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 > 疾病科普 > 内科 > 呼吸内科

终止心肺复苏的指标

呼吸内科编辑
0次浏览

心肺复苏CPR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技能,但在某些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指标决定是否终止。一般来说,心肺复苏可以在以下情况终止:患者恢复自主循环、专业医疗人员接手、施救者体力透支无法继续,以及在进行了合理时间通常为20至30分钟后未见有效反应。以下是详细的解读和建议。

1、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当患者恢复呼吸和脉搏时,应立即停止心肺复苏并继续监测其生命体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可能,保持患者在稳定的环境下等待医疗专业人员的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2、专业医疗人员接手。心肺复苏通常是由第一目击者或现场其他人员进行,而一旦专业的紧急医疗服务EMS人员到达现场,他们会使用更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接管施救工作,此时施救者可终止心肺复苏。

3、施救者体力透支。进行心肺复苏是一项体力消耗极大的活动。如果施救者过于疲劳以至于无法继续有效施救,且现场没有其他可以更换的人时,可以考虑停止心肺复苏,并努力与周围人合作通知专业救援。

4、合理时间内未见反应。一般建议进行心肺复苏20到30分钟,如果持续施救期间没有任何生命体征恢复的迹象,并且缺乏先进工具如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停止CPR。

停止心肺复苏的决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现场条件做出,重要的是根据现场资源和患者反应进行理智判断。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会因为时间和条件的限制而不同,因此在必要时终止CPR是一种负责且明智的选择。继续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是确保在关键时刻进行正确判断的重要基础。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