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 消化内科

急性肠胃炎时可以吃东西,但需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且少量多次。首要原则是既要避免损伤胃肠道,又要补充必需营养。如果腹泻频繁、呕吐严重或出现脱水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急性肠胃炎是一种以腹泻、呕吐、腹痛等为主要表现的消化道疾病,可能由病毒、细菌感染或饮食不洁引起。发病时胃肠黏膜较为脆弱,过于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可能会加重不适。有人会选择“禁食”来“让肠胃休息”,但长时间禁食可能导致营养不足,加重身体的疲惫感。

对于轻症患者,饮食的调整非常重要。刚发病时,建议以液体或流质食物为主,比如米汤、果汁、淡盐水,以缓解胃肠负担。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尝试少量软质食物,比如白粥、蒸蛋羹、煮烂的面条等。避免乳制品、高糖分或纤维含量过高的食物,因为这些可能会加剧肠道蠕动和症状。在食欲恢复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需循序渐进,不宜一次进食过多。

补水尤为关键。每次腹泻或呕吐后需及时补充水分,可选择温开水、电解质水或稀释的运动饮料。避免浓茶、咖啡和含酒精的饮品,因为它们可能刺激肠胃,进一步加重症状。如果出现虚弱、口干、眼窝凹陷等脱水征兆,或症状持续48小时以上,请尽快就医评估病情。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