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急救知识

狂犬病传播的途径是什么

急救知识编辑
0次浏览

狂犬病主要通过被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或唾液接触导致感染。预防的关键在于避免被疑似感染动物咬伤并及时接种疫苗。

1、被动物咬伤或抓伤

狂犬病的最常见传播途径是通过受感染动物的咬伤或抓伤。这类动物通常包括狗、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咬伤或抓伤会导致带有狂犬病毒的唾液进入人体,从而感染神经系统。一旦被犬类或其他哺乳动物咬伤,需立刻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15分钟,然后用碘伏消毒。随后,必须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病疫苗,并根据伤口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注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

2、唾液接触破损皮肤或黏膜

另一种传播方式是感染动物的唾液接触到人体的破损皮肤或直接接触黏膜,例如眼睛、口腔或鼻腔。这种传播途径虽不如咬伤常见,但风险也同样存在。如果发生唾液接触情况,建议尽快用流水冲洗接触部位并消毒,随后前往医院评估是否需要疫苗接种。

3、非常罕见的传播途径

尽管少见,但狂犬病也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飞沫传播如蝙蝠洞穴中的病毒颗粒,或因器官移植导致感染。这类传播途径多发生在特殊环境下,对普通人群影响较小。潜在暴露风险较高的职业人群,如洞穴探险人员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建议提前接种预防性狂犬疫苗。

狂犬病是致死率极高但可预防的疾病。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接触可疑唾液,必须及时清理伤口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疫苗或抗体注射,切勿拖延。预防狂犬病的根本措施是避免与不明状况的野生或流浪动物近距离接触,家养宠物则需按时接种疫苗。预防是远离狂犬病的最好办法。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