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脂肪肝炎能吃维e吗

发布时间:2020-11-2055940次浏览

现在社会患有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脂肪肝是一种因不良生活习惯而导致的疾病,现在人们应酬多,喝酒也就多,时间长了就容易患上脂肪肝,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的疾病,其通过改变日常饮食习惯可以达到预防和减轻脂肪肝的效果,那么,脂肪肝炎能吃维e吗?

(1)优先保证优质蛋白质食物及新鲜绿叶蔬菜。

(2)控制食糖、各种甜食及高热能食物,如含糖量高的蔬菜、水果、胡萝卜、土豆、芋头、山药、粉条、巧克力、甜点心等。

(3)少吃或不吃煎炸等油类含量高的食品。

(4)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也宜限制。

(5)适当选用含甲硫氨基酸高的食物。

对于脂肪肝,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控制和消除病因是关键所在,除了需要使用药物治疗之外,在饮食上还需多加注意控制,特别是对于身体肥胖、经常摄入过多热量的人更应注意此点。注意做好饮食计划,定量定时,应以素为主,多食用水果蔬菜。在平常的饮食应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多维生素少油腻。通过减少身体热量的摄入以消耗身体的多余脂肪。另外,脂肪肝的患者应禁止喝酒。

总之,脂肪肝患者不可小视,因为它是一种慢性病,如果长期不治疗的话容易形成肝硬化,最后甚至容易变成肝癌。所以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是最重要的。

相关推荐

01:19
喝酒脸发红和发白哪个严重
喝酒脸发红和发白相比,一般脸发白严重。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喝酒后,酒精由消化道进入血液循环,通过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等进行分解代谢。如果体内乙醛脱氢酶比较少,导致酒精代谢变慢,体内留存的酒精可能会刺激血管扩张,引起脸发红。如果体内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都比较少,只能依靠肝脏进行代谢,对肝脏的损害比较大,导致脸发白。喝酒脸发红和发白都会影响身体健康,损伤肝脏。但饮酒量相同时,喝酒脸发白更严重,增加患肝炎、肝癌的风险。此外,酒精还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导致昏迷。日常生活中,建议少喝酒,如果是喝酒脸发红和发白的人群,建议戒酒,以免危害身体健康。
01:55
甲乙丙丁戊肝的传播途径
病毒性肝炎分为五种类型,甲、乙、丙、丁、戊,不同的病毒性肝炎,有不同的传播途径。这五种肝病毒当中,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一样,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就是粪口传播途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一样,通过血液、体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其中,甲型肝炎是以母婴传播为主,血液传播、体液传播也比较多见,性传播相对概率低一些。所以,在划分的时候,把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算作一类,都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乙、丙、丁这三种,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肝炎会恶心多久
肝炎会有恶心想吐的症状,当然这些症状的轻重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一般来说,肝炎的患者在转氨酶水平比较高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消化道的症状,很容易在肝炎前期的时候,往往可能持续1到2周,甚至时间更短。这个时候容易出现恶心、乏力的症状。除了有恶心症状以外,患者还会有纳差,乏力,食欲不振,以及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颜色加深等相关表现的。当转氨酶的水平下降了,胆红素的水平上升了,这些恶心的症状可能就会减少,但是随之而来的,比如腹胀,皮肤瘙痒,皮肤黏膜颜色深黄的这些情况就出现了。当然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重症的爆发型的肝炎病情是特别凶险的,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和处理。如果延误治疗的话,有部分的重型肝炎,甚至会导致死亡的。
语音时长 01:14

2021-06-09

72937次收听

02:51
转氨酶高有什么症状
肝细胞是转氨酶的主要生存地,当肝细胞发生炎症、中毒、坏死等时会造成肝细胞的受损,转氨酶便会释放到血液里,使血清转氨酶升高。转氨酶高患者常有肝炎的症状体征,如发热、厌油、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差、肝脏肿痛等。严重者还有黄疸的表现,如尿黄、尿色加深如浓茶、皮肤眼黄染、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变白等表现。长期持续的转氨酶高见于慢性肝炎患者,常有面色发暗、肝掌、蜘蛛痣、脾大等慢性肝病的体征。合并肝硬化者可出现腹胀、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少吃麻辣烫远离肝炎
冬季来临,寒冷的天气让麻辣烫成为颇受欢迎的食物。可你知道吗?麻辣烫里面也潜藏着肝炎隐忧。肝炎患者和健康人最好都少吃。
老年人肝炎三大特点
肝炎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病毒、细菌、寄生虫、酒精等侵害肝脏,使肝功能受损,肝炎的发病率也相当高,其发病人群涉及到各个年龄段,老年人也是多发病人群之一,有其自身的特点.
肝功能检测结果多久出
肝功能检测实际上是复合检测,是非特异性的。肝功能检测包括相当多指标,根据不同实验室、不同医院和不同科室要求,肝功能检测组合会有很多变化。常规肝功能检测,包括转氨酶,包括碱磷酶、包括转肽酶、包括蛋白质、包括胆红素代谢等等这一系列项目,根据组合不同,根据样本量不同,根据实验室检测能力不同,以及根据医生需求都有所不同。肝功能检测时间非常不固定,但是大部分医院对肝功能检测时间在三个小时之内都可以出结果。所以肝功能检测是根据时间不同,根据要求不同,根据组合不同,根据检测项目不同时间有所差异。所以一般情况下,早晨空腹采血,基本上在中午应该拿到肝功能检测结果。
语音时长 01:09

