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白桑葚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3-1352836次浏览

每年在春夏季节的时候,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吃桑葚,除了它口感酸甜之外,也会和他拥有的众多功效有关系。吃桑葚对于人的健康有很多的好处,而桑葚又可以分为白桑葚和黑桑葚,他们在功效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差异,那么白桑葚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一、白桑葚的药理作用
  1.防治心血管疾病
  白桑葚里面含有一定量的脂肪酸,它在进入人体以后,可以快速的帮助脂肪酸的分解。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人体血脂血压,有效增加血管弹性,预防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出现,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等。
  2.治疗性功能障碍
  白色的桑葚具有很好的养肝护肝的作用,是男性的肾脏调理有很多的好处。平时适当的吃一些这种白桑葚,可以提高男性的性生活质量,同时对于男性比较容易出现的各种性功能障碍,像是阳痿,早泄等也会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改善男性不育
  在男性出现有精子活力明显下降,或者是死精等症状,严重影响到男性正常生育能力的时候,也可以吃白桑葚进行改善。将白珊珊和其他的中草药进行配合使用,在治疗的时候,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白桑葚的保健价值
  1.护发乌发
  白桑葚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平时适当的吃一些白色的桑葚,能够给头发提供充足的营养,让头发变得更加的乌黑亮丽。

2.延缓衰老
  人体长时间处在气血不足的状态,是很容易让人看起来气色萎黄的时候,也很容易出现各种衰老的症状。适当的吃一些白桑葚,能够对气血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火旺体质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缓解气血不足引起的身体不适,从而具有很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关推荐

体内火毒重的表现有哪些
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尤其是肺脾气虚的时候,肺主皮毛,肺气不足,皮毛是皮肤的功能,包括汗腺的开合功能就会下降。体力功能下降以后,气血的运行不畅,因为气血的运行失常,胃气胃表功能的下降,就会出现外邪侵入体内的情况。如果周围的环境温度比较高,或者天气比较炎热,或者特殊的工作环境温度比较高,或者侵入人体的时候就会特别容易形成人体的经络、血脉,在五脏六腑当中,特别容易侵入到心经。中医就是心主火通与下,心主神明。因此,体内的火毒进入人体以后,侵入心经,就会出现心功能失常,这时候就会出现心主神经功能的紊乱,表现出一些神志功能的下降,患者出现意识浑浊或者出现昏迷,就是神昏谵语,甚至出现四肢抽搐,这时候一定是伴有体温上升,出现高烧的情况,这是火毒侵入人体以后出现的症状。另外,如果是火热侵袭人体的经络,出现局部经络不通的时候,气血被火热之邪熏蒸,就会出现腐败、化脓表现。因此,局部红、肿、热、痛,化脓的情况也是体内火毒的表现之一。
语音时长 02:15

2021-11-05

84914次收听

总是没精神觉得没力气提示怎么回事
人体往往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无精打采,没有力气,这种情况是由各种原因引起来的。首先在生理状态下,就是人体没有疾病的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首先也要考虑的是体力透支的情况,比如健康的人体如果劳累过度或者是长期的熬夜,这种情况因为耗伤了人体气血,就会出现无精打采以及的浑身无力。在病理情况下中医认为,如果是一个人体内的湿气过重,这个湿也可能是来自外界的湿邪,也可能是体内的湿邪。外在的湿邪主要是在潮湿的环境里边,生活的时间和工作时间太久,自然界的湿邪就会侵入人体。内湿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包括饮食的规律、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者是过食寒凉的食物,损伤脾胃,因为脾主运化,运化也包括了运化水湿的功能,脾湿运化以后就会出现湿邪内停。总之,不管是外在湿邪还是内在的湿邪,侵入人体以后,就会阻碍了人体阳气的正常运行。因为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腻,因此体内阳气运行不周的时候,人体就会感觉没力气。另外,阳气不能够生发,不能够到达头脑,阳气不能够温养大脑,大脑的思维能力下降就会出现无精打采,精神很疲惫。气血流行不畅的时候,机体的肌肉组织、肌腱组织、骨骼组织失去营养就会感觉到无力。当然,如果人体的气血不足的时候,也会出现无精打采、身体乏力的情况。
语音时长 02:28

2021-11-05

60723次收听

瘦人吃什么东西能变胖
一般,瘦人进食以下食物可变胖:第一,多进食碳水化合物和高热量的食物。此外,多进食些高蛋白食物,如鸡、鸭、鱼、肉,包括猪瘦肉,通过高蛋白食物,促进肌肉和脂肪合成。另外,还需多注意休息,特别是要规律休息,减少熬夜,减少其他的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日常活动。第二,促进肠道吸收。通过中医中药方式,促进脾胃协调,促进机体肠道吸收。从西医的方面,可以吃些促进消化的食物,可以吃一些益生菌,来调整胃肠道的功能状态,来促进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语音时长 02:19

