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病因包括以下哪些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产后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组织滞留和凝血功能障碍,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综合存在,对产妇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明确病因可为及时诊疗提供方向,降低风险。
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80%以上的病例。分娩后,子宫需要通过收缩来压迫血管止血。如果子宫肌肉无法有效收缩,宫腔内大量血管得不到压迫,就会出现持续出血。诱因包括产程过长或过短、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子宫肌瘤等。应对方法包括药物应用如缩宫素注射以增强子宫收缩,以及必要时行手术干预。
2、软产道损伤
分娩过程中,快速分娩或胎儿过大可能导致软产道(如阴道、宫颈、会阴部)撕裂损伤,引发出血。严重情况下,裂伤可延伸至深部组织甚至子宫。在这种情况下,医务人员会通过缝合受损部位有效止血。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则需进一步评估是否有隐藏性损伤。
3、胎盘组织滞留
胎盘或胎膜残留在子宫内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会妨碍子宫的完全收缩,引起持续性出血。胎盘部分粘连或植入是导致胎盘滞留的重要因素。治疗需要手术清宫,确保残留物清除干净。术后需密切观察并适当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凝血功能障碍
罕见但危及生命的病因是产妇本身的凝血功能异常,比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子痫前期)引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这种情况会导致全身性出血和耐药性贫血。管理需要通过输血和凝血因子补充来纠正凝血异常,同时治疗潜在病因。
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有助于提高其预防及治疗效率,发现出血后需尽快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