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或胎盘异常,以及软产道裂伤,针对不同原因应采取准确的处理措施来止血并保护产妇健康。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主因,多见于子宫过度伸展(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大胎儿)、长时间分娩、过度疲劳或子宫肌瘤等情况。这时子宫难以有效收缩,导致大出血。若是胎盘滞留,胎盘不能完全剥离或遗留胎膜组织,也会引起持续出血。胎盘异常,如前置胎盘或胎盘植入,可能导致产后血管无法关闭而引发严重出血。还有软产道裂伤,比如子宫颈裂或会阴裂伤,会直接导致损伤部位的血管破裂出血。如不及时治疗,这些情况都可能转变为危及生命的出血性休克。
处理产后出血需尽快采取措施。对于子宫收缩乏力,可通过注射缩宫素(如催产素)、按摩子宫、手动清宫等方法提升子宫收缩力。对于胎盘滞留或异常,清除胎盘组织是关键,方法包括徒手剥离或刮宫术,而前置胎盘或植入胎盘时需快速进行剖宫产和出血控制。针对软产道裂伤,可通过缝合术修补裂伤来止血。必要时,为防止大出血导致血容量不足,还需输血、填塞宫腔,甚至行子宫切除术。
预防产后出血需做好孕期和分娩阶段的管控,例如定期产检筛查胎盘异常,避免锻炼过度导致胎儿过大;分娩过程中应控制娩出速度并评估产道损伤情况。同时,产后需监测出血量和子宫恢复情况,发现异常出血应立即处理并就医,避免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