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人可以耐受多少次化疗

发布时间:2018-07-2171251次浏览

人可以耐受几次化疗呢?确诊患上了癌症,很多患者就需要接受化疗治疗,但是我们也知道化疗虽然是治疗疾病,但同时对于患者们的身体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会带来很多副作用,那么到底人可以耐受几次化疗呢?

很多患者在化疗前,都会问医生,要做几周期的化疗,另外我这个身体状况能耐受住吗?这个问题就要因人而异。如果患者体质好,可以耐受,就可以接受反复几年的化疗,如果患者身体不耐受,又或者是年龄大,可能一次化疗就会让患者免疫力严重下降。治疗前,医生都会对患者病情、身体进行综合评估,看患者是否适合化疗。

化疗多少次,每种癌症指南都有明确规定,一般医生都会严格按照规定来,但是患者本身的状况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考虑的因素,一般化疗前后会对患者进行心、肝、肺、肾以及生化、血常规等的检查,看其心肺、肝肾以及造血功能是否异常,只要出现一项,可能就需要减量或者停止化疗。

对于晚期患者,化疗次数取决于病情的发展,如果没有其他治疗办法,只能选择化疗。身体状况允许,化疗有效,就可以使用化疗做下去。这类患者对身体的耐毒性强,医生也会根据情况打打停停,让脏器功能有个缓冲期。

对于身体素质差,不耐受的癌症患者,化疗并不是有效的办法,这时候化疗可能会加重病情恶化,选择积极的营养支持,提高生活质量,是最适合患者的方法。

相关推荐

癌症转移到骨头有什么症状
癌症病人一旦发生病灶转移到骨头上去以后,就说是转移性的骨恶性肿瘤,或者骨转移性的恶性肿瘤。因为肿瘤对组织的破坏,首先就出现的是局部的疼痛,也就是转移的部位出现疼痛,这种癌性疼痛是非常严重的,非常剧烈难忍的,是一种持续性的强烈的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比较明显,这是常见的一个症状。另外因为肿瘤组织、肿瘤细胞对骨骼的破坏,就会引起骨质的疏松、骨质的破坏,就特别容易引起骨折,这时候就说的是病理性骨折。比如说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引起骨折的这样的一个受力状态,有骨转移的人这就会非常容易骨折。最常见的这种容易引起骨转移的一些肿瘤恶性肿瘤,一个就是肺的腺癌容易骨转移,另外就是前列腺癌也容易骨转移,往往是病人咳嗽一声,可能就会出现骨折,这就是骨转移的一些常见症状。
语音时长 01:32

2021-07-09

93692次收听

CT辐射后会不会患癌
首先,CT是一种简称,全称是计算机控制下的X线断层扫描,简称就是CT。因此,CT就是一种X线检查,现在当然临床上也在用,只是现在用的相对比较少了。像以前用的X光,拍的X光片,或者是骨折以后拍的X光片和X线是一样的,这种射线如果长期的照射损伤身体,也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CT的剂量一般控制的很少的,做一次CT,不管什么部位的CT,做一次CT一般情况下,或者是基本上是100%的可以讲是不会患癌的。如果长期的频繁的做CT,尤其是对于一些有家族史的,或者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人,有可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语音时长 01:34

2021-07-09

66285次收听

02:07
癌症病人发生水肿是什么原因
癌症病人发生水肿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癌症到了晚期,因为长期消耗身体的营养物质,就会造成低蛋白血症。一旦得了低白蛋白血症以后,病人就会出现水肿,在外边就会发现肢体的水肿,在里边就会有胸水和腹水。另一种情况,肿瘤生长体积增大,压迫了静脉的回流,也会出现局部的水肿。比如肺癌,肺癌如果持续性进展,压迫了上腔静脉回流的时候,就会出现脸肿、头部肿,这是因为压迫以后,影响了静脉的回流,出现局部的水肿,这种情况一般可能是病人中晚期的情况。
02:19
癌症的早期症状
癌症本身早期是没有症状的或者早期症状是不明显的,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只是有非特异性症状,也就是癌症早期的症状并不能够直接提示人得了癌症。癌症早期的症状多数都是癌症的并发疾病,或者是变换成癌症之前疾病的症状。比如肝癌、早期肝癌的症状就是肝硬化的症状。另外像胃癌早期的症状是消化不良的症状。像胃部的不适、胃部的胀痛、烧心、反酸症状。症状是胃的其他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其他的疾病甚至包括胆囊的疾病,慢性胆囊炎也是常见的症状,因此癌症的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
癌症是怎么引起的
癌症的发生主要是与不良生活习惯和污染的环境有关,同时一些职业也是诱发癌症的因素。经研究发现一些癌症疾病可能是因为基因遗传而发生,或者是免疫系统存在缺陷的缘故,还有可能是内分泌因素异常所致。
肺癌的分期
肺癌的分期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是TNM分期,T又从TX期到T4期一共分六期,它主要是从发现有没有原位癌开始,随着肿瘤的大小一直到T4期。T0期就是没有发现原位癌;Tis期就是发现了原位癌;T1期主要是肿瘤小于3公分;T2期主要是3到5公分;T3期主要是5到7公分;T4期主要是7公分。那么,它们累及的范围也是由近及远,这是T的一个分期。N主要是指区域淋巴结的一个转移问题,它从NX到N3分为五个阶段。NX,区域淋巴结不能评估;N0只是没有区域淋巴结的一个转移;N1是指的转移至同侧的支气管旁淋巴结或者是同侧的肺门淋巴结和肺内淋巴结,包括原发肿瘤的一个直接侵犯;N2期主要是转移至同侧的纵膈或者隆突下淋巴结;N3转移至对侧纵膈、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M主要是指远处转移,它分为MX、M0和M1三种程度。那么,MX就是远处转移不能评估;M0就没有远处转移;M1只是由远处转移。M1又分为M1A、M1B、M1C,然后M1A只是有恶性的胸腔积液或者心包积液或者是胸膜的一个转移结节,对侧肺叶出现分散的或多个的肿瘤结节;M1B只是远处的一个器官的端发转移;M1C指多个或单个的器官的多处转移。综上所述,癌症的分期的综合判断就是通过TNM进行分期,那么隐性肺癌,它一般都是TX、N0、M0。原位癌是TX、N0、M0。我们所说的早期肺癌一般指的是一期,一期主要是T1A、T2A,它是N0、M0;大家关心的晚期的肺癌主要是四期肺癌,四期肺癌就是不管前头的T到了几期,只要有N或者M,不管是一、二或者说几,只要是有转移,都相当于晚期。
语音时长 01:06

