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表现
![](https://static3.bohe.cn/article/pc/images/pic1.png)
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表现包括骨骼疼痛、身高缩短、驼背和骨折风险增加,这些症状可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建议尽早就医确认病情,采取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1、骨质疏松的表现
骨质疏松是一种因骨密度和骨组织减少导致骨骼脆性增加的疾病。老年人常感到全身骨骼隐隐作痛,尤其是腰背部疼痛较为明显,这是因骨小梁微细骨折所致。部分人可能会逐渐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这是因为椎体压缩性变形造成的。骨质疏松会大幅增加骨折的风险,轻微的外力甚至日常活动都可能导致骨折,尤其是髋部、腕部和脊椎骨折最常见。
2、骨质疏松的原因
1 遗传:部分人因家族遗传原因体内骨量天生较低,更易出现骨质疏松。
2 环境因素:缺乏阳光照射和户外活动导致体内维生素D不足,影响钙吸收;饮食结构单一,长期摄入钙元素不足也会加速骨量流失。
3 生理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会加快骨密度丢失。女性绝经后因雌激素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更高。
4 疾病及药物: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也可能引发骨质疏松。
3、应对骨质疏松的方法
1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降钙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缓解骨量流失并加强骨骼强度,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饮食补充: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和鱼类。必要时可以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
3 运动锻炼:适当的抗阻力量训练和负重运动对促进骨骼健康有显著帮助。有骨折风险者建议在专业指导下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避免剧烈运动。
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及早发现和干预对改善病情至关重要。如果您或家中老人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测,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综合干预,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适量运动保持骨骼健康,预防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