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脑卒中
发布时间:2021-05-2069613次收听
语音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脑卒中会有哪些并发症
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因为咳痰不畅会引起肺部感染。上消化道会出现应激性溃疡,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还会出现尿路感染以及心脏的损害和肾功能的损害,尤其是要注意下肢的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是偏瘫,偏盲或者是语言功能混乱障碍,一般还有卒中后的继发性癫痫。
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治疗有哪些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3/6C/ooYBAF50WfuALCoiAAHpEO0uoSc28.jpeg)
脑卒中后遗症期治疗方案是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的6个月以内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后的肢体运动,言语的恢复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发病的两年以内,也要进行适当的康复,患者自身要有信心、要有毅力,要有耐心,配合康复,是综合的康复治疗。护理上,由于脑卒中后会出现后遗症,导致患者可能会卧床或者生活不便,护理就非常关键了,避免引起坠床,或者跌倒交通意外,走失等这些意外事故的发生,而缩短患者的生命质量。对于有卧床的患者,除康复以外,患者要得到更好的更加周到的照顾,要定时的翻身、拍背,必要时可以吸痰,防止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加强营养,热量支持,使患者的水电解质维持在平衡状态,防止恶液质引起患者生命质量的下降。患者自身也要保持乐观,保证睡眠,避免卒中后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最后患者应该要规律的用药,定期的复查。脑卒中本身就是一个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以及高在发率的疾病,有85%的患者都会或多或少的遗留有一定的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包括一侧肢体的不能活动或者活动不灵,一侧肢体的麻木、疼痛,有的患者表现为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有的表现为失语,不能完全表达意思,有的表现为智能下降、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视物模糊、视物变形事不清楚成双赢,意识障碍等等,这些情况都属于脑卒中的后遗症。
慢肺阻会导致脑卒中吗
慢阻肺严重时会引起脑卒中,因为患有慢阻肺时,会出现低氧血症时,脑部缺氧严重就会出现缺血性脑卒中;还可能会引起肺心病并发症,这时也会诱发缺血性脑卒中;这种疾病还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让脑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出血性的脑卒中。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14/oYYBAF4URX2AWXO1AAMZYUvUyfI65.jpeg)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有血管性危险因素、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一、血管性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生的常见原因是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有小栓子,脱落后导动脉栓塞,即缺血性卒中。也可能由于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为出血性卒中。冠心病伴有房颤患者的心脏瓣膜容易发生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后可以堵塞脑血管,也可导致缺血性卒中。其他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另外,胶原性疾病、高血压病动脉改变、风心病或动脉炎、血液病、代谢病等引起的动脉内膜增生和肥厚,颈动脉外伤,肿瘤压迫颈动脉等均可引起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或因血管破裂出血引发脑卒中。二、性别、年龄、种族等因素。三、不良生活方式: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如吸烟、不健康的饮食、肥胖、缺乏适量运动、过量饮酒和高同型半胱氨酸。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0/DF/oYYBAF4B0ECABFGcAAMov9C-iVU63.jpeg)
脑卒中有什么特别严重的危害吗
包括一侧肢体不能活动,也就是偏瘫、一侧肢体感觉障碍、麻木、疼痛等,伴视物模糊、失明及意识障碍,呈植物状态等,这些后遗症状对患者来说,身心都会受到重创。急性期必须积极采取治疗方案,如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可以进行溶栓治疗或者急性期采取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基础病的治疗。对于出血性卒中,如果有手术指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没有手术指征,可以内科保守治疗,脱水降颅压,防止脑疝形成,避免危及生命的危险情况发生,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并发症,防止患者生命质量进一步下降。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B8/o4YBAF4B0EGAViYCAALZ95pfgOg48.jpeg)
脑卒中前兆有哪些
脑卒中有一定前兆,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前循环,二是后循环。前循环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一过性的肢体活动不灵或肢体感觉障碍,如麻木、疼痛等,后循环患者,表现为一过性的眩晕、视物旋转,看东西成双影,表现为短暂性的全面遗忘症,两个眼睛突然完全失明等,所有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小时,一般5~6分钟能够缓解,但会反复的发作,这些都是脑卒中的先兆表现。当出现这种先兆时,如果患者忽视,有35%以上的患者都有可能最终会发生脑卒中。脑卒中有先兆发生时,必须引起患者重视,积极面对,规律用药,定期复查。
脑卒中后疼痛怎么治疗