2019-05-24

63036次收听

01:52
怎么查肺癌有没有转移
如果证实患者是肺癌,此时大多数患者会担心自己的TNM分期,因为如果有转移代表是四期癌症,就意味着可能失去了手术的意义和价值。所以,确诊肺癌以后,肺癌的转移判断对于临床的进一步治疗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患者可以进行全身的PET-CT检查,如果身上其余部位有转移瘤,一般都能够看到。如果初步的肺癌检查判断转移的可能性不大,可以进行头部、胸部、腹部等肺癌早期转移好发部位的CT增强检查。具体的检查方案需要患者与自己的主治大夫进行细致的沟通并最终确定。
01:45
肺癌发病率
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死亡人数达140万甚至16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8%。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英国著名肿瘤学家Peto教授预言:如果中国不及时控制吸烟和治理空气污染,到2025年每年新发肺癌患者将超过100万。我国约75%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约为15点6%,这一现状不但与缺乏筛查有关,更与缺乏科学鉴别肺结节的方法有关。因此,进行科学的早期肺癌筛查,对降低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会有一个明显的贡献。
全身伽马刀技术应用有哪些
放疗本身的发展以后,有伽马刀、射波刀、质子刀、还有托姆刀,这都是机器装备的名称,实际上它们的原理都一样,它们的原理都是把辐射能量聚焦。就像火箭弹,俄罗斯叫飞毛腿;中国叫红旗、长城;美国叫爱国者一样。现在的全身伽马刀、头部伽马刀、托姆刀、射波刀、质子刀、重粒子刀,这些所谓的刀,实际上它的原理都一样,它只是厂家、生产厂商的名字不一样。在不同的肿瘤、不同的部位,它都要装高能量的弹头,聚焦把肿瘤摧毁掉。所以,如果过度渲染放疗的刀,听到大夫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是广告,要懂得内涵。就像街上的汽车,有大众、奥迪、别克,各种各样车型在路上跑,目标都是一样,四个轮子在转。放疗治疗的结果就看专家对刀性能的把控、适应症的掌握、对患者的创新、责任的担当、对过程的质控保障,这是决定疗效好坏的关键。所以患者千万不要听这个刀那个刀,刀是广告,刀的内涵都一样,是刀里边的能量聚焦,通过刀把能量聚焦,把癌细胞摧毁掉,边缘的正常组织损伤最小,操作的过程、质控的保障做得更高。那么为什么喜欢把它叫刀,有两个原因,几十年来甚至上百年来,癌症治疗对手术的崇拜已经无法改变,所以其他所有的治疗手段,尽可能的要想往刀上靠,那病人才会往这治疗。千万不要认为刀子,伽马刀、放射刀,是不出血,它也不切除,也不去组织,它是无创的。它是一种能量聚焦,把它叫刀是让病人知道它跟刀治疗结果一样,但它优势是无创。这样病人一听刀有信心了,不是刀好像肿瘤切不掉,它是一个概念上的诱惑病人的方式,它的治疗实质内容跟手术刀有相同的地方。但是它不同的方法、相同的属性、不同的过程,最大优势是无创。大多数病人甚至90岁都可以用放射刀把肿瘤摧毁掉,病人完好无损,治完以后照样每天可以散步、回家可以睡觉,不受影响。
语音时长 06:39

