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花旗参的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18-10-1777907次浏览

现在的人都注重养生,经常喝一些补品来要养身体。花旗参就是其中的一种,它的另一个名字是西洋参,其功效有很多。比如: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滋阴去火、调整血糖、补血等。另外,还有益肺阴,清虚火,有生津止渴,延缓衰老等作用。

说起花旗参,人们可能不太清楚,它是人参的一种,别名西洋参,可以煮着服用,也可以蒸着服用,还可以磨成粉面冲服。而且它的用途可不限于如此,还有很多的功效与作用。接下来通过下文详细的了解下花旗参的功效与作用吧。
  功效
  功效一:稳定自主神经,抗疲劳
  花旗参内含有的人蔘皂苷等有效保健成份,皂苷可以有效稳定中枢神经,如果出现了心烦意乱、睡眠质量不佳以及记忆力减退或老年痴呆也可适量服用。
  功效二:增强免疫力,调整体质
  花旗参作为补气保健的首选药材,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调整体质,帮助身体对抗疾病。
  功效三:滋阴降火
  花旗参性凉,属于一种清凉参,服用之后对身体能够很好滋阴降火的作用,所以西洋参非常的适合在夏天服用,同时还能预防和治疗便秘的情况。
  作用
  1、保护血管、调节血糖
  直接将花旗参用开水进行冲泡服用能够治疗一些如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能够有效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其次泡水喝可以很好的平衡身体内的血糖,具有很好的降低血糖和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2、养护血液
  花旗参能够降低血液的凝固性、抑制血小板的凝固,有效的促进体内红血球的生长,能够减少身体患有血液疾病的可能。
  3、滋补强身,提升耐力
  花旗参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着促进作用,而且能提升耐力,具有抗疲劳、强壮体魄的作用,对运动员有着极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花旗参味甘微苦,性凉,为养阴清热药,有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还具有抗利尿、镇痛止血、延缓衰老、养胃助消化等作用。                    

相关推荐

体寒有哪些症状?
体寒的患者常有畏寒怕冷、怕吹风、喜暖喜热、腹泻便溏、四肢冰冷等症状。体寒主要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内部阴气过盛,导致阴阳失调。人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以致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身体呈寒性。建议体寒的患者饮食上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生冷食物,勿贪凉饮冷,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吃太多油腻的东西,避免涉水淋雨,以免湿邪外入或内生。注意保暖,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适度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此外,患者还可以艾灸、拔罐、刮痧等中医外治来驱除寒气。症状严重的患者建议去正规医院,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服用中药汤剂进行调理
语音时长 01:17

2022-08-18

13892次收听

身体不怕冷是不是好事
身体不怕冷,不一定是好事。有一些白血病的患者早期的表现都是不怕冷,冬天也不盖被,手心脚心发热,所以身体不怕冷,一定到医院正式就医,查一查具体的病因,不要以为身体不怕冷是身体强壮,这就大错特错,容易耽误病情。如果患者出现舌红,少苔,手心脚心热这样的症状应该及时的就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也许几副药就能改善这些症状,使这些症状逐步的消失。
语音时长 01:18

2021-12-30

97835次收听

运动容易出汗是哪种体质
运动的时候都会出汗。在运动过程中因为肌肉的收缩,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身体为了保持正常代谢的温度,就会通过出汗的方式,把身体多余的热量散发掉,这是正常代谢过程。如果有轻微的活动就会出汗,同时伴有乏力、气短、上气不接下气这种情况,一般身体比较虚弱。中医看来,就属于肺脾气虚的体质,往往就是常年的劳累过度或者饮食不节制、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或者过食寒凉、生冷、或者服用寒凉的药物,清热解毒药物过量,时间过久导致了脾气不足。脾属土,肺属金,脾土不能生肺金,最终导致肺脾气虚。出现面色黄白、乏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一天2-3次、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感冒以后恢复的时间又比较久。像脾气虚的体质,一活动就会出汗。另外,像一些甲亢的病人,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基础代谢率升高,身体处于代谢亢盛的状态,因此,一活动就会出汗。另外,贫血的患者,活动也容易出汗。
语音时长 02:07

2021-11-05

70896次收听

孩子抵抗力差应该怎么调理
孩子抵抗力比较差,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调理:一、饮食方面,有的孩子厌食、挑食,一定要调整饮食。二、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差,抵抗力差的孩子,建议走出去,要多多参加户外活动。三、选择积极的中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既可以是口服药物治疗,如能够起到抵抗力作用的玉屏风颗粒、槐杞黄颗粒等。也可以通过外治的方法来增强抵抗力,要是孩子比较小,可以给孩子做小儿推拿,也可以选择部分节气的治疗,如三伏天可以给孩子贴伏贴,即在一年最热的时候温补阳气。
语音时长 02:30

