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到底是什么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婴儿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眼白等部位发黄的一种常见现象,其中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的生理变化,而病理性黄疸可能与感染、溶血或肝功能异常等问题有关,需要及时鉴别和处理。
生理性黄疸通常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10-14天逐渐消退,其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的肝脏尚未完全发育,无法及时将体内积累的胆红素清除。而母乳喂养黄疸多见于完全母乳喂养儿,可能与乳汁中某些激素成分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相关,这类黄疸通常在出生后一周左右出现,但无需停止母乳喂养。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溶血性疾病(如ABO或Rh溶血)、感染(如败血症、宫内感染)或新生儿胆道闭锁等引起,需通过检查确诊。如出现生后24小时内即发黄、黄疸持续2周以上或胆红素异常快速升高等表现,应警惕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通常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10-14天逐渐消退,其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的肝脏尚未完全发育,无法及时将体内积累的胆红素清除。而母乳喂养黄疸多见于完全母乳喂养儿,可能与乳汁中某些激素成分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相关,这类黄疸通常在出生后一周左右出现,但无需停止母乳喂养。病理性黄疸则可能由溶血性疾病(如ABO或Rh溶血)、感染(如败血症、宫内感染)或新生儿胆道闭锁等引起,需通过检查确诊。如出现生后24小时内即发黄、黄疸持续2周以上或胆红素异常快速升高等表现,应警惕病理性黄疸。
对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加强喂养,通过促进新生儿排便帮助胆红素排出即可。而对于病理性黄疸,治疗方式包括光照疗法(通过蓝光降解胆红素,常首选);换血治疗(用于严重溶血或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时);药物治疗,如苯巴比妥(促进肝酶活性)或白蛋白注射(减少胆红素毒性)。预防黄疸应注意合理喂养,尽早喂母乳促进肠道排泄;定期监测有溶血病史的孕妇,及时识别新生儿异常情况。出现黄疸时要定期复查胆红素水平,若伴有嗜睡、拒奶或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