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窦炎是鼻窦炎的一种类型,通常不会发展为严重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并发症。早期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预防疾病恶化。筛窦炎的原因包括感染、过敏和环境因素。
1、感染:筛窦炎大多数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常是诱因。细菌感染可导致急性筛窦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阿齐霉素和克拉维酸钾。出于避免抗生素耐药性,药物应严格按处方使用,疗程切勿自行缩短。
2、过敏:过敏是另一重要诱因。过敏性鼻炎患者更容易发展为筛窦炎。过敏源的应激反应会导致鼻黏膜炎症,进而影响筛窦。激素类鼻喷剂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能减轻炎症排出粘液。与此并行,识别和远离过敏原尤为重要,尤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已知过敏源如粉尘、花粉。
3、环境因素:空气污染、烟雾及过度干燥的空气会刺激鼻黏膜,加剧筛窦炎症状。室内环境的湿度应保持在40%-60%之间,使用加湿器可有效改善空气过于干燥的问题,减少鼻腔不适。避免吸烟或接触二手烟亦是关键。
4、鼻腔冲洗和饮食: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清理鼻腔内的过多分泌物,从而减轻压力和不适。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并改善身体对抗炎症的能力。
若筛窦炎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有高烧、脸部疼痛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以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眼眶感染。早期识别和适当的治疗能有效预防筛窦炎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境条件也是维持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