2020-03-18

59914次收听

乙型肝炎怎么引起的
乙型肝炎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引起一种传染性的疾病。但是很多病人来了以后都说:“我这个是遗传的乙肝,我这一家都是乙肝,我这是先天的乙肝”,这说明在咱们老百姓的心目中对这个乙肝的本质还是有误区。乙肝的认识误区:有些人认为乙肝是遗传的,先天性的。从来乙肝不是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是指的这个上一代的基因都发生了改变,然后传递给了下一代。但是乙肝并没有出现这样的一个基因的改变,而只是通过生产的过程当中传染给了下一代,或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就是从母亲传给孩子,水平传播就是同一辈之间亲密接触而又没有注射乙肝疫苗会造成这种水平传播。乙肝的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同辈之间水平传播。得了乙型肝炎肯定是有病毒进入到身体里而引起肝细胞的炎症损伤,而绝对不是遗传的,更不是先天的,是可防、可控和可治的。乙肝病毒感染以后是怎么引起肝脏的严重损伤呢?这个病毒进入身体以后,如果在幼年期感染,可能由于免疫力还不健全病毒潜伏在身体里边,随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健全了,这个免疫力就想去攻击这个乙肝病毒,就会带来免疫损伤。所以乙型肝炎的这个损伤也好,转氨酶升高也好,更多的是病毒和免疫力搏斗带来的免疫损伤。如果说这个免疫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肝功能长期持续异常,就可能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肿瘤。
语音时长 01:44

2020-03-10

64463次收听

急性肝炎症状和治疗
部分急性肝炎患者症状隐匿,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部分急性肝炎患者可出现低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巩膜发黄、皮肤发黄、小便发黄等症状。对于急性肝炎一般治疗原则需要注意休息,均衡饮食。而不同的急性肝炎患者药物治疗原则不同,对于急性甲型、戊型肝炎,需要积极保肝、退黄等综合治疗,多数会痊愈。对于急性乙型、丙型肝炎,在积极保肝、退黄等基础上,观察病情转归,明确是否抗病毒治疗。对于药物性肝炎,需要停用损肝药物,再给予积极保肝、退黄等治疗。对于酒精性肝炎,需要戒酒,再给予积极保肝、退黄等治疗。对于非酒精性肝炎,需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如肝功能异常,可保肝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往往需要根据肝炎种类,选择合适药物。
语音时长 01:24

2020-02-10

53136次收听

肝炎的早期症状表现
肝炎的早期症状一般会出现怕冷,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瘙痒,恶心,呕吐,不喜欢吃油腻的食物,消化功能减退,食欲下降,进食之后腹部胀,没有饥饿的感觉,活动以后感觉到非常的疲劳,头晕,头痛,睡眠质量不好等。脸色不光滑,粗糙,唇色暗紫,面色暗黄,发黑等,还出现皮肤的黄染,巩膜黄染,出现肝区的疼痛,肝区肿大等。肝炎是有多种原因引起来的肝脏的炎性病变,包括酒精、病毒,寄生虫药物等原因。需要到医院里抽血化验,肝功能,还有肝脏彩超,病毒的数量等来综合判断,决定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和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30

53431次收听

肝炎是什么
肝炎大家都听说过,属于一种肝脏的炎症疾病,导致肝炎的原因是某些病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是肝脏受到破坏,引起的一些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甲乙丙型肝炎,每种肝炎都有不同功能的症状,不同的治疗方法,潜伏期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肝炎如何检查
肝炎检查手段,首先是体格检查,通过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蜘蛛痣、肝大以及黄疸等等来判断;其次是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最常见的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等等;最后是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B超检查以及CT检查等等。
01:21
乙肝小三阳会传染吗
乙肝“小三阳”是指在乙肝的“两对半”检查的五项指标中,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小三阳是否会传染需要通过检查来分析确定,乙肝检查包括乙肝五项、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指标。小三阳,乙肝病毒DNA阳性,乙肝病毒复制情况活跃,应注意,因为存在乙肝病毒变异情况,传染性也较强;小三阳患者,乙肝病毒DNA阴性,肝功能正常,此情况为病情正在好转,坚持治疗和保健,可实现临床治愈,传染性较低。乙肝小三阳的传播途径有很多,一个是生育过程中由母亲传播给婴儿,也就是说母婴传播;另一个是在一生任何时期可能受到感染,就是常说的水平传播。
03:52
慢性病毒性肝炎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乙肝,还有丙肝还有丁肝,如果不治疗,它会进展到肝硬化肝癌,肝硬化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消化道出血,另外一个就是腹水,反复的腹水,另外一个下肢肿,这也比较常见,还有一个肝性脑病,还会导致肝肾综合征,还有电解质混乱。
什么是传染病的“窗口期”
不仅艾滋病毒感染存在“窗口期”,许多传染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感染都存在一段检测不出来的“窗口期”。在“窗口期”内,尽管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但却有传染性。输了“窗口期”感染者的血液,与“窗口期”感染者共用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或发生危险性行为,都有可能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