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茯苓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10-2550909次浏览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煮粥、煮汤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加入茯苓,生长在农村的小伙伴们也都见过茯苓吧。那茯苓的作用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呢?来为大家讲一讲吧。

茯苓 (3).jpg

茯苓的作用
  1、利水消肿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脾经,脾主运水化湿,因此茯苓有很好的利水消肿功效。对身体的水肿和小便困难、稀少的人来说都有不错的效果。而且茯苓药性温和,使我们的尿量增加的同时,又不会损伤我们的脾胃。 对小便不利和水肿的人来说,不管是属于寒湿类,还是属于湿热类等其他类型,都可以食用茯苓加以治疗,不用担心茯苓会增加病症的严重程度。
  2、健脾止泻
  茯苓入脾经,能够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其是擅长于治疗脾虚湿盛所导致泄泻症状,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的功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3、养心安神
  茯苓性平,入心经,有很好的养心安神功效。对于因工作压力大或者其他原因出现的精神问题,如经常失眠、梦多、生活中感到抑郁、不爱笑、神经过于紧绷等,都可以通过用茯苓和人参、酸枣仁等炖至高汤,来达到缓解和治愈的目的。
  4、治疗感冒咳嗽
  茯苓中含有高含量的聚糖成分,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感冒咳嗽有辅助治疗的功效。特别是由于湿热等原因引起的感冒,具体性状为老咳嗽、痰多,严重的时候还会手脚酸软、体乏背痛等症状,就可以通过食用茯苓熬粥或者炖汤来达到一定辅助治疗效果。

相关推荐

体寒有哪些症状?
体寒的患者常有畏寒怕冷、怕吹风、喜暖喜热、腹泻便溏、四肢冰冷等症状。体寒主要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内部阴气过盛,导致阴阳失调。人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以致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身体呈寒性。建议体寒的患者饮食上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生冷食物,勿贪凉饮冷,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吃太多油腻的东西,避免涉水淋雨,以免湿邪外入或内生。注意保暖,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适度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此外,患者还可以艾灸、拔罐、刮痧等中医外治来驱除寒气。症状严重的患者建议去正规医院,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服用中药汤剂进行调理
语音时长 01:17

2022-08-18

13892次收听

感觉身体有气无力是怎么回事
皮肤、肌肉、肌腱,包括骨膜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当身体代谢物质,积蓄过多时,就会感觉到疲乏、无力。尤其是像运动以后,乳酸堆积过多,就会出现身体乏力。另外,如果身体气血不足,四肢的肌肉骨骼失去气血的滋养,也会出现长期有气无力表现。无力指的是四肢肢体无力,没劲的感觉。有气无力,往往还有症状就是呼吸的异常,呼吸异常往往就是气短,活动以后就进展比较明显,就在上气不接下气,气短伴有四肢无力,叫做有气无力的这种表现。气血不足原因当然有很多,比如脾胃功能下降。脾主运化,胃主蒸腐功能下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障碍,身体不能吸收这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造成气血不足、肢体失养,就会出现有气无力的表现。另外,如果体内有湿热的情况,比如夏天湿热的环境,湿热侵入人体,或者是长期的饮酒,尤其是长期的饮用白酒,长期的劳累,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是湿邪在体内日久蕴热,产生湿热。湿热在体内的时候也会出现肢体乏力。倦怠,恢复体力的比较困难,时间比较久的这种情况。
语音时长 02:13

2021-11-05

66215次收听

02:09
体质可以改变吗
体质不可以改变。首先体质是先天禀赋,基因、先天基础构成,这些既是先天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基因不能改变,当精子和卵子结合一瞬间形成受精卵,这个人基因就固定了,这个人碱基对配对就固定,一辈子基因运转过程也是比较固定的,基因已经固定下来,既然是已经固定的东西,就不能够改变。所以体质就是基因,先天基础不能改变,能改变的只能改变生活习惯,改变由这些体质带来的一些问题,有体质带来的问题可以去预防,可以去阻止,但是阻止不了基因在发生变化,阻止不了基因的编码,所以体质是不能改变的。
02:06
梅雨季、回南天怎么祛湿最有效
梅雨季、回南天祛湿要清淡饮食,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做运动,吃一些祛湿药物。回南天和梅雨天湿度大,甚至家具、墙壁都会冒水,身体也像“受潮”一样难受,全身酸懒无力、头重头昏。在梅雨季、回南天,身体除湿很重要。一、清淡饮食。生冷、油腻、肥厚、辛辣的食物都会刺激脾胃的功能。二、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做运动。运动出汗会增加水分的代谢,加速湿气的排出。三、如果湿气太重,需要吃一些祛湿的药物。在回南天,如果身体体内湿气比较重,又感受了风寒邪气,可以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祛湿兼顾扶正。
01:16
湿气重脾胃功能弱怎么办
祛湿就要调理脾胃。首先调整饮食习惯,不要过食辛辣、寒凉、油腻的食物,加强运动,也可以选择拔火罐、艾灸等方式。在湿热环境中感受风寒邪气引起的脾胃不适,可以口服藿香正气口服液;脾胃虚弱导致湿气盛,用香砂胃苓丸、参苓白术散等一些药物协助治疗。湿气留滞经脉就会出现头重如裹、颈项僵硬、肢体困重、屈伸不利;湿邪上犯上焦会出现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就会有腹胀、食少、口中甜、口中粘腻不爽、舌苔厚腻;湿滞下焦会出现便溏、小便不利、带下;湿溢肌肤就会出现水肿。
舌头下面发黑是怎么回事
舌头是身体比较重要的器官,舌头出现下面发黑多数原因是因为气血瘀滞造成,出现这种症状以后,短时间内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较长时间不处理,会导致出现病变,要及时的配合医生诊治,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合理的饮食。
阴虚体质的表现有哪些
阴虚体质,中医认为是由于患者体内虚火过旺的原因导致的,会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患者会有某些典型的形体特征,口干舌燥,面色偏红、消瘦;常见的精神特征:患者自制力较差,极易亢奋,但是脾气急躁、易怒。此外患者还会出现五心烦热、爱喝冷饮、伴有口腔溃疡、口臭等相关临床表现症状。
体内湿气重的表现是什么
湿是六淫邪气的一种,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邪气,湿气重有让头发沉、头发懵的表现。湿气重更多的是用药物化湿、祛湿。手、手指头或脚趾头出现小水泡或在关节部出现小湿疹,也是湿的表现。没有胃口吃不下饭,大便比较黏、比较粘马桶也是湿的表现。因此在常见症状中,很多都可以归为湿气重。有人说煮薏米可以化湿,其实也是一种药物。生薏米和炒薏米,在中药中很常用。还有去除体内湿气,要靠相应的体育锻炼。现代人比较缺乏锻炼,因此要重视这个好习惯,增加体育锻炼,除了可以控制体重之外,还可以化除体内湿气,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有比较好的提升。
语音时长 01:43

