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 肛肠科

产后痔疮可能是由于分娩时腹压增加、便秘或体内激素变化引起的,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调节排便方式、药物治疗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来缓解和治疗。

1、产后长痔疮的原因

产后痔疮的出现主要归因于以下几种原因:

生理因素:分娩时宫缩及用力使腹压增加,导致肛门周围的静脉回流受阻,形成或加重痔疮。不良的会阴血液循环状况可能在分娩后继续存在,导致痔疮症状未能及时缓解。

激素变化:孕期体内的激素水平改变,使血管壁的弹性降低,分娩后尚未完全恢复,也容易导致痔疮。

便秘及排便用力过度:孕产妇由于活动减少以及饮食结构变动,往往会伴发便秘,而在排便过程中过于用力会增加痔疮风险。

生活习惯:久坐或久站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让直肠处的压力进一步升高,影响血液循环,使痔疮更加突出或出现不适感。

2、缓解及治疗方法

改善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和水果,有助于缓解便秘,还要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水分建议2000-2500毫升,润滑肠道,软化粪便。

调节排便习惯:保证定时排便,每次尽量不超过5分钟,避免长时间用力排便。可在排便时尝试坐浴缓解痛感。

药物治疗:如果痔疮症状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痔疮软膏如利多卡因软膏缓解疼痛、局部肛门栓剂如痔疮栓缓解炎症或促进静脉回流的药物如莫米松软膏。

坐浴及冷敷:每日使用温水坐浴多次5-10分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缓解疼痛;冰敷可以缓解短时间内的局部疼痛和瘙痒。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痔疮如脱垂性内痔或坏死性外痔,需及时就医,可选择的手术方式包括痔切除手术传统或微创手术、结扎术或激光疗法等,这取决于痔疮的类型及严重程度。

3、预防加重的建议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期站立或坐姿,产后可以适当参加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孕产瑜伽来增强下半身的血液循环。同时尽量保持体重稳定,避免因体重过快增长导致负担增加,也有利于减轻痔疮复发的风险。

产后痔疮虽然常见,但通过日常调理和及时治疗是可以缓解甚至治愈的。如果自行措施仍无明显改善,应尽早前往正规的肛肠专科医院就诊,避免因延误治疗而引发更大的健康问题。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