2021-09-29

66515次收听

01:51
全身筋络疼痛是什么病
全身筋络疼痛就是指的是周身的疼痛,中医认为这是叫风湿痹症。风湿痹症是气血经脉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感受风寒湿邪以后导致经脉不通所致。痹症分寒痹、热痹、着痹、湿痹,还分为瘀血痹。常见于一些在寒冷环境里工作的人容易得周身的疼痛,寒冷一是比如说东北,经常有一些人容易得关节炎,或者经常在空调的环境里工作日久也容易产生周身的疼痛。治疗痹症一定要嘱咐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因为适当的出汗有利于这些寒邪湿邪的排除,它可以提高疗效。
用拳头做俯卧撑有什么好处
用拳头做俯卧撑的好处之一是提高肘关节的可靠性,更好的保护肘关节。还可以提高小臂肌肉的力量,并且提高疼痛的耐受性以及自控能力。除此之外,用拳头做俯卧撑也可以提高裸拳的攻击力和破坏力。
02:14
免疫力低吃什么
免疫力低下可以服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或者食物。药物主要可以选择提高白细胞的药物,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细菌、病毒、真菌等,这些致病病原的感染性疾病几率的发生。其次是对于这个气血亏虚的人群,我们可以服用一些补益气血的药物。人的气血重生,抗病能力自然也就增强。最后还可以服用一些增强脾胃功能的药物,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功能都是正常的,那么这个对身体来说,吸收消化功能就会进一步增强,那么如果反之就会影响免疫功能,尽量选一些有改善功能和补益脾胃,补益气血的食材。
01:46
夏季中医养生
?黄帝内经》里明确指出“春夏养阳”,意思是在春季和夏季时,人们应该注重对体内阳气的保养。所谓阳气即通常人们所说的“火力”,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能力。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这个季节人体的阳气外发、伏阴在内,夏季养生基本的原则是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的贪凉饮冷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贪凉饮冷导致中气内虚从而使暑热和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及辛辣上火之物。
01:45
睡觉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睡觉流口水可能跟跟睡姿有关、口腔疾病的问题、常见脑血管疾病等都会引起流口水的症状。一、睡觉流口水跟睡姿有关,有时候不当的睡姿也导致口水流的过多,这时只要调整睡姿,睡觉流口水情况就会缓解。二、睡觉流口水还要注意口腔疾病的问题,包括牙龈炎、龋齿都导致口水分泌增多,这时病人要到医院的口腔科,去明确病因三、脾虚的病人也会出现口水较多情况,这时不要吃生冷刺激东西,不好消化的食物四、常见脑血管疾病也导致口水分泌过多,都属于病理性的症状,因为神经系统的病变而导致口水多。
中药蛇皮的功效与作用
蛇皮具有十分多的功效和作用。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一些蛇皮还能驱风定惊。当患者因为过度燥热而引起牙龈疼痛的时候,也可以服用蛇皮来进行缓解。但是孕妇去不能够随意服用蛇皮,否则很容易会出现流产的情况。
睡觉流口水该怎么办
睡觉流口水由于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疾病方面引起的,如果是口腔疾病引起,我们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疾病。特别是遇到睡眠流口水我们要注意,经常保证餐后刷牙,保证口腔疾病的预防,这是最常见预防疾病的最重要因素。第二个方面,遇到睡眠流口水,不要过度紧张,心理因素导致睡觉流口水是常见的,所以我们首先要放松一下心态,保证不要过度兴奋,保证睡眠比较好,这就不容易导致睡眠流口水。另外,还可以协助一些药物方面,药物方面比如吃些莲子或者收敛的药物,比如莲子健脾胃的,比如像茯苓这些有助安神的,它都可以来防止睡眠流口水。总之,我们要放松心态,还有调整睡姿来保证睡姿要正确,这都是可以防止睡眠流口水的。
语音时长 01:18

2019-06-27

62279次收听

番泻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番泻叶具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能够有效治疗便秘,起到泻下的作用。另外它还具有抗菌的作用,能够有效杀除身体当中的细菌,改善细菌感染的情况。并且当肠道出血时,也可以通过食用这样的药物来进行止血。
淫羊藿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淫羊藿这款中药应用最多的治疗就是补肾,它的味道辛甘,性质比较温和,能够治疗性功能障碍问题,比如较为多见的阳痿以及早泄,还有就是遗精、腰酸背痛等,起到补肾益阳的作用。但是淫羊藿对正常人也有一定的禁忌,如果正常人服用淫羊藿时间过长,会有更多的欲望,也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有的人在生活中会出现在上下楼的时候,经常会心悸,但是听一会儿就又没事儿了。所以一般都不会太在意,但是这种情况又经常会发生。在这个时候有一些老人就会说,赶紧泡点甘草喝,甘草是可以治疗心悸的。那么甘草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
03:29
寒性体质如何调理
寒性体质人群的调理,中医原则为寒者热治。第一、冬天注重关键部位的保暖,比如腰腹部、头、脚、颈部等;第二、夏天要避免室内空调温度过低,避免对人体吹;第三、生冷食物应少吃;第四、少吃寒凉药,比如含牛黄一类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