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肿瘤科

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在确诊后及早启动营养支持,尤其是在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或营养摄入不足的情况下,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生活质量。营养支持的核心包括精准评估、选择适当的营养方式以及持续监控患者的反应。

1、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的适应人群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恶病质,即体重下降、食欲不振和全身乏力等。恶病质不仅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还会妨碍肿瘤治疗效果,因此任何表现出以下风险的患者都需要启动营养支持:

近期体重下降超过5%;

食欲明显减退,三天以上摄入的热量和蛋白质较少;

出现因肿瘤治疗如化疗或放疗导致的恶心、呕吐,无法有效进食。

尽早识别这些风险,并与肿瘤治疗同步实施营养支持,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2、如何具体实施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方式分为口服营养补充、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三种:

口服营养补充:适用于能够正常进食但营养摄入不足的患者。建议在饮食中加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如鱼肉、鸡蛋、牛奶、坚果等,也可选用市售肿瘤专用营养制剂。

肠内营养:对于无法通过普通饮食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通过胃管或空肠管直接输入营养液,可选择增强耐受性的要素饮食。

肠外营养:当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受损,肠内营养无法进行时,通过静脉输液提供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乳。典型方案如全营养混合液。

需根据患者病情与治疗方案调整饮食计划,并随时监测体重、血液生化指标改善情况。

3、营养支持的最佳启动时机

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应根据治疗阶段调整:

术前:增强体力储备,提高手术耐受性;

放化疗期间:减少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如恶心和乏力;

康复期间:帮助组恢复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及时介入比事后补救效果更显著。

合理规划营养支持是恶性肿瘤治疗的必要组成部分,应在治疗早期及肿瘤治疗的每一阶段按需调整方案。平衡饮食外,还需要定期与营养师、肿瘤医师沟通。适时、科学的营养支持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肿瘤患者应重视并积极配合治疗团队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