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搏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胆囊息肉形成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9-12-2460832次播放

视频内容:

胆囊息肉通常是指胆囊壁向胆囊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的总称。根据胆囊息肉的成分,可以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绝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属于胆固醇性的息肉,是由于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比例过高,或者是胆汁酸盐不足而导致胆固醇的结晶,附着在胆囊壁上而形成的胆固醇性息肉,和饮食结构、饮食习惯有密切相关性。
胆囊炎性息肉是由于胆囊炎反复发作过程当中形成的局部组织增生,大部分会合并有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少部分的胆囊息肉属于腺瘤性的息肉,形成原因具体不明。腺瘤性息肉增大到一定程度,有发生癌变的风险,临床上需要高度重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胆囊息肉的手术治疗
有些人从来不关心自己的身体,尤其像胆囊这种小的器官更是被他们忽略。因此,一些疾病轻而易举的对他们实施了侵害。胆囊息肉是比较普遍的一种,针对胆囊息肉的治疗使用手术是最好的手段。
胆囊息肉会遗传吗
胆囊息肉会遗传吗?这种情况应该不是遗传性的疾病一般不会遗传的。内科中的疾病中,胆囊息肉的多发在生活中也是很主要的。对于诱发了胆囊息肉的病因,多数人了解的不是很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从下面的文章中来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怎样做好胆囊息肉的护理工作
如果患有胆囊息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日常护理,如适当增加运动量、调整饮食、增加饮水量。
详细介绍胆囊息肉是怎么得的
现在胆囊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一旦患上,会对患者的生活带来很严重的危害。而人们一般不重视引起胆囊息肉的病因,这就可能会使此病危害到更多人。因此大家要了解胆囊息肉的病因,才能防御好此
摘除胆囊会影响寿命吗
摘除胆囊会影响寿命吗?不会影响寿命的。胆囊切除手术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其安全性是肯定的,手术后几乎不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摘除胆囊后,肝脏照样分泌胆汁,照样参与消化,因此绝大多数患者手术后不会出现异样感觉。
03:04
胆囊息肉1mm吃药能好吗
临床中,一毫米息肉发现较少,多为二、三毫米以上。对于一毫米息肉,多数情况不做特殊诊断,也没有特效方法能治疗或控制它的生长。但是,胆囊息肉跟高脂饮食密切相关,比如说吃的油脂或者肉类过多,由于胆囊息肉的成分大部分是胆固醇,那么就容易造成胆囊息肉的发生,所以首先要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其次,要进行体育锻炼,还要规范生活饮食习惯,按时吃早饭,晚饭不过晚等。这样可以缓解息肉的生长速度,另外,可以适当服用中药,如金胆片、消炎利胆片,改善胆汁成分。
胆囊息肉有什么手术治疗方法
如果胆囊息肉直径大于一公分,要尽早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如果术前已经怀疑恶变,术中要送冰冻病理。胆囊息肉目前比较公认的治疗方法是腹腔镜胆囊切除。一般不推荐做保胆取息手术,因为胆囊息肉没有办法在手术时明确病理性质,而保胆取息手术一是息肉有可能会复发,再者息肉如果已经恶变,有可能造成肿瘤人为播散,所以对于胆囊息肉手术建议做腹腔镜的胆囊切除。对于那些术前已经怀疑息肉有可能会恶变的情况,术中还要送冰冻病理,如果术中冰冻病理回报息肉已经癌变,这种情况下单纯的胆囊切除,切除范围是不够的,除了把胆囊切掉以外,还要进行胆囊床肝组织的部分切除,以及进行肝十二肠韧带淋巴结的清扫,这样根治性的手术才能减少胆囊息肉恶变成胆囊癌,以及病人以后复发跟转移的概率。
语音时长 01:57

2020-03-16

51949次收听

胆囊息肉最佳治疗
大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胆固醇性的息肉,如果是在查体的时候发现胆囊壁多发的直径不超过一公分的息肉,通常我们可以判断为胆固醇性的吸收,如果说这种息肉并不引起明显的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等症状,我们只需要通过控制饮食定期检查就可以。那么对于少部分的胆囊息肉如果说超声提示息肉为单发直径较大超过一公分基底较宽,如果通过超声造影来进一步确认其血流信号和诊断为腺瘤性息肉,这种情况就要考虑外科手术干预,有了胆囊息肉会合并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那么结石对于胆囊息肉的反复刺激也会增加胆囊息肉癌变的风险,同时胆囊结石也可引起胆绞痛或急性胆囊炎,所以呢,对于结石同时合并胆囊息肉手术指征我们放的比较宽一些。
语音时长 02:15

