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什么是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内科编辑
0次浏览

关键词: #动脉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其核心特征是负责运输含氧血的主动脉和负责运输缺氧血的肺动脉位置互换,导致体循环和肺循环分离,严重影响机体氧气供应。如果未得到及时的医疗干预,这种疾病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常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如动脉调转术,通常在婴儿期进行。

1、什么是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ranspositionoftheGreatArteries,TGA)是一种先天性的心脏畸形,属于严重的紫绀性畸形。正常情况下,左心室通过主动脉将含氧血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通过肺动脉将缺氧血输送到肺部进行氧合。但在完全性大动脉转位中,主动脉和肺动脉的位置交换,改变了正常的血液循环路径,导致含氧血和缺氧血混合异常或者完全分离。患儿通常出生后即表现为严重的紫绀(皮肤发青)。

2、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主要原因

1)遗传因素:部分病例具有家族遗传背景,孕期遗传因素可增加胎儿患病的风险,这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有关。

2)环境因素:孕妇孕期感染(如风疹病毒)、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等可能影响胎儿心脏发育。

3)生理因素:免疫系统异常或胎儿宫内氧气供应问题可能诱发心脏发育异常。

4)病理因素:其他结构性心脏畸形如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常与该疾病同时存在,并可能影响病情的表现和进展。

3、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症状表现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早期紫绀、呼吸急促、喂养困难、体重增长障碍等。在出生后的头几小时至几天内,患儿往往会因体内缺氧而表现出明显异常,部分婴儿可能出现严重酸中毒和心力衰竭。

若有类似症状,需立即前往医院进行专业检查,通常会安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以及氧饱和度评估等检查以确诊。

4、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治疗方式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需要通过医疗手段迅速干预,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1)药物维持治疗:出生后立即注射前列腺素E1药物以保持动脉导管的开放,暂时改善血液循环中的氧混合。

2)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S):通过导管介入的方法扩开心房间隔,以增强含氧血和缺氧血的混合,暂时缓解症状,为手术治疗争取时间。

3)动脉调转术(Jatene手术):这是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根治性手术,在儿童早期进行。通过手术将主动脉和肺动脉调回正确位置,同时连接相应的心室,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

5、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术后患儿需要长期随访护理,观察心脏功能和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定期检查血氧饱和度,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避免感染。家长需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在术后恢复的第一年,需要提高免疫力并避免剧烈活动。

出现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后必须及时诊治。这种疾病通过早期手术干预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并改善生活质量。如果发现新生儿有紫绀等异常表现,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心脏科医生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