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9-04-1065542次浏览

接种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疾病的出现,不过在接种前需要先检查乙肝五项;如果正处在发烧阶段要暂停接种,有过敏疾病,严重肝肾疾病的人不宜接种;接种疫苗时要注意接种部位的卫生,并且要做到全程接种疫苗,接种完后还要检查接种的效果。

乙肝是一种患病率比较高的传染病,患病后不但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而且还总会有漫长的治疗过程,治疗效果不一定会尽如人意,所以有些人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疾病会接种乙肝疫苗,那么,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
  一、接种前检查乙肝五项
  接种乙肝疫苗主要是为了让身体中产生抗体,预防被乙肝病毒感染,但是如果身体中有这种病毒的抗体,一般是不需要接种的,如果身体中已经出现了乙肝病毒,即使接种了疫苗也没有效果,所以在接种乙肝疫苗之前,需要先对身体进行乙肝五项的详细检查,看看是否需要接种。
  二、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的人
  1.发热患者
  如果要接种乙肝疫苗的人正在发烧,或者出现了其他的感染,应该暂缓接种,最好等病情治愈后再接种,以免影响药效。
  2.过敏患者
  如果对青霉素、胺磺类的药物有过敏反应,不建议接种乙肝疫苗;患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人也不适合接种疫苗。
  3.严重肝肾疾病患者
  如果自己有严重的肝肾疾病,一般是不可以接种这种疫苗的。
  三、接种疫苗的部位要保持卫生
  接种了乙肝疫苗后,三天之内接种的部位都不可以擦洗,但是要注意保持这里的卫生,防止出现感染。
  四、全程接种疫苗
  乙肝疫苗并不是只接种一针就能取得效果的,一般需要接种三针,可以在接种了第1针一个月后接种第2天针,半年后接种第3针,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预防效果。
  五、检查疫苗接种的效果
  即使接受了全程疫苗的接种,也不是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接种疫苗后,都会成功地让身体中出现抗体,所以在接种了疫苗后还要到医院做乙肝5项的检查,看看是否接种成功,接种失败的人需要再次接种。

相关推荐

01:48
两对半第五项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两对半是常用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记物的项目,乙肝两对半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最后第五项是核心抗体,如果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当中,只有核心抗体一项阳性,有两种可能性。其中很大的可能性就是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后来自己又把病毒清除了。还有一种很小的可能就是隐匿型肝炎的可能,隐匿型肝炎在血清当中检测不到乙肝的表面抗原,但是能够检测到乙肝病毒的核酸。所以对于核心抗体阳性的病人,要除外隐匿型肝炎的可能,需要查乙肝病毒的定量DNA。
儿童乙肝的症状有哪些
目前母婴阻断方法在临床应用,儿童乙肝患病率下降趋势。儿童患乙肝一般没有症状。感染乙肝后变为慢性携带者,当存在肝损伤较轻时,也是欸有临床症状,当肝功变化较大,症状同成人一样,如乏力,厌食,恶心,厌油腻,尿黄,皮肤及巩膜黄染等。儿童较小不会表达或症状表现不明显,可以观察到患儿不愿活动,倦怠,吃饭较前减少,总说肚子疼,腹泻等症状,家长需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尿及大便颜色,要及时就诊进行检测及治疗。乙型肝炎如儿童时期发病,病情得以控制,且合理得抗病毒治疗,乙肝清除率比成人高,一般选择干扰素或恩替卡韦等抗病毒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
语音时长 01:21

2021-06-09

88550次收听

乙肝一五阳性可以转阴吗
乙肝五项检查结果一五阳性,分别是表面抗原阳性和核心抗体阳性,是介于大三阳和小三阳之间的一种状态。是否能够阴转,主要是靠病人机体的免疫能力以及是否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有关。一般通过自然阴转的可能性约为1%-3%。注射干扰素治疗使乙肝达到阴转,较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几率要大,如果表面抗原定量小于1500IU/ML,应用聚二醇干扰素疗法会有33%的乙肝一五阳性的患者阴转。发现乙肝一五阳性先进行乙肝病毒DNA检查及肝功,彩超等检查,评估是否需治疗。
语音时长 01:27

