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有什么危害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是骨折,特别是髋关节、脊椎和前臂骨折,还可能带来慢性疼痛、身高缩短、行动能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预防和治疗需从改善饮食、适当运动以及药物干预等多个方面入手。
1、骨折风险增加
骨质疏松导致骨密度下降,骨头变得脆弱,轻微的撞击甚至打喷嚏都可能引发骨折。特别是老年人,存在髋骨、脊柱以及手腕的高发骨折部位。髋关节骨折可能导致长期卧床,而长期卧床又会引发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预防骨折,应注意家居安全,避免摔倒,比如地面保持干燥、防滑,并尽量使用扶手设备。
2、慢性疼痛及脊柱畸形
骨质疏松可能导致脊椎压缩性骨折,造成持续的背部或腰部疼痛,并伴随身高缩短和驼背畸形。有些患者因此出现外形变化,影响自信心和心理健康。对于脊柱受损的患者,可以采用护具支撑、物理治疗以及缓解疼痛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来改善症状。
3、行动能力下降与残疾
持续的骨质疏松可能使患者逐渐失去独立行走的能力,尤其是发生髋关节骨折后可能需要依赖轮椅或助行器。如果骨折未能及时治疗或恢复不良,患者的日常活动范围将受到严重限制,这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治疗骨质疏松可考虑药物,比如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减少骨吸收;激素补充疗法尤其对绝经期女性;以及促进骨生成的生物制剂如地诺单抗。
4、潜在的生命危险
骨质疏松相关的髋部骨折有较高的死亡率,研究显示,髋骨骨折后1年内的死亡率可达到20%-30%。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因骨折导致长期卧床并发感染或心血管事件。尽早发现骨质疏松并进行干预非常关键,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测及定期体检了解骨骼状况。
骨质疏松是健康的隐形威胁,但可以通过均衡饮食、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耐力训练等方法进行预防,同时配合医生制定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减少危害。如果发现自身有骨质疏松风险,应立即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并采取必要措施。健康管理从小事做起,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