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右肋痛是肝炎症状吗

发布时间:2020-12-1028507次浏览

乙肝患者有时候会突然感到右肋骨下方按压疼痛,怀疑这与乙肝本身有关,那么右肋痛是肝炎症状吗?肝病专家介绍,引起右肋骨下方疼痛的原因有很多种,对于乙肝患者而言,病理性引起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需要乙肝患者感到右肋骨下方按压疼痛时,及时到医院进行确诊,积极接受规范的治疗。

一、如果是孕妇右肋骨下方疼痛,可能是因为肚子里的宝宝长大,引起隔膜拉扯导致的,也可能是左边疼。

二、如果患有胃部某方面的疾病会出现右肋骨下方疼痛,右肋骨下方疼也可能和胆囊炎或者其它胆部的疾病有关。

三、右肋骨下方疼痛可能胆有毛病。往肋下的深部上顶处按一下,那是胆的位置,如果疼,可能右肋骨下方疼和胆囊炎或者其它胆部的疾病有关。

四、如果长期心情不是很好,经常生气也会导致右肋骨下方疼痛。如果经络不通,那么就会导致右肋骨下方疼痛。

五、右肋骨下方疼痛可能和乙肝有关,乙肝是造成右侧肋骨下隐痛主要原因,右肋骨疼痛也是常见乙肝症状表现之一,由于乙肝患者的肝脏出现炎症,肝脏轻易肿大,而肝脏本身是没有神经,但是肝脏外层有一层薄膜,薄膜上有一层毛细血管,而肝脏出现肿大,就会紧绷血管,就会出现右肋痛。

由此可见,右肋骨下方按压疼痛并不一定是乙肝引起的,乙肝患者当出现右肋骨下方按压疼痛时,是需要进行检查来确诊的。

最后,肝病专家指出,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右肋骨下方疼痛,乙肝患者都应当提高警惕,及时查明原因,积极接受规范的治疗,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

相关推荐

谷丙转氨酶偏高严不严重
大多数情况下,谷丙转氨酶ALT偏高不是很严重。谷丙转氨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其中心肌、肝、脑、肾等组织含量较高,ALT以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脏细胞破裂损伤时,谷丙转氨酶GPT释放到血液中,于是血液中酶的活力明显的增加。在临床上检测ALT活力,可诊断肝功能的正常与否。通过检测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来判定是否存在肝脏有损伤。谷草转氨酶正常值是0~37U/L,谷丙转氨酶正常值是0~40U/L。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ALT水平可明显升高,都在500单位以上,甚至可达1000单位以上,AST也可明显的升高。慢性肝炎ALT升高幅度一般不大,多在300单位以下。谷丙谷草正常比值是1.5~2.5:1,当比例小于1时称为倒置。如果AST升高幅度等于或者大于ALT,常说明肝细胞损伤严重,病情相对较重,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特征之一。营养不良、酗酒、应用某些药物、发烧等情况,均能使转氨酶有轻度的升高。生理状态下,如激烈活动、体育锻炼、月经期时,转氨酶也可暂时的升高。所以轻度的谷丙转氨酶升高,一般不会很严重。
语音时长 02:23

2021-07-09

85763次收听

转氨酶偏高是什么
临床上转氨酶偏高说明有肝细胞的炎症损伤。转氨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其中心肌、脑、肝、肾等动物组织含量较高。转氨酶的种类很多,其中以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最为重要。AST以心脏中活力最大,其次为肝脏。ALT则以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细胞膜破裂损伤时,谷丙转氨酶GPT释放到血液中,一是血液中酶的活力明显的增加,在临床上测定ALT活力可诊断肝功能的正常与否。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ALT活力,可明显的高于正常人。测定AST活力则有助于对心脏病变的诊断,心肌梗塞使血清中的AST活性明显上升,谷草转氨酶正常值是0-37U/L,谷丙转氨酶正常值为0-40U/L。肝细胞坏死变性时,可导致这两种转氨酶不同程度的升高,如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肝癌以及心肌梗塞的早期,心功能衰竭等疾病。谷丙、谷草正常比值是1.5-2.5:1,比例小于1时为倒置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特征之一。此外,心功能衰竭、肝脏瘀血等疾病,也出现谷丙、谷草正常比值倒置。
语音时长 02:24