2021-05-26

82943次收听

01:40
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意味着有乙肝病毒,也就是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的。一般认为,只要是有乙肝病毒的病人就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传染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这些方式进行传播,日常生活比如一块吃饭、说话交流是不会传染的。以上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这三种传播途径,还要根据乙肝病毒的毒力、数量,有时候如果毒力比较强或者是数量比较多,可能少量的血液接触也会引起病毒的传染,比如破溃的伤口这样的情况。
什么是急性乙肝
人体近期感染乙肝病毒,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应答的过程往往会造成肝细胞损伤和破坏,损伤和破坏就会引起肝组织发炎,导致一系列症状和肝功能检查异常,这种新近发生的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组织发炎的病变就是急性病毒型乙型肝炎,简称急性乙肝。急性乙肝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研究资料不少,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
怀孕后感染了乙肝
我在今年三月份被查出有乙肝,但是我已怀孕四个月了,这怎么办,乙肝会不会传染给孩子呢,我很担心胎儿在我体内会感染上乙肝吗,还有生的时候可以顺产吗,到底该怎样注意预防才能避免宝宝被传染,那么怀孕后感染了乙肝怎么办呢?
怎样防止乙肝病毒传播
乙肝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播能力,所以防止乙肝病毒传播是避免感染乙肝的主要方式。而想要避免接触乙肝病毒,首先要留意遗传因素,因为乙肝和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也要注意保持安全的性行为、拒绝毒品,在生病时选择到正规的医院就医。
02:47
乙肝大三阳能治好吗
乙肝大三阳能否治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若在化验检查时发现大三阳处于疾病活动状态,包括肝功能转氨酶不正常,或血常规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做腹部彩超,发现患者有脾脏增大等慢性化改变时,这种大三阳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研究发现,大三阳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抗病毒治疗之后,尤其是使用核苷类或者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患者,DNA阴转率可以达到70%,但是e抗原血清转换有效率大概只有30%。所以会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的化验指标反应,来决定在后期是否进行干扰素联合或者是换药治疗,这样对于表面抗原的下降会有进一步提升作用。
乙肝如何检查
乙肝五项检查是用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粗略估计病毒复制水平的初步检查,虽然项目少,检查简单,但是意义非常重要。乙肝五项检查分别是:1、表面抗原(HBsAg);2、表面抗体(抗HBs);3、е抗原(HBeAg);4、е抗体(抗HBe);5、核心抗体(抗HBc)。乙肝五项又叫乙肝两对半。1、HBsAg-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临床意义: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2、HBsAb-表面抗体:一般简称表面抗体。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临床意义: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3、e抗原(HBeAg):一般通称e抗原。它源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则有慢性化倾向。4、HBeAb-e抗体:e抗体是乙型肝炎e抗体的简称(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性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5、HBcAb-核心抗体: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项病毒感染的标志。临床意义:曾感染或感染期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
语音时长 02:46

2020-02-13

65367次收听

乙肝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乙肝在临床中有急性和慢性之分,表现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都可能出现眼睛、皮肤发黄、厌食、厌油腻、疲乏无力、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患者身体肤色发黄严重,与其传染无直接关系。黄疸深浅与病情轻重有关,与传染性没有直接关系。同样是乙肝患者,表现可有很大不同。急性黄疸型乙肝可表现为怕冷、发烧、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尤其厌恶油腻食物,上腹部堵胀满闷,尿色发黄如同浓茶色,大便较稀或便秘。在前期,患者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类似感冒。可伴有关节酸痛,容易被误认为是风湿病,;少数人剧烈腹痛,被误认为急腹症;少数人出现荨麻疹。紧接着,患者出现白眼球、皮肤和黏膜发黄,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加重。恢复期黄疸渐渐消退,症状逐步消失。无黄疸型乙肝不会出现白眼球、皮肤和黏膜发黄症状,但也有轻重不等的厌食、厌油腻、疲乏无力、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存在。
语音时长 02:04

2020-02-13

57476次收听

打完乙肝疫苗后的禁忌
乙型肝炎病毒(HBV)其基因组为部分双链环状DNA。HBV感染人体后,部分双链环状HBVDNA在细胞核内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即cccDNA。以cccDNA为模板,转录成几种不同长度的mRNA。其中前基因组RNA可转录翻译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机体免疫能力识别HBV后,HBV特异性B淋巴细胞针对HBsAg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对于HBV易感人群来讲,需要注射乙肝疫苗以产生保护性表面抗体。患者在注射乙肝疫苗后的3天内,注射局部尽量避免沾水,不洗澡,不过度剧烈活动注射一侧的上肢。另外,患者应多休息,不熬夜,保持充足的免疫力,促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饮食应清淡为主,忌酒,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不喝浓茶,不喝浓咖啡。
语音时长 01:22

2020-02-11

57002次收听

02:21
乙肝的五项正常值
乙肝五项正常值,实际上就是指没有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者是指有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抵抗力的这两种情况。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大约有1亿左右的人口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乙肝检测一般采用乙肝五项检测。乙肝五项包括: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的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的E抗原、乙型肝炎的E抗体以及乙型肝炎的核心抗体。乙肝五项正常值,实际上就是指没有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者是指有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抵抗力的这两种情况。具体表现为:一、当乙肝五项都是阴性时,是正常的。二、如果只有乙型肝炎的表面抗体是阳性其他都是阴性时,也是正常的。
孕妇可以打乙肝疫苗吗
通常乙肝疫苗孕妇是可以接种的,但是建议在怀孕前三个月接种比较好。若是已经怀孕,接种乙肝疫苗时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要看疫苗的性质,如果是一些减毒活疫苗,虽说病毒与细菌已经处理过了,但是还是有活的病毒与细菌,不能保证不会威胁到胎儿健康,所以说尽量还是不要接种这类的乙肝疫苗。
02:18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主要有三个传播途径:第一个途径是母婴垂直传播。母婴是指孕妇在怀孕的过程中,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感染胎儿,这个途径叫做垂直传播。垂直传播曾经是我国最主要的感染孩子的途径;第二个途径是血液途径,例如输血、手术,或者拔牙、针灸,甚至修脚、纹身、扎耳洞等等,这种通过刺破皮肤的途径感染人体;第三个途径是夫妻之间性传播,夫妻之间有可能传播乙肝病毒,尤其当对方没有打过疫苗,没有抗体,另外一方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又比较高时,夫妻生活有可能会传染乙肝,所以新婚夫妇需要查乙肝两对半。
肝功能不正常的乙肝女性应该如何治疗
有大约1/3的乙肝病毒感染女性在育龄期会出现肝功能异常,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这种情况下怀孕是有风险的。因为怀孕期间胎儿的发育需要大量营养,势必加重母亲肝脏的负担,常常导致肝功能恶化和多种妊娠并发症,甚至发展为重症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