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外科 > 骨科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手术步骤

骨科编辑
0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股骨

股骨骨折髓内钉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内固定手术,通过置入髓内钉可以有效地实现骨折固定与愈合,其主要步骤包括术前准备、复位与固定、髓内钉置入及术后康复等环节。正确实施每一步骤可以大大提高骨折愈合速度和修复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

1、术前准备

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患者评估,包括骨折部位的影像学检查X光或CT扫描以确定骨折类型和术式适用性。手术部位需彻底清洁消毒,医生还需要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髓内钉。患者需禁食6-8小时以准备麻醉,通常使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2、骨折复位与固定

手术中首先通过牵引或直接手法将骨折断端复位至解剖位置,通过影像增强设备C臂确认对位情况。必要时,可以利用克氏针等临时固定工具维持骨折端位置,确保随后髓内钉的精准安装。

3、髓内钉置入

医生会在股骨近端靠近髋部制作一个小切口,通过专用工具钻取一个通往骨干髓腔的入口。在髓腔内依次使用扩孔器调整腔道直径,然后导入合适的髓内钉。根据骨折类型,可选择交锁型髓内钉,并通过锁钉孔加装横向锁钉以增强固定强度。术中需要反复借助C臂确认髓内钉的位置和固定情况。

4、术后康复与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是骨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结束后,早期给予静脉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定期复查影像了解骨折愈合情况。适当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如踝泵运动以防静脉血栓形成。3-6个月内逐步增加负重,最终恢复正常活动水平。还需补充充足的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质修复。

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手术是一项技术成熟的骨科手术,但仍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患者需密切配合术后康复计划,以确保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如果出现术后疼痛异常、肢体活动受限或伤口感染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