脑卒中后疼痛这种疾病的出现,有可能跟患者存在丘脑部位出血,又或者丘脑部位梗塞有很大的关系。对于这种疾病,需要使用一些中枢性镇痛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阿米替林或者普瑞巴林及抗痉挛药等等,都有不错的效果。
脑卒中的症状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00/ooYBAF62Eq2AWLi_AAO2NeRuXGQ591.jpg)
脑卒中发作时的表现主要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种不同的表现,如中风,昏迷,神志昏迷,半身不遂,脑溢血等。突然昏迷,有半边身子不能动,通常是脑出血性中风。如果是死亡,会在24小时之内死亡,最长不超过72小时。度过72小时以后,基本上能够控制。突然身体不能动但是没有昏迷,或者进食表情淡漠,但还能够进行应答,或者是还能跟他人进行一定的交流,称为缺血性中风。随着缺血性中风时间的延长,会越来越减轻,但会出现半边身子不能动的情况。凡是神志昏迷的、半夜半身不遂的,一般是出血性中风脑卒中,出血性的脑卒中又叫脑溢血。凡是神智没有明显异常,有半身瘫痪突然发生的,一般都是缺血性中风,也就是脑血栓形成。缺血性中风预后良好,治疗后遗症少;出血性中风后遗症大,甚至引起生命的危险,因此要有力地控制在急性期的出血,以及抓紧在急性期的治疗,有效的减少对生命的威胁以及后期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发展。
脑卒中的预防方法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1/C2/oYYBAF62Eq2Act3eAAPgK0OM0iE723.jpg)
脑卒中的预防可以通过控制血压、解决血黏度、解决心律失常等。一、控制血压问题,血压过高了要降压,过低的要使血压适当升高,使血液保持一个正常的相对恒定的值,但是要注意高血压病人,血压不能降得过低,降到过低以后容易形成血栓。二、解决血黏度的问题,血黏度越稠,血栓形成的几率就越高。因此要控制血黏度,平时可以服用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等等或者是三七粉、云南白药等等,可以解决血液粘稠的问题。三、是解决心律失常问题,如果有房颤、室颤或者是风湿性心脏病的问题,要控制心脏问题,防止附壁血栓的形成。防止血栓脱落到脑子里面形成脑栓塞。四、要控制与血压、血黏度相关的其余的问题,比如像肥胖、高血糖,都要控制,这样就可以减少中风病的发生。五、要控制情绪问题,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很多疾病的发生、中风的发生无不跟情绪有关,过分的生气、过分的激动、过分的暴露就会突然中风。六、要保持整体功能的协调和平衡问题,解决其余的疾病、解决慢性疾病、少用激素等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卒中的发生,把卒中的预防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或者是在还没有形成现在症状的阶段,就及早的进行预防,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12/ooYBAF62E-mADHMuAACsOuyRp9M978.jpg)
脑卒中发作前有征兆吗
在脑卒中发作前许多患者会有征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般在脑出血中风或者脑缺血中风三个月到半年之前手脚就开始麻木、讲话不流畅、舌头发僵,甚至一过性和较长时间的头晕,头晕、脖子发僵是患者临床能够感觉到的。甚至走路打飘,像走在棉花上一样,这就都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现状。从临床检查来看也有先兆,比如血压180mmHg,甚至200mmHg,患者可能有脑出血性中风。另外查他的血液流变学发现血黏度很高。检查患者老是房颤、心理异常,容易形成腹壁血栓,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的房颤容易形成血栓,这些都是发生中风的先兆,或者是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所以要从临床的症状和实验室以及医学检查方面判断患者是不是有中风先兆。只要患者了解这些前兆,患者才能够减少中风病的发生和发展。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12/ooYBAF62E-mAWBmZAACnary21ak284.jpg)
脑卒中后遗症有哪些
脑卒中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异常,不能运动;感觉障碍,肢体麻木、僵硬等;形态学障碍,表现为口歪眼斜等;心理情感异常,如烦躁易怒等。1、运动功能异常,不能运动。无论是缺血性的脑卒中或者出血性的脑卒中,半身不遂都是功能症状,称之为运动障碍。2、感觉障碍。患者会感觉到半肢麻木、难受、僵硬。3、形态学障碍。如口眼歪斜、舌头偏斜。走路时膀子歪斜,通常就是中风的形态学异常表现。其次,随病情的发展,还会有心理情感学的异常。发展到后期表现为焦躁、烦躁、易怒,甚至是控制能力的下降。实际上随时间的延长,有一部分患者会变成血管性的痴呆。
脑卒中急性期卧床期间怎么护理
![](https://file.bohe.cn/fhfile1/M00/04/12/ooYBAF62E9aARF2FAAEKosniMhw680.jpg)
脑卒中恢复期怎么饮食
脑卒中恢复期饮食需要清淡、低盐、多吃蔬果、适量摄入牛奶、鱼、豆类、瘦肉,少吃动物油和动物内脏,使用植物油等。脑卒中的预后与恢复期饮食护理密切相关,正确的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脑卒中恢复期重点在于控制高血压,饮食要注意清淡、低盐,摄取盐愈多,脑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也愈高。所以每天食用盐摄取量最好低于6克,6克相当于一个啤酒瓶盖的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绿叶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有助于保护血管壁,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弹性,减少脆性,防止血管出血,对预防与减少脑中风、心梗等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适量的进食牛奶、鱼、豆类、瘦肉,切忌吃肥肉。烹调使用的油尽量使用植物油,尽量少吃动物的油脂以及动物的内脏等。
再发卒中的预防——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therapy)同时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和卒中的预防。抗血小板治疗不仅能减少有较高危险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卒中发生率,而且也能减少已知症状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卒中的发生率。
脑卒中的危害有多大
卒中这个名称,用老百姓的话,或者中医的话来讲,还叫中风。卒中(stroke)是指持续时间超过24h的、影像检查(CT或MRI)或尸检发现的、由于梗死或出血所引起的、急性局灶性脑、视网膜或脊髓的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