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9-06-1958065次浏览

地黄丸基本上都是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等中药组成。这些中药相互配合发生作用。使地黄丸成为了一种流传到现代的非常好的中药方药制剂。地黄丸根据添加的药物成分不同分为不同的地黄丸,这些地黄丸共同的功效是养肾,也有治疗糖尿病,视物模糊,头晕,遗精,不孕不育,喘咳等功效。

地黄丸是一种流行非常广的中药药方制剂,地黄丸的功效是非常好的,根据所添加成分不同,各种地黄丸也有其自己的功效和作用。那关于地黄丸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的内容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地黄丸的基础药物是地黄等六味中药,这几味中药各自会有滋阴补血,活血化瘀,生津益肺,补脾养肺,滋阴补肾的功效。对于治疗头晕耳鸣,四肢酸软无力,遗精,盗汗等症状都非常有效果。在基础六味药物的基础上,再添加其他中药成分,形成了不同的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在六味地黄丸中添加入知母和黄柏做成知柏地黄丸。地黄丸可以改善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可以清热泻火,生津对于因为因为外感风寒所致的高热烦渴,肺热燥咳,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治疗由于湿热所造成的拉肚子,湿疹瘙痒,黄疸等。
  桂附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在六味地黄丸中添加入附子和肉桂做成附桂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可以治疗肾阳虚,对于肾阳虚所导致的四肢常年感觉冰冷,肚子痛,大便溏稀,阳痿和女子不怀孕等都非常好。
  杞菊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在六味地黄丸中加入枸杞和菊花制成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可以治疗肝阴虚,如果有肝肾阴虚所导致的眩晕,视物出现模糊,耳聋,耳鸣,眼睛干涩,疼痛的可以服用杞菊地黄丸,服用后能够补精益气,清肝明目。
  归芍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在六味地黄丸中加入当归和白芍制成归芍地黄丸,归芍地黄丸可以填精养血。如果有头晕,崩漏等症状时,服用归芍地黄丸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相关推荐

01:06
切诊的部位及方法是什么
切诊是一种中医诊断方式,医生会使用手指、手掌感受患者局部身体是否有异常,手腕处、局部皮肤、腹部是医生常触碰到的部位。切诊有切脉、按诊,医生可能会做轻抚、局部按压的动作,从感知到的情况诊断患者身体状况。切诊的部位:1.手腕处:根据手腕处的脉象表现可判断患者情况。2.局部皮肤:局部皮肤的温度、外表变化可帮助医生诊断。3.腹部:按压腹部能帮助判断腹内是否有积液、肿块等。操作过程:第一步:医生根据患者情况确认切诊部位。第二步:触碰患者的局部身体部位。第三步:根据触碰时了解的信息分析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应避免盲目诊断自身情况,必要时需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寒湿体质有什么症状?
寒湿体质,多表现为畏寒肢冷、大便清稀、身体酸重、浮肿、头晕等等。寒湿体质既有阳虚体质的表现,又有痰湿体质的表现,具体症状如下。1.阳虚体质:主要症状有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畏寒喜暖,四肢不温,脘腹冷痛,小便清长等。心阳虚者,还可出现冷汗;脾阳虚者,可兼有久泻不止、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等;肾阳虚者,还可有腰酸腿痛、阳痿早泄等表现。2.痰湿体质:肥胖、嗜酒、喜甜食者多为此种体质类型。痰湿体质的人多表现为形体肥胖,身重如裹,胸闷,痰多,易疲劳,口甜而黏,口干不愿意喝水,大便不实,腹部感觉胀满、痞塞等。
语音时长 01:16

2022-08-18

14099次收听

中医纳差的辨症分型有什么
中医纳差有饮食停滞、身体或脾胃虚弱、肝火犯胃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分型。饮食停滞和身体、脾胃虚弱都可以引起纳差,饮食停滞多见于小儿,如吃得太多,吃多了就停食了,就容易导致纳差,不想吃饭,但是更常见的是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手术以后伤了脾胃也可以引起纳差。还有肝火犯胃也可引起纳差,比如特别着急上火时就没有食欲,高兴时食欲就比较旺盛,中医认为叫肝火犯胃引起的纳差。这几型纳差服用中药效果还是不错的,都可以改善纳差的症状,常用的治疗纳差的方药焦三仙,就是焦神曲、焦山楂、焦麦芽,还有炒谷芽、鸡内金等。
语音时长 01:06

2021-12-30

56250次收听

舌头发苦发涩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经常碰到诉说舌头发苦,发涩的现象。在中医学看来,舌头发苦、发涩,主要是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身体有火,这种火一个是表现的心经有火,除了舌头发苦、发涩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表现,比如面涩发红,比如睡眠障碍,不容易入睡。另外可能是睡觉以后夜梦比较多,同时还可能会出现心慌、心悸,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另外还可能出现小便的异常,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心经有火的表现。另外还有一种有火的表现就是胃经有火,也会出现舌头发苦、发涩的这种情况。除了口苦,发涩以外,还会出现胃烧灼感,烧心或反酸、胃痛、胃胀。另外还会出现大便秘结、腹胀、腹痛等胃经有火的表现。除了有火的表现以外,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常见的就是体内有湿热的情况。体内有湿热又包括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肝胆经有湿热,就会出现舌苦、舌头发涩。除了这个症状以外,还有就是急躁、易怒、胸部和胁肋部胀满不适。另外可能还有眼睛发红、发肿、眼屎分泌比较多,甚至会出现头痛、耳鸣等现象,这就是肝经湿热的表现。另外像脾胃湿热,出现舌头发苦、发涩。另外伴有胃的一些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语音时长 02:25

