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可能引起胸闷气短,特别是当瘤体增大或压迫周围器官时,这种症状更加明显。这种胸闷气短可能是因为主动脉瘤扩张压迫邻近器官,或者瘤体破裂导致内出血,需引起重视并尽早就医。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管理、外科手术修复以及日常生活调整等。
1)主动脉瘤引起胸闷气短的原因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血管壁的异常扩张,分为胸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两种。当瘤体位于胸部时,可能因以下原因引发胸闷气短:
压迫器官:瘤体增大会压迫气管、肺组织,导致呼吸不畅,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
血流改变:瘤体可能影响心脏供血,心脏负担增加,容易引起胸部不适。
瘤体破裂:破裂会导致大量内出血和血流紊乱,患者可能感到突发性胸闷、气短及晕厥,甚至危及生命。
2)主动脉瘤导致胸闷气短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瘤体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病情状况。
药物治疗: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瘤体,医生通常会开具抗高血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这些药物能控制血压,减轻血管壁的压力,从而延缓瘤体增长。
手术治疗:当瘤体直径较大或出现症状时,手术是主要选择,包括开放手术修复和腔内修复术(TEVAR)。前者是通过外科切开血管、切除瘤体,然后植入人工血管;后者则是利用微创技术将支架放入动脉以覆盖瘤体,降低破裂风险。
急救措施:如果瘤体破裂,需紧急抢救,包括控制出血、维持血液循环,以及可能的紧急手术。
3)非手术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低盐、低脂饮食可减少高血压发生风险,有助于保护动脉壁。多摄取蔬菜、全谷物和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适度运动:避免重度体力劳动,选择轻松的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能够帮助维持血管健康。
戒烟限酒:香烟和酒精会加速血管硬化及瘤体扩张,尽早戒烟和限酒对疾病控制有积极作用。
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主动脉瘤具有隐匿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定期体检和早期干预是关键。及时处理能够减少严重并发症的概率,保证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