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和糖尿病有显著关联,糖尿病是慢性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损害肾脏功能,引发糖尿病肾病。通过早期筛查、控制血糖和血压,以及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
1、为什么糖尿病会引发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发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导致尿蛋白异常增加,并引发肾脏的慢性炎症反应。高血糖还会引起血管硬化和微循环障碍,导致肾脏供血不足,进一步加剧病变。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风险也更高,这同样会损害肾脏,进一步加速肾病的进展。
2、怎样判断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通常在出现症状前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发现。最常用的是尿微量白蛋白检查,这是早期检测肾病的指标。如果尿检发现尿蛋白水平升高,进一步的血液肌酐检测或者肾小球过滤率GFR的评估可以确诊肾功能状态。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需要做一次肾脏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3、如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肾病:
控制糖尿病性肾病的关键是良好的血糖管理,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如7%以下,可以显著减缓肾损伤的进展。对于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通常需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可通过ACE抑制剂或ARB类降压药减轻肾脏压力。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也同等重要,以下建议可以帮助保护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