2021-11-05

77744次收听

生姜有壮阳的功效吗
生姜有壮阳的功效。生姜能促进身体基础代谢,消炎止痛,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的激动人体的器官。对于男性而言,可帮助治疗前列腺疾病,也可以改善勃起功能障碍,有非常不错的补肾壮阳、生津止渴的功效。
中医风火是什么意思
中医风火是中医说法,是指阳虚体质,很可能是结膜炎所引起,或是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所导致,需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在日常治疗时还应该保持清淡的饮食,尽可能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病情严重者还可以选择消炎药物治疗。
体质的分类
体质可以从五行、阴阳、体型肥瘦、秉性勇怯等方面进行分类。五行分类法:阴阳二十五人分类法。阴阳分类法: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体型肥瘦分类法: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从秉性勇怯分类:勇敢之人、怯懦之人、中庸之人。正常的体质即身体强壮,且无寒热之偏的体质,形体肥瘦均匀、健壮,头发生长而黑,面色红润,肤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目光有神,精采内含,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红润,胃纳佳,四肢轻劲有力,能耐受寒热,二便正常,脉象从容和缓,节律均匀,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
语音时长 01:55

2019-09-16

56590次收听

01:46
夏季中医养生
?黄帝内经》里明确指出“春夏养阳”,意思是在春季和夏季时,人们应该注重对体内阳气的保养。所谓阳气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火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这个季节人体的阳气外发、伏阴在内,夏季养生基本的原则是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的贪凉饮冷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贪凉饮冷导致中气内虚从而使暑热和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及辛辣上火之物。
西洋参泡水喝的禁忌
西洋参泡水喝的禁忌有以下三个,第一个是不能和咖啡一起喝,否则不利于身体吸收营养;第二个是不要和浓茶一起喝,否则会破坏西洋参的营养;第三个是不要和胡萝卜一起服用,胡萝卜有泄气的功效,会容易导致过敏或是中毒的现象。
01:54
肝火旺的症状
肝火旺的症状有情绪易激动、口臭口干、大便干结、睡眠不好等。一、会表现出情绪的易激动。二、肝火旺的患者会出现肝火犯胃,甚至肝火上炎,导致消化道的症状,比如口臭、口干,甚至会出现咽痛的症状。三、肝火旺还会影响全身的气机调节,全身气机不畅以后会出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症状。四、肝火旺的病人由于睡眠不好,还会加重症状,规律的生活对肝火旺的调整有很重要的帮助。肝火旺的病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饮食,戒烟限酒,规律的作息,这些都会对肝火旺有很大的帮助。
泡脚有什么好处
泡脚有好多作用,首先就是疏松经络,活血化瘀,其次还能够帮助安神,能够消炎止痛等等。一、消除疲劳。二、改善睡眠。三、使体温升高,来促进末梢血管的血流顺畅。四、养肾护肝。五、通便。六、排除毒素。七、降血压。八、缓解疼痛。九、退热。十、驱除寒冷。十一、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十二、抑制痛经。十三、美容养生,比如说放些比较喜欢的像玫瑰花、百合这类的药物,可以解郁疏肝,有这样的好处。
语音时长 01:33

2019-06-20

59464次收听

01:35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有化痰热、消痈排脓、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的功效和作用。一、临床当中选用鱼腥草一般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出现有痰热、咳嗽有黄痰,鱼腥草用上以后可以起到很好的化痰热的作用。二、鱼腥草性寒,能够消痈排脓。三、鱼腥草利于清膀胱湿热,有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的功效。鱼腥草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同时鱼腥草也是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草药,鱼腥草在餐桌上,又叫折耳根,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物质,非常安全,食用鱼腥草也不用过分担心。
鹿胎膏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都会服用鹿胎膏。其功效和作用也是非常的显着。鹿胎膏,本品为棕褐色至黑褐色长方形的干膏块,味甘、微苦。鹿胎膏里面的成分很多,比如:红参、当归、益母草、熟地黄、丹参、香附、龟甲、地骨皮等,多用于气血不足,虚弱消瘦,月经不调等疾病。
特禀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特禀体质又称特禀型生理缺陷、过敏。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造成的特殊状态的体质,主要包括过敏体质、遗传病体质、胎传体质等。特禀体质的人会出现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是因为卫气虚损不能抵御外邪所致。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特禀质养生以健脾、补肾气为主,以增强卫外功能。
03:29
寒性体质如何调理
寒性体质人群的调理,中医原则为寒者热治。第一、冬天注重关键部位的保暖,比如腰腹部、头、脚、颈部等;第二、夏天要避免室内空调温度过低,避免对人体吹;第三、生冷食物应少吃;第四、少吃寒凉药,比如含牛黄一类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