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羊水栓塞临床经过的三个阶段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羊水栓塞的临床经过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过敏反应期、出血与凝血障碍期及器官功能衰竭期。每一阶段的病理机制和表现不尽相同,需引起高度重视并尽早干预,以降低母婴死亡率。
第一阶段为过敏反应期,这是在羊水或羊水成分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后引发的急性过敏样反应,往往发生在数分钟内。患者会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低血压甚至意识丧失,有时伴随寒战、焦虑和烦躁等症状。心脏剧烈受累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右心衰竭,这是早期致命的主要原因。子宫强烈收缩或胎盘早剥也可能伴随发生。
第二阶段为出血与凝血障碍期,通常在过敏反应后很快出现。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形成,导致广泛的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消耗。临床表现为阴道或手术伤口的不止性出血,伴随皮下瘀斑、血尿甚至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此期失血衰竭的风险大大增加。新生儿在此阶段也可能因母体病情受到影响而出现缺氧窒息。
第三阶段为器官功能衰竭期,是羊水栓塞的严重后果,常由于前两阶段的损伤累及全身多系统。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肾衰竭、肝功能衰竭等表现,进一步加重病情。有些患者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不可逆的生命终止。
一旦出现疑似羊水栓塞的症状,应立即就医。针对过敏反应期,可使用肾上腺素、抗组胺药、足量氧疗等改善休克及缺氧;出血期需尽快启动大剂量输血和凝血因子补充;器官衰竭期建议使用生命支持技术如透析、呼吸机辅助等。建议高危孕产妇在分娩前进行详细评估,同时确保分娩医院具备抢救能力,以减少羊水栓塞带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