

儿童癫痫能活多久
儿童癫痫病情较轻,不会对生存期造成影响;若伴有脑部恶性肿瘤等,生存时间会受到影响。
小儿癫痫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小儿癫痫疾病发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有遗传因素、先天因素、颅内感染、生活因素等都是会容易导致癫痫疾病的发生,对于这种疾病在发病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以免症状加重而影响患儿健康。
儿童失神癫痫怎么用药
儿童失神癫痫最常用的药物是对乙琥胺,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律用药,要避免突停突减。癫痫的用药是非常慎重的,首先要确定是不是癫痫。其次要确定是不是失神性的发作。一旦确诊了之后,要及时的、规律的、长期的一个治疗。出现癫痫需要及早治疗,癫痫是一种慢性的脑部疾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此外,患儿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刺激的食物,成人要杜绝烟酒等等,要了解更多的生活知识。在儿童期这种失神发作往往跟情绪有关,跟睡眠有关,如说很多家长可能对孩子的学习的要求很高,或者孩子的性格是比较胆小,一般情况下家长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给孩子增加过多的心理压力,避免导致情绪的突然的波动,如说异常的紧张,异常的愤怒等等。然后也要注意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沟通,增强社会沟通交往能力,也能够改善情绪的波动,避免或者减少失神发作的发生。同时要合理饮食,要及时添衣保暖,避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婴幼儿或者学龄前儿童,发热性疾病比较多,尤其是呼吸道的、消化道系统疾病稽留高热的时候,也会诱发癫痫的发作比较频繁。因此增强患儿的自身抵抗力,正视自身的疾病,积极治疗是很重要的。
语音时长 02:00

2020-02-25

59614次收听

儿童失神癫痫的表现是什么
儿童失神性癫痫的表现是为频发的失神,每日数次至上百次,每次失神发作比较短暂,意识丧失的程度较重。发作的间期的脑电图为在正常背景下活动出现的双侧同步对称的棘慢综合波,多数患儿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的减缓或稀发,因为有三分之一的患儿至青春期的时候发生强直阵挛性的发作或只留有失神的发作。这是一种典型的失神性的癫痫,起病年龄多在三到九岁,发病高峰在六到七岁,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女孩比男孩要多见。频繁的失神发作可伴有轻微的其他症状,但一般情况下不会有肌阵挛性的一个失神发作,那么失神发作的次数、类型,每次持续的时间长短可能不一,数秒或者数十秒不等。但是失神性发作,它是一种全身性的发作,是伴有意识障碍丧失的。所以因此患儿在发作期期间,家长一定要注意看护。首先家长要高度重视,如果家族中有这种失神性癫痫的病人,要注意孩子有可能有这种相应的遗传倾向,首次发作之后,在看护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因为突然出现的这种失神性发作导致其他的意外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47

2020-02-25

56550次收听

苯巴比妥的作用与禁忌
苯巴比妥的作用与禁忌是:苯巴比妥是一种抗癫痫病的药物,属于抗精神类疾病的药物。它有镇静的作用,还可以催眠,可以抗惊厥,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苯巴比妥的禁忌是有一定的成瘾性,所以要按医生的嘱咐服用,还要同时注意对肾脏的保护,有过敏体质的人也应该慎重的吃这种药。
小儿癫痫遗传吗
小儿癫痫包括原发性癫痫与继发性癫痫,其中原发性癫痫是有遗传倾向的,即如果父母的基因带有异常,可将其遗传给孩子,导致孩子癫痫发作。而由于颅内病变或出血损伤引起的继发性癫痫,则不具有遗传性。
儿童癫痫不能吃什么
儿童癫痫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在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禁忌。一些刺激性的、油腻的食物是不能吃的,也不要和容易兴奋的浓茶、咖啡,以免刺激大脑。饮食也不能暴饮暴食,过饥过饱,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复发。
02:48
癫痫是遗传吗
小儿癫痫分为症状性癫痫、隐源性癫痫和特发性癫痫。特发性癫痫与遗传易感性相关,此类患儿的家族成员中癫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提示癫痫发生与遗传有关;症状性癫痫是在遗传代谢性疾病、染色体疾病、颅内感染、缺氧缺血性脑病、颅脑外伤等疾病基础之上发生,其中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和肝豆状核变性出现的癫痫为遗传性。此外对于颅内出血、颅内感染的患儿,若有癫痫症状,与遗传无关。综上所述,部分患儿的癫痫发作与遗传因素有关系。
02:19
小儿癫痫能治好吗
小儿癫痫的预后与小儿的发病年龄、病因、类型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治疗密切相关。对于良性癫痫,可以通过药物在15岁之前得到很好的控制,预后较好;对于婴儿痉挛症引发的癫痫,药物控制的效果不是很理想,预后较差;对于代谢性疾病引发的癫痫,在明确掌握代谢异常的原因基础上,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来控制体内代谢物的水平,从而较好的控制癫痫的病情发展;若代谢性疾病原因不明,或者很难找到有效药物或其他手段控制疾病的发生,这种情况下患者的预后也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