2021-07-09

85048次收听

01:43
肝炎检查需要空腹吗
肝炎检查肯定要空腹,因为如果有肝脏的损伤,首先要了解肝损伤的程度。肝损伤的程度要抽血化验肝功生化,了解肝脏肝功生化,转氨酶的高低,有没有伴随有黄疸,白蛋白的水平等一系列肝功生化的指标。肝功生化的检查肯定要空腹,如果吃了饭,就会影响一些检查数值。另外,还应进一步检查导致肝脏损伤、肝脏炎症的原因,那就要查一下病毒的因素,甲肝、乙肝、甲、乙、丙、丁、戊这些病毒学的指标。同时还要做肝脏超声检查,从影像学的角度了解肝脏的受损伤的情况,所以这些检查一定要空腹。
01:41
肝炎会发展成肝硬化吗
各种原因的肝炎,都有可能会导致肝脏炎性病变,然后瘢痕组织的形成,进一步发展可能就会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 常见的肝炎,比如病毒性肝炎、乙肝,有可能就是如果病毒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乙肝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可能会进展为肝硬化情况。如果乙肝病毒的复制得到了好的控制,就可以避免进入到肝硬化的情况。其他肝炎导致的肝脏炎症,像脂肪性肝炎或者药物性肝炎,或者酒精性肝炎,如果及时的解除了相关的病因之后,就可以避免进入到肝硬化的情况。其实肝炎是短暂的肝脏炎性病变,而肝硬化是慢性疾病。
肝炎患者应多吃西瓜
现代研究证明,西瓜汁及皮中所含的无机盐类,有利尿作用;所含的配糖体,具有降压作用;所含的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因此对肝炎病人非常适合,是天然的治肝炎的食疗“良药”。
肝炎是否可以治好
肝炎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据调查,我国近几年的肝炎发病率日渐升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威胁,特别是乙肝的发病率多于儿童和青少年人群,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因为器官造成损害出现其它严重的疾病,怎样能预防肝炎疾病,肝炎能彻底治好吗?一直以来是很多人都特别关心的问题。据了解,
有肝炎的人吃什么好
肝炎是一种常见的带有传染性的疾病,很多的患者因为受到其他人的一些特殊待遇,就开始对生活失去信心,容易悲观消极,这时他们是非常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和呵护的,不光是心理的慰藉,在饮食上也需要我们特别的关心,那么有肝炎的人吃什么好呢?
肝炎孕妇的护理原则
一般情况下,肝炎患者肝功能正常时可以怀孕,如果肝炎正处于活动期,最好是等病情稳定以后再怀孕,但是,对于已患肝炎的孕妇,要特殊对待,在护理方面也也采取特殊的方法.
肝炎患者也要学会健脾利胆
慢性肝炎患者在进行康复时,除了有针对性地进行肝脏养护,还应注意脾、胆的保健,有助于快速恢复身体免疫力,掌握健脾利胆的按摩方法,对肝炎患者很有益处.
乙型肝炎如何预防
乙型肝炎可以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科学接种疫苗保护易感人群来进行预防,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分娩新生儿时应及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病毒活跃期的母亲应避免母乳喂养。一、对传染源进行控制,对于急性乙肝患者应该进行隔离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携带者不得献血。感染活动期不能从事饮食业、幼托机构等工作。二、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患者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对血制品应做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防止医源性传播。三、保护易感人群,科学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普通人群均为乙肝病毒的易感者,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医务工作者、同性恋者等高危人群和从事幼托教育、食品加工、饮食服务等职业的人群,并定期复查抗体。当抗体下降至一定水平时可以再次接种。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分娩新生儿时应及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病毒活跃期的母亲应避免母乳喂养。
语音时长 01:35

2020-03-17

65980次收听

02:34
肝炎会导致肝癌吗
肝炎会不会导致肝癌,需要根据情况决定,如果患上急性肝炎,基本不会发生肝癌。慢性肝炎患者随着病程发展、延长,患癌风险相应增高,尤其是乙肝病毒携带人群,他们的病情在临床上表现很轻微,甚至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肝功能各项指标数值也都正常,特别容易被忽略。这类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几率不经过肝炎到肝硬化的发展过程,直接发生肝癌。虽然慢性肝炎发生肝癌的几率与病程有关,染病时间越长,患癌风险越高,但是,肝癌并非突然发生,它需要逐渐发展的过程,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肿瘤标记物、腹部超声,甚至要做增强CT或腹部核磁,进一步排查是否出现肝癌。
02:42
肝炎的预防方法有哪些
肝炎的预防方法与肝炎的传播途径密切相关。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是经过消化道传播,所以,预防方法主要针对病从口入,首先不能吃生冷的食物,尤其水产品不能生吃,其次远离被污染的水源,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是静脉,很多对身体造成创伤的行为都会称为传染源,比如输血、针刺、纹身、穿耳洞、洗牙等等,面对这些行为应保持高度警惕。目前成熟的疫苗只有甲肝和乙肝,没有抗体的人应该及时注射疫苗。另外,丁型肝炎是一个缺陷病毒,不会独立存在,如果没有感染乙肝就不会感染丁肝,所以不需要特殊预防。
02:24
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都是从慢性肝炎逐步发展过来的,它是肝脏损伤达到严重程度的表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肝硬化需要通过肝组织活检进行鉴别诊断,具体方法是在超声的引导下,利用针刺方式采集肝脏细胞组织,然后在显微镜下做切片进行观察,如果发现非常多的纤维增生,并且形成假小叶状态,就可以断定为肝硬化。早期肝硬化与慢性肝炎很难分辨清楚,只有到了肝硬化失代偿期,也就是俗称的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比如腹水、出血等。除此之外,肝硬化也不会出现太多的特殊表现。
黄疸型肝炎如何治疗
疸型肝炎应该在正规医院肝病科进行积极治疗。一般治疗原则,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补充高蛋白的食品,进食易消化食物,补充高热量的食物,多食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积极进行保肝、退黄治疗,也要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比如乙肝、丙肝,要积极抗病毒治疗,酒精肝,首要戒酒,药物性肝损伤,停用损肝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如果病情迅速进展至肝衰竭,也可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等治疗,如效果欠佳,亦可行肝移植手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急性甲型、戊型黄疸性肝炎有一定的传染性,多数是经粪-口传播,需要注意消化道隔离。总之多数黄疸型肝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稳定病情,少数患者会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语音时长 01:20

2020-02-10

51017次收听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怎么治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包括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抗纤维化治疗及免疫调节治疗。保肝治疗会根据该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判断,如果该患者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一般给予口服保肝药物即可,如果该患者谷丙转氨酶及胆红素明显升高,提示该患者肝脏损伤比较严重,往往建议住院输液治疗。抗病毒治疗,目前分为两类:干扰素与口服核苷类似物。一般我们会根据该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工作性质、病情来选择不同的抗病毒药物。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也可以联合提高免疫治疗,往往会提高该患者e抗原甚至表面抗原转阴率。抗纤维化治疗往往会根据B超、肝弹性扫描的结果来决定该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抗纤维化的治疗。如果B超提示肝脏回声增粗,肝弹性扫描提示肝脏硬度值偏高,往往建议该患者进行1-2年的抗纤维化治疗。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0

61328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