2019-11-22

60329次收听

01:42
胃火旺的症状
胃火旺的症状有会出现口臭、口干,甚至口渴。胃火旺的患者中医表明体内胃气炽热,导致火热内盛。严重会出现舌苔开裂,以及牙龈肿痛、舌头发红,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欲大增,因为胃热炽盛的患者食欲特别好,而且非常容易饥饿。胃热炽盛的人还会出现大便干结,甚至小便短赤,这时提示体内胃火越来越重。中医认为肝火犯胃,比如情绪激动导致肝火犯胃,引起胃热炽盛,所以,胃热炽盛除饮食因素以外,还跟情绪有关,还有部分患者因为经常熬夜,也导致火热上炎,出现胃火盛的表现。
02:01
中药泡脚配方
中药泡脚配方需因人而异选择,常见配方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温肾壮阳。1,活血祛瘀配方:丹参、赤芍、泽兰、桃仁、当归、大黄、牛膝、川芎。2,祛风除湿配方:老姜、肉桂、牛膝、秦艽、泽兰、桑枝、独活、赤芍、徐长卿、防己。3,消除疲劳配方: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川芎、陈皮、玫瑰花。4,袪脚气配方:苦参、黄柏、大黄、蛇床子、紫草、赤芍、地肤子、蒲公英。5,改善睡眠配方:五味子、川芎、香附、夜交藤、郁金、百合、茯苓、柴胡。6,温肾壮阳配方:阳起石、菟丝子、小茴香、肉桂、熟地、蛇床子、芡实。
吃什么补肾
补肾从两个方面讲,一从药物的角度去讲,常用的中成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补肾这里面分肾阴虚和肾阳虚,对于肾阴虚,可以选择六味地黄丸。肾阳虚可以选择桂附地黄丸,这一点不能搞混,对于肾阳虚的人,不能用补阴的六味地黄丸,肾阴虚不能用桂附地黄丸。这是常见的中成药方面需要注意的。药食两用,对于药补方面,药补不如食补,对于食补方面有很多有补肾作用的食物,比如枸杞、莲子、山药这一类的药,都有补肾的作用。我们在平常的饮食当中可以兼顾这样的药,当发现有肾虚的时候,多加一点山药、莲子、枸杞这样的一些药就可以。
语音时长 01:17

2019-06-06

69163次收听

蒲公英茶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蒲公英茶的功效可能是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其作用可能是润肠通便、抗菌消炎;其禁忌可能是过量饮用、脾胃虚寒。
中医体质的分类
中医体质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体质判定标准,分为九类,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以及特禀质。平和质就是正常体质,特禀制就是过敏性的体质。在养生保健的时候,要先判定患者是属于什么体质,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个体化的体质调养和养生保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单一的一种体质,很多时候是一个人相兼有各种体质的情况,需要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辩证分析,得出正确的体质以便于进行体质的调养和养生保健。
语音时长 01:07

2019-03-28

52525次收听

黄精会伤肝吗
黄精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之一,对身体有很好的调和和滋补作用,是现代人养生保健的佳品。黄精只要适量的服用,并不会对肝脏造成损伤,而且还能够改善化学性肝损伤。黄精功效作用很多,比如可以抑菌抗菌,预防多种疾病发生,还能够降血压降血糖,那就是可以滋阴润肺,补气健脾。
葛花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葛花的作用有降血压、减少血糖、活血化瘀、镇痛、抗过敏,功效有镇静安神、消炎镇痛、抗氧化、抗菌、保护心脑血管。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