2020-02-21

59932次收听

胆囊腺瘤算是什么病
胆囊腺瘤一般称之为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属于胆囊息肉的一种,胆囊息肉又称为息肉样病变,是指生长在胆囊壁,向胆囊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的总称,胆囊息肉包括了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等。腺瘤性息肉在超声表现,主要是基底较宽,生长速度较快,外形不规则,内部有血流,可以通过进一步的超声照影,来判断胆囊息肉到底属于哪种性质,也可以通过增强CT和核磁来判断胆囊息肉是否有血流,是否强化,大多数的胆囊息肉都是胆固醇性息肉,而腺瘤性息肉在胆囊息肉当中,虽然发病并不常见对于胆囊腺瘤性息肉来讲,其直径越大,发生癌变的风险越高,由于其存在潜在癌变的风险,需要重视。影像学检查无论是超声、CT、还是核磁,都存在一定误诊的概率,即使影像学检查已经确认为胆囊腺瘤性息肉,也发现其中部分患者手术后仍然证实为胆固醇性息肉,对于年轻人来讲,胆囊息肉的手术选择要慎重。
语音时长 03:04

2020-02-21

58770次收听

01:48
胆囊不舒服有哪些症状
胆囊不舒服的症状包括右上腹部剧烈绞痛、右侧肩部放射性疼痛,还有恶心,呕吐,消化道症状、寒战、发热、上腹胀、恶心、反胃、打嗝,包括腹泻等等。胆囊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胆囊生病主要是由于胆囊内结石。慢性胆囊炎引起相应的不适症状,胆囊不舒服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胆囊炎,胆绞痛往往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大量饮酒而诱发的突发右上腹剧烈绞痛,同时伴有右侧肩背部放射性疼痛。还会有恶心,呕吐,消化道症状,寒战,发热等,而慢性胆囊炎主要是指右上腹肝区隐隐不适,由于胆囊功能受损,胆囊浓缩胆汁的功能出现异常,在进食油腻食物会诱发腹痛的加重,同时还会合并有脂肪类食物消化不良而出现。上腹胀,恶心,反胃,打嗝,包括腹泻等。
腔镜胆囊切除后放射性背痛是怎么回事
腔镜胆囊切除后放射性背痛可能是胆囊术后综合征,又称之为胆道术后综合征。术后放射性背痛主要由于胆道特殊的解剖位置以及生理现象引起。要及时检查并治疗,同时调整饮食。一、放射性疼痛:肝外胆管与十二指肠相通处有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乳头是由括约肌控制,括约肌功能正常情况下,可定时向肠道排放胆汁。术后由于括约肌功能受到影响,促使胆汁排放异常,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痉挛及炎症的发生,从而出现放射性背部疼痛。二、检查与治疗:可以做腹部彩超检查,看看是否存在胆管异常情况,如果存在胆管炎症及胆管结石,则需要采取抗炎及利胆的药物治疗。同时出现疼痛需要采取止痛的药物治疗,从而减轻症状。在饮食上少吃油腻食物。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27

54907次收听

02:41
胆囊切除有什么危害
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良性和恶性疾病的手术方式。胆囊切除如果手术适应症选择得当,可以缓解症状,对身体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需要注意的是,避免过度治疗,没有癌变风险的胆囊息肉或者胆囊功能还正常的胆囊结石以及无症状的胆囊结石,不需要做胆囊切除手术。胆囊切除之后,有少部分人会出现各种不适,以及胆囊手术本身带来的风险,包括麻醉,手术误伤胆管,出血等。所以,胆囊切除术主要从加强胆囊切除手术适应症,规范手术流程以及对症治疗手术后的一些不适症状,综合预防措施,才能尽量减少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影响。
02:24
胆囊切除后遗症
胆囊切除手术后早期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包括切口疼痛,胃肠道功能恢复延迟,呕吐,以及和手术相关的出血,胆瘘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等,通过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规范手术技术以及采取术后一些对症的药物治疗,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手术后远期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包括腹胀,腹泻,一些隐痛等,很多患者由于饮食控制不佳,术后长期存在上述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质量。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在手术后早期严格控制饮食当中的脂肪成分,对症使用利胆、补充消化酶,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以及定期检查,可以明显地降低胆囊切除术后的不适表现。
01:47
胆囊息肉病人平时注意什么
对于患有胆囊息肉的病人来说,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是需要进行低脂饮食。低脂饮食指的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胆囊息肉的患者,应该要少吃油腻的东西,对于烧烤类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比如说一天三餐,在早晨吃油腻的东西,到中午和晚上,就要尽量少吃。还有患上胆囊息肉的患者,应该时常去进行监测,因为息肉的手术指征,主要是和息肉的大小有关系。所以,要时常去医院进行彩超检查,观察息肉的变化,如果息肉的大小超过一公分,或者是在短期以内,比如以三个月为界,息肉的生长速度超过0.1公分,就可以认为息肉的生长速度比较快,这两个指征,都是胆囊息肉出现恶变的表现。所以,胆囊息肉的患者,需要早期就医,让大夫去判别是否需要手术。
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区分为真性息肉和假性息肉。真性息肉一般都是单发息肉,是发病率相对比较少的腺瘤性息肉,这种息肉长大可能会出现恶变倾向。在临床上更多的病人是息肉样变,这种息肉随着它的生长,有些就会形成胆囊结石,这种息肉也可以称为早期的胆囊结石。
语音时长 01:17

2018-09-07

62496次收听