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影响儿童和婴幼儿,常见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药物(退烧、止痛)以及帮助舒缓喉咙疼痛的药物。
1、抗病毒药物
疱疹性咽峡炎多数由柯萨奇病毒或肠道病毒引起,目前尚无针对性抗病毒治疗药物。但是,对于症状严重且免疫功能较弱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主要针对疱疹病毒引起的症状)、利巴韦林(主要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或肠道病毒感染)等。这些药物需严格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
2、对症治疗药物
①退烧药:针对发烧症状,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烧止痛药物,帮助缓解高热及伴随的疼痛。注意严格按照剂量服用,尤其是儿童用药需要家长格外谨慎。
②止痛药物:喉咙剧烈疼痛的患者可能需要止痛药物缓解不适,但不建议滥用。使用时可以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低剂量药物或舒缓型含片(如非麻醉性止痛药)。
3、舒缓喉咙疼痛的辅助药物
一些局部舒缓的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症状,例如使用含消炎成分的漱口液(如氯己定溶液)或药物喷雾,能够有效缓解喉咙不适。每日用温盐水漱口也能起到辅助抗炎和杀菌的效果。对于较大的孩子,还可以尝试一些不含刺激性药物成分的润喉含片,但需避免辛辣刺激的口腔药物。
大部分疱疹性咽峡炎属于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通常在一周左右自行缓解。不建议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的重点在于对症处理和护理,确保患者充分休息,合理补充水分,多吃流质性、易消化的食品以防喉咙刺激,如清汤、温水、米粥等。
如果患者出现持续高烧、精神状态差、呼吸困难或其他危急情况,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