2019-04-18

63495次收听

放射手术更适合老年肿瘤患者吗
任何一种科技在社会接受度,大家都会听到循证医学,它的证据。其实癌症是一场“反恐战争”,如果简单把放疗叫枪,外科叫刀,拿把刀,内科是一包药。任何人都知道枪肯定比刀优势大,但为什么又没有病人,因为刀的历史,治疗的病例,所得到的证据远远要多。但是放疗过程、放疗的发展历程,把它发展到今天高级阶段是近20年,刀切肿瘤那是几十年前,它好与坏,大多数都拿着刀在切肿瘤。所以它的证据、它从业的人员、外科医生的人数、治疗病人的数量,大数据都是以以这些数据作为目前医学的基础证据,不代表这一证据是对患者最佳。但是证据可以影响所有病人选择不选择它,今天有枪可以打死象、可以打鸡、也能打死鸟甚至还可以打死虫。但历史偏短、病例不认知、学科的调整改革不到位,大量病人不首先由你选,证据有短板,这样就造成本来一个最先进的手段,人家说没有证据,这也是医学里边需要反思的地方。有一个病人双肾同时得癌,这就是医学的惯性思维,去感受一下医学的有趣的地方。双肾同时得癌症怎么办,只能是泌尿外科才治病,先切左肾、再切右肾,然后人工肾维持生命,一年两年,如果肿瘤不出问题,再去找肾源来进行人工肾。流程听起来路径很完美,没有任何瑕疵,而外科医生到哪儿都是很高级的专家,因为病人是一个高级干部,会诊的都是顶级的专家,路径就这么进行。他很有幸他碰见了我,他咨询我怎么办,我说如果你相信两枚导弹把两个肾的目标摧毁,两个肾的功能都可以基本维持,既不切左肾、也不切右肾,两个目标同时摧毁、两个肾脏功能还完好无损。他说为什么医学不推荐,因为医生从事的专业、掌握的手段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医学的证据,因为肾癌几十年就是开刀,后来患者问一个泌尿外科的顶级专家说,他后来找到我说可以放疗,外科得到的概念是肾癌的放疗是手术失败以后才能放疗,首长一听,他是搞作战出身,是一军人,他说打仗怎么失败以后才找人家呢,应该最好的手段、最先进的武器,是一开始一击命中,有效克敌制胜。怎么失败都能打赢敌人,那一开始打不是更好吗?他接受了我的手段,两个病灶同时摧毁,现在快两年,两个肾脏完好无损。所谓的证据,是一堆人最早开展这项工作,这个工作开展完以后一定时间得到一定的数据和论文,成为世界经典,长期引用就只能是这样。为什么反复要讲创新,十九大以后为什么国家要创新发展,是人类社会的要件。如果按照这个概念医学不用发展、都有证据,永远开刀,现在不开刀要有这种创新的思想,一把枪可以打象、可以打肺,就可以打肝、也可以打肾,还可以打别的地方。但是现在的医学有很多要求,就是要做多少病人、写出多少论文、但首长他运气好,他没有论文,他找到了我,我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用他的逻辑思维,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实施了有效的两个目标摧毁。所以,为什么这种状态推进这么慢,就有很多原因,既有技术,本身也有结构的问题,还有传统对各种手段认知,还有很多疾病长期对着某一个专业,患者只能进到胡同里,进去出不来。找到别的专业给治疗也没办法说人家不是对的,这是很多需要调整的问题。
语音时长 06:41

2019-04-18

64883次收听

02:56
国内放疗的规模
国内的放疗水平、放疗规模、放疗流程的精细化、放疗设备的数量等,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差距体现在:一、设备的数量差距较大,且放疗过程的质控、保障的流程精细化程度不高;二、患者的随访完成较差,大数据的收集不够严谨、完整、规范,不能形成完善的数据库;三、科研能力、临床科研能力的投入,与发达国家差距最为明显。所以,在临床科研的投入、流程的质控保障、全程管控要求的规范,包括每台机器需要的人数、物理师、剂师等一些严格的配置达不到美国的要求。
滤泡性淋巴瘤分级
滤泡性淋巴瘤(FL)是一种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我国NHL患者的8.1%~23.5%,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并且还有几种分级标准根据病情的发展。
活检阳性一定是癌吗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转移到身体其它部位,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官结构,使机体功能失调,威胁生命。
活检会使癌细胞扩散吗
目前没有任何文献和临床数据证明活检会促使癌细胞扩散,所以类似杨先生的患者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无论哪个部位长了肿块,都要听从医生的检查诊治安排。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针对发病期所进行的阻止病程进展、防止蔓延或减缓发展的主要措施。
化疗后手脚发麻吃啥药
化疗引起的最大不良反应是末梢神经敏感,运动神经纤维周边的微细血管被堵塞,压迫运动纤维,导致运动神经纤维严重受损,神经的传导能力和传导速度下降,出现手脚麻木、麻胀等情况。如果确定是药物引起的,是没有专门缓解的药物的,但是需要注意保暖,因为受凉是容易加重病变的。包括接触凉水、凉的物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