2021-09-29

69470次收听

01:39
中医纳差的辨症分型有哪些
中医纳差有饮食停滞、身体或脾胃虚弱、肝火犯胃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分型。饮食停滞和身体、脾胃虚弱都可以引起纳差,饮食停滞多见于小儿,如吃得太多,吃多了就停食了,就容易导致纳差,不想吃饭,但是更常见的是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手术以后伤了脾胃也可以引起纳差。还有肝火犯胃也可引起纳差,比如特别着急上火时就没有食欲,高兴时食欲就比较旺盛,中医认为叫肝火犯胃引起的纳差。这几型纳差服用中药效果还是不错的,都可以改善纳差的症状,常用的治疗纳差的方药焦三仙,就是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还有炒谷芽、鸡内金等。
喝蒲公英可以祛痘吗
因为蒲公英水可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许多痘痘是内热引起的,此时喝蒲公英水能起到一定的祛痘效果。可以直接用蒲公英泡水喝,也可以饮用蒲公英玫瑰茶、蒲公英枸杞茶祛痘。但是引起痘痘的原因很多,蒲公英水并不是对所有的痘痘都有效果。
去湿气用什么药好
去湿气可以直接服用中成药,通常具有去除体内湿气,并清热解毒,大多数中成药均能帮助健脾养胃,除了中成药外,一些中药如白术,五指毛桃,五加皮也是有除湿作用的中药,单靠服药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更加注意饮食才行。
03:11
手脚凉是什么原因
手脚凉可能由冬季长时间在寒冷的屋外工作,或贫血、慢性内分泌疾病、末梢循环不好以及雷诺综合征,气血循环不畅等原因导致。手脚凉在西医上见于生理的和病理的两种情况。生理的情况指冬季长时间的在寒冷的屋外工作引起手脚凉,一般换个环境手脚凉就消失了;另外是病理上手脚凉,可见于贫血、慢性内分泌疾病、末梢循环不好以及雷诺综合征等,增加运动能缓解。从中医上讲,手脚凉大部分是气虚、血瘀引起气血循环不畅所致。有些益气活血、改善循环的汤药或中药固定的方子对治疗手脚凉有效。平时要注意增加活动,多吃温热性的东西来改善手脚发凉。
02:29
血虚体质的表现
血虚是人体各种体质的表现之一,这是一种虚症,那么虚症除了血虚之外,还包括像气虚,还有气血两虚等等各种的表现,单纯的血虚在临床上相见的比较少,一般血虚是常和气虚相结合的。那么血虚的人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脸色没有光泽、红润度不够、脸色不好,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血虚的表现,还有尤其是女性,月经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月经的提前、月经的拖后、月经的周期不准确、甚至痛经也和血虚相关,另外还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嘴唇,如果嘴唇红润有光泽,那么是没有血虚的;有的时候嘴唇颜色发暗、发紫,这时候一般是以淤血表现为主,还有的人嘴唇颜色粉红,没有那么红润,那么这时候才有可能是一种血虚的表现。
睡觉多的原因
睡觉多可能只是生物钟发生紊乱的缘故,也可能是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或者是不良情绪所致。而如果患有神经衰弱一类疾病,往往也会有嗜睡等症状。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所致。
01:54
肝火旺的症状
肝火旺的症状有情绪易激动、口臭口干、大便干结、睡眠不好等。一、会表现出情绪的易激动。二、肝火旺的患者会出现肝火犯胃,甚至肝火上炎,导致消化道的症状,比如口臭、口干,甚至会出现咽痛的症状。三、肝火旺还会影响全身的气机调节,全身气机不畅以后会出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症状。四、肝火旺的病人由于睡眠不好,还会加重症状,规律的生活对肝火旺的调整有很重要的帮助。肝火旺的病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饮食,戒烟限酒,规律的作息,这些都会对肝火旺有很大的帮助。
生津滋阴降火的中成药
火热体质更容易出现牙龈发炎的现象,因此会出现心热烦躁的情况,其实要想达到降火的效果,就应该选择清热解毒胶囊,清开灵颗粒,牛黄解毒片又或者是三黄片等等,能够有效的改善上火的现象,而且还能够缓解炎症的出现。
02:01
中药泡脚配方
中药泡脚配方需因人而异选择,常见配方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温肾壮阳。1,活血祛瘀配方:丹参、赤芍、泽兰、桃仁、当归、大黄、牛膝、川芎。2,祛风除湿配方:老姜、肉桂、牛膝、秦艽、泽兰、桑枝、独活、赤芍、徐长卿、防己。3,消除疲劳配方: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川芎、陈皮、玫瑰花。4,袪脚气配方:苦参、黄柏、大黄、蛇床子、紫草、赤芍、地肤子、蒲公英。5,改善睡眠配方:五味子、川芎、香附、夜交藤、郁金、百合、茯苓、柴胡。6,温肾壮阳配方:阳起石、菟丝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芡实。
三七粉的副作用
三七分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服用的,不如:在女性同志在来月经的期间是不可以用的,因为三七粉具有活血的作用,所以在此期间服用了三七粉之后有可能引起出血过多,会特别危险的。当然孕妇也是不可以吃的,所以三七粉的副作用还是有很多的。
寒性体质是什么
寒性体质人群主要表现为怕冷或体冷,往往会伴有肌肉关节的疼痛、胃肠道的问题等。寒性体质的女性会有月经疼痛或者生育方面的问题,寒性体质的老年人会伴有关节问题。所以,寒性体质人群应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入体,及时进行干预。
语音时长 03:07

2018-04-26

55334次收听

寒性体质怎么调理
对于寒性体质人群的调理,中医原则为寒者热之。第一、冬天注重关键部位的保暖,比如腰腹部、头、脚、颈部等;第二、夏天要避免室内空调温度过低,避免对人体吹;第三、生冷食物应少吃;第四、少吃寒凉药,比如含牛黄类的药物。
语音时长 03:00

2018-04-26

5464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