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强迫症会越来越严重吗

发布时间:2020-02-1264742次浏览

强迫症会越来越严重,是需要及时的进行有效治疗的。这时候可以通过自我克制,进行心理辅导,辅助服用一些精神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以免导致人格特质发生变化,出现强迫型人格和偏执型人格,影响正常的生活。

强迫症属于一种精神类的疾病,患有强迫症的人群也是非常多的,是需要尽早的积极治疗的。强迫症是一种会越来越严重的疾病,是需要引起重视的。那么,强迫症会越来越严重吗?
  1、强迫症会越来越严重需要积极治疗
  强迫症会引起强迫的思想、强迫的行为,虽然明显知道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是不必要的想法,但却改变不了这种症状。这时候就需要自我去克制,慢慢的放松一点转移注意力,可以去想一些其它的事情,马上离开这个动机。可以去听听音乐,看看电影。这种自我调节是非常有效果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防止强迫症越来越严重。这时候也可以查看一些心理方面的书籍进行自我治疗,也可以防止越发严重。对于严重的就需要积极的进行心理辅导让心理医生可以发现并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来增加适应能力,重新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在发病的时候还需要使用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这样才能防止加重病情。
  2、强迫症不及时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危害也非常大
  强迫症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就会导致人格特质发生变化,出现强迫型人格和偏执型人格。有时候还会把自身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别人,是非常危险的。强迫症还会危害到心理健康,出现不由自主的思想纠缠,严重的会丧失学习、工作的能力。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幻听、幻觉,患有被害妄想症,是非常恐怖的,会越来越严重,一定要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强迫症是会越来越严重的,所以一旦患上强迫症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最好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效果最好。千万不能讳疾忌医,以免加重病情,严重的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相关推荐

强迫症严重会不会神精病
强迫症在医学方面属于精神病范畴之内,但并不是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属于神经症的一种,在医学方面属于精神病范畴之内,但是并不是百姓所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强迫症可能会反复思考事情,例如反复检查门是否锁上、反复计算数字等。对于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还坚持要做,无法控制患者的正常思维。强迫和反强迫的意念同时存在,而且这种意念很强烈。所有患者出现强迫症后,痛苦不堪,直接影响正常的社会能力。很多精神病患者同时也会出现强迫症,但是往往不以强迫为苦恼,更加不会主动寻求治疗,所以精神病和强迫症有很大区别。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1

76320次收听

强迫症有哪些分型
强迫症的西医分型包括强迫观念型、强迫情绪型、强迫意向型、强迫动作型;中医分型包括肝气郁结型、肝郁化火型、血行瘀滞型、痰气郁结型、心神惑乱型、心脾两虚型、肝肾阴亏型。
强迫症可以治吗
强迫症患者要学会接受各种不完美,学会转移注意力来改善焦虑的行为习惯。患者学习推迟、减少甚至放弃能减轻焦虑的行为,或者对强迫行为的后果进行调节。按摩、推拿等辅助疗法通过放松肌肉的方法缓解焦虑和减轻强迫症的急症,情况严重就需要医疗介入进行治疗。强迫症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多方面的配合治疗,就能慢慢治好。
强迫症可以怀孕吗
强迫症是一种形成原因非常复杂的慢性精神病,强迫症的患者在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上都会出现很大异常,强迫症患者多数情况下需要采用药物治疗,而且强迫症还有一定的遗传几率,强迫症一定要慎重考虑怀孕问题。
02:52
如何改掉强迫症
改掉强迫症首先要去心理科和精神科就诊,接受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最为常用、也最为有效。首选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和氟西汀。心理治疗可以采用认知行为治疗、中医心理疗法、TIP技术等,对强迫症患者的康复都非常有效。对于患者本身而言,可以采用自我调整的四步法:第一步是不理不怕不在乎。第二步是接纳不对抗。第三步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带着症状去生活、学习和工作。第四步是转移注意力。经过系统规范治疗,患者能够摆脱掉强迫症状带来的不良影响和痛苦。
01:51
青少年强迫症会自愈吗
强迫症患者自愈比例比较低,大部分患者都需要经过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才能达到临床痊愈。只有极少数轻度的强迫症患者,有可能自愈。自愈的患者,一般需要通过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成长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工作和生活,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提高自己的心理防御,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应对能力。这样的患者经过不断的自我调整,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患者的强迫倾向会慢慢得到缓解乃至消失。所以青少年患者可以自愈,但前提是要自己成长和调整。
强迫症身体表现
强迫症的身体表现主要是强迫行为,如强迫检查、强迫洗涤、强迫计数等。强迫症的表现主要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指患者的脑海当中反复的出现不必要的重复想法,这种想法是痛苦的没有意义的。患者会主动的去抵抗,所以患者痛苦,不讲出来,周围人是发现不了的。患者的强迫行为,是表现出一种外显性行为,包括强迫检查,比如检查门锁锁好没有,煤气关好没有,强迫洗涤,如反复洗手、洗衣服等,强迫计数,如强迫反复的点数、数路面的砖有多少、路上的电线杆子有多少等。这些强迫行为都能看得到。因此可以发现患者的外显行为。强迫症的身体表现,主要表现在强迫的外显行为方面。如果要给强迫症患者做身体检查,通常发现不了有异常,包括各个脏器,各个脏器用什么仪器检查,心电、脑电、核磁等,以及各项检查化验,都不能发现异常,也就没有强迫症的特征性表现。统一性的表现,即强迫症的外显行为,称为强迫行为,是身体表现。
语音时长 01:35

2019-07-04

58944次收听

强迫症的自我疗法
强迫症可以通过阅读书籍,阅读自助的强迫症心理治疗书籍,然后自己身体力行,就可以克服强迫问题。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类似的书籍,如日本的森田正马攥写的心理治疗方法,即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很多人就能从中受益。人类社会从最开始就没有医生的行业,也没有医学学科,很多原始人患病后都是自疗愈。后来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医生职业,才发展出医学、心理学、精神医学。所以不是所有问题都需找医生解决,这把自己的力量放到一边;实际上人从进化的角度讲,人都有自修复能力。所以强迫症患者可以通过自己调解,能帮助自己克服强迫症。但不是所有的强迫症患者都可以自调节,而是只有小部分患者可以。现在还有认知行为治疗自助书籍可以阅读,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充实,强迫症或许对患者的影响就会减少。
语音时长 01:42

2019-06-27

56174次收听

02:01
强迫症有几种
强迫症主要分为两种,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症可以分为以下最常见的三种类型:第一,以强迫思维为主的强迫症。患者反复去想、去考虑一件或者几件事情。第二,以强迫行为为主的强迫症,患者反复检查,或者反复询问。第三,既有强迫思维,也有强迫行为,是一种混合型的患者。一般情况下,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中以强迫思维为主。很多时候,强迫行为继发于强迫思维。所以强迫症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是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而强迫行为往往继发于强迫思维。在临床上相比较而言,强迫思维似乎更多见。
02:32
强迫症不治疗的后果
强迫症重症患者不治疗会丧失所有功能,全面损害患者社会功能。部分强迫症患者会因为强迫症、洁癖等,不能出门患者就不再注意个人卫生,因为患者洗澡、洗手就会需要几个小时,所以就相当于自暴自弃,然后就不洗澡,这样呆在家里也没法出门。强迫症较轻的患者,也会带来很多影响,患者自己痛苦;同时强迫症的病人会寻求一种确定性,所以会不断地跟身边的人去追求确定,时间过长家人就会烦,这对患者打击更大,所以强迫症患者需要及时的得到治疗。
强迫症要怎么治疗
强迫症患者要注意,记录成功转移注意力的行为、经验,选择顺应自己本性的工作,培养幽默感、多些欢笑,习惯并接受生活中的各种不完美,紧张恐惧时,尽情的宣泄,犯病时转移注意力等,都可以让强迫症得到改善。
强迫症是怎么回事
可能有许多朋友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强迫症的情况,身边也有一些人有这方面的症状,其实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有的是因为家庭不和谐因素而引起的,有的是因为经常性没有安全感所导致的,还有的是因为精神性因素所引起的,所以大家可以考虑通过这些因素来预防和改善。
强迫症的治疗途径
强迫症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途径。药物治疗,主要用抗抑郁剂,抗抑郁剂同时也能治强迫,但剂量要求比抗抑郁时大。心理治疗,现在对强迫症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治疗往往需要周期比较长,较焦虑症治疗更复杂。
语音时长 01:29

2018-09-21

60118次收听

01:27
严重强迫症的危害
严重的强迫症,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首先是对自己的危害,比如说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在一些强迫行为上,这样会浪费大量时间;还有对他人的危害,有的人要求伴侣和家人按照他的标准来进行,这样的病人需要很系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严重的强迫症,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强迫思维跟妄想有时候很难区分,强迫思维严重时,就可能转变成妄想,比如说被害妄想、关系妄想,总是有那种不安全的感觉,被人跟踪或者是周围的人针对自己。严重的强迫症,也可能会导致偏执狂,总是觉得有人针对自己,或者是钟情于自己的这种状态。另外,也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也就是会影响他的工作、生活、学习,还有人际交往等方面。除此之外,严重的强迫症,也可能会导致患者自杀,或者是自伤的情况发生。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强迫思维,另一种是强迫行为。一般来说意识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没有意义或者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行为反复在生活在出现,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痛苦。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
语音时长 01:52

2018-08-10

5624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