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5种自愈的方法
关键词: #结石
关键词: #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并没有5种自愈的方法,需要及时就医,根据患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通过卧床休息、按摩热敷、应用药物、手术治疗、其它治疗等方法治疗。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改善或治疗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卧床休息:肝内胆管结石可能会使患者出现疼痛,此时需要注意,尽量卧床休息,以俯卧为主,卧床时采取左侧卧法。主要是因为胆囊位于人体右腹部,左侧卧位能够减轻对胆囊的压迫,可有效缓解疼痛。
2、按摩热敷:如果肝内胆管结石引起的疼痛比较明显时,也可以通过使用热水袋或者热毛巾对疼痛部位进行热敷,水温控制在40~50℃之间,如果水温过烫则有可能会烫伤皮肤,引起皮肤溃疡,加重疼痛。也可以选择按摩期门穴,一般是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通常需要按摩10~20分钟,每天2~3次,有利于缓解症状。
3、应用药物:如果肝内胆管结石是胆道感染、寄生虫感染、胆汁淤积等原因导致,可能会出现腹痛、寒战、肝区不适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治疗。如果疼痛剧烈,可配合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止疼。
4、手术治疗:如果肝内胆管结石的情况严重,可遵医嘱通过手术治疗,如胆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等方式治疗,已经出现了弥漫性不可逆的损伤以及肝衰竭,可以进行肝移植术治疗。
5、其它治疗:如果是结石体积较大的患者,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激光碎石或是微爆破碎石等,均有利于排出结石,促进病情恢复。
患者在恢复期间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避免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定期到医院复查。同时要重视肝胆